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82

第82章 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

一次偶然的机会龚智超迷上了小小的羽毛球。小学二年级那年,学校老师说要选一批同学去安化业余体校打羽毛球。这所体校曾培养出一批羽毛球名将,在当地声名显赫,不少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练羽毛球。当时年仅7岁的龚智超完全出于好奇报了名,负责选拔的老师一看她那“豆芽菜”样,连连摇头。龚智超当然很失望,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同学欢天喜地地去参加集训。但没过几天他们的高兴劲就过去了,后来有的人干脆不练了。只有龚智超仍然每天都跑去瞪大着眼睛看热闹,并且还学着老师的姿势比划比划。很快,龚智超被吸收入队。进入体校训练后,龚智超就更加努力了。龚智超少年丧父,家境不好,承受了一般同龄人少有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可是,她在练球方面毫不懈怠。训练馆里,她每天穿着装有6公斤沙的特制训练服练步法、打球、跳绳、跑步。不管走到哪里,她都随身带着一个铅球,以增加握拍的力量。那些日子,她天天想着要比别人多练,希望教练多指点,希望多和强对手训练。就是这三多,使她终于一鸣惊人。勤奋扎实看似是最笨的方法,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勤奋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勤奋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永不言弃的恒心。只有了解了勤奋的真正含义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就会一步一步接近成功的目标。

1天道酬勤当有的孩子在生活、学习、某种才华方面表现不够好的时候,常常会灰心失望。这个时候,父母给孩子打气,告诉他:“别人一遍能做好,咱多做几遍也一样能做好!”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一遍搞定。原因在于,不断的小成功累积成大成功,不断地勤奋努力增加了孩子的智慧,使得孩子有了信心。有了成功的经验,也就事半功倍了。

2勤于动手

如果孩子懒惰,父母要从理论上进行阐述,使孩子猛醒,再混下去,懒下去,没有前途;要从实践中、现实中的例子里,使孩子看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严重后果。别人的结局是自己行为的镜子。。当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预测到自己的不幸,就愿意从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转变。

要孩子勤于动手,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根据孩子所处年龄的不同,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首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自己的图书、玩具,削铅笔、整理书包、穿衣、系鞋带、叠被子等。

当孩子有扫地、洗碗的欲望时,不要因担心孩子弄坏东西或弄脏衣服而加以制止。因为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扼杀了他们想做事情的积极性。

3勤于思考

言论和思想由于人的勤奋思考而产生,所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用读了多少书来衡量的。而是看你创造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读书学习,如果不思考,只是照本宣科地吸收书本知识,难免会削弱思维能力。作为家长,要培养一个能够创造新事物的孩子,就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思考。

在学习上可以这样指导孩子,当自己的解答方式被老师否定后,自己看不出为什么错,可以去问老师自己的做法错在哪里?在做题的时候,当以一种方法解答完后,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式。

4抓住勤奋感培养的关键期人们常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7~12岁,是保护和发展“勤奋感”的关键时期。即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养育孩子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形成勤奋感,让他自己体验到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的。这样,就会促使孩子不断努力,以形成勤奋的价值观和认真的态度。

学校是孩子踏入未来社会的训练场。中小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学间的交往和师生间的交往。孩子在学校处理不好交往问题,如果家长不给予正确的指导,不但不利于孩子在校学习,还会失去宝贵的人脉资源——同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