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65

第65章 方法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永恒,更加简便,理智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从来就很少公正地请教过它,至于服从它的时候就更少了。”

习惯的范畴很广,比如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一个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当一个孩子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做事习惯,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惯性就会是良性的。

目前的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随处可见“小霸王”“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孩子学习能力的高低。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1抓住小学一二年级的关键期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一二年级最关键。因为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孩子入学后,父母就给孩子立下一些规矩,比如放学后按时写作业、每天预习新课、学习时认真仔细、温习功课专心致志等。

小孩子性情不稳定,无法控制住自己贪玩的心,家长如果只是命令孩子每天放学后按时写作业,还不能保证孩子就能够养成好习惯。这期间,需要家长给予适当的关注。比如孩子忘了写作业提醒一下,多次忘记写作业惩罚一下或者让孩子品尝忘记写作业的苦果。

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了好的习惯,长大了父母就无需费大力气,凶为习惯具有规范孩子行为的强大力量。

2教育力量要一致孩子的教育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快乐与否牵系着家庭成员每个人的神经。虽然全家人都是在为孩子好,但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家庭成员之间常常会出现教育态度不一致的情况——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

小强写作业的时候,家人都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小强趁家人不注意,给鱼缸里倒上了酱油。正当小强被红红的水面陶醉着的时候,爸爸看到了。拎过小强要教训教训这个小子。

小强见形势不好,放开嗓门干嚎起来。爷爷奶奶闻声紧张地跑了过来。一把把小强揽到了怀里,不分青红皂白训斥上了小强爸爸。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估计谁都能猜得出来。小强作业也不写了,爸爸赶紧着给鱼缸换水,爷爷奶奶带着孙子避难去了。

很多教育专家一致强调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互相配合,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拆台,因为小孩子很聪明,很容易就钻了大人的空子。

躲过了家长管教的孩子,不但改正不了错误,而且不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3紧抓不放,坚持到底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家长在监督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怜悯孩子,就纵容了孩子的坏习惯。孩子即使求饶、掉眼泪,也不要心软。这样做看似心疼孩子其实是害孩子。

家长要想到,孩子管不住自己,一次两次,家长可以宽恕。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孩子除了学业无成,未来还会事业无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孩子具有相当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持力、约束力。一个没有好习惯的孩子,也就不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坚持力和约束力。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习惯养成阶段孩子会感到痛苦。当习惯一形成,孩子就会轻松快乐很多。所以,对待处于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孩子,家长一定要严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