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27

第27章 方法既要昕好课。又要做好笔记

课堂,是知识传授的载体。有人说:“中学生不把上课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来抓,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当今的很多孩子,就是进入了这样的误区。课堂上,有的孩子大部分时间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讲,只是匆匆忙忙记笔记,有的孩子眼珠一眨不眨地盯着讲台,有的孩子是在听讲的过程中有重点地记些笔记。

那么,哪种听讲方式更利于学习呢?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做到既能听好课,义能做好笔记,父母不妨从优等生的学习方法里总结一些经验来指导孩子。

集中精力听讲,有选择性地记笔记,这种方式更利于学习。在课堂上,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听老师讲课。如果把老师讲课、解题的全过程一字不漏地记、抄下来,这往往造成了只顾抄写笔记而忽略了分析,只接受结果而忽略解题方法,等到自己解题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思考、从哪里人手突破。

从宁夏考入清华的一名学生,在听课和做课堂笔记方面,深有体会。他觉得两者协调得越好,越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他在课堂上,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听老师讲课方面。全神贯注听讲,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当课堂上老师做习题的时候,他会抓紧老师写题的空档抄下题,而不是着急抄答案,接着开始专注地听老师讲解解题的思路。

解题,讲究的是方法,掌握一种解题方法胜过做无数道题。所以,会学习的孩子,当老师解题的时候,重点放在弄明白老师怎样认识题、分析题,又是怎样把题目与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这样,把握了总体的解题脉络,课下按着老师的思路做一遍习题,就掌握了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在学习上,解题思路多种多样,比如分析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比较法、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方法掌握越多,孩子的思维越活跃,解题能力越高。

湖南省湘潭一中学生郭震,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少年班学习了四年,提前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他的体会是:听课要学会追老师,让自己的思维追着老师的讲课步伐。

郭震在听课的时候总是全神贯注,他的思维就像一架“电子跟踪器”,一刻也不离开老师的讲话或板书。老师讲到哪里,他就想到哪里。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随手记下来。

他说:“老师讲课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一个环节不注意,没听懂,就影响下一个环节。那么课后花双倍的时间也难以补上。”

无论什么原因耽误了听讲,都会使学习陷入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那些利用做大量习题、看课本来弥补听讲损失的孩子,是深有体会的。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上的效率,就要做到听课与记笔记协调进行。

1听课重于记笔记上课以听为主,辅以笔记,不能以笔记代替听课或因为记笔记而影响听课。课堂笔记随堂记录,来不及记录的,课后可以及时补充、整理,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也是及时复习课堂知识的过程。

为了不影响听课,笔记记得越简练越能省时间。课堂笔记,基本遵循课本上有的不记,上课听懂了的不记,没有听懂的课本上有的只需做个标记。重点内容在笔记上留空,课后补上。听课的时候课本上没有的如果有时间就记上,记不上可以在课后找老师或同学帮助补上。

2有选择地记笔记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上课不是抄书,而是一次“思维体操”。如果只顾埋头记笔记,就会忽略对知识点的理解,使一节课白白过去。在记笔记的时候,在思考的基础上,记录思维的火花,尽量做到寥寥几笔记下重点难点,却不影响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重点,这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已经弄清楚重点内容是什么了。上课时心理要有准备,重点内容重点听。有选择地记笔记,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记课堂笔记最忌不加选择,像“速记员”那样,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记老师讲授的重点、难点和自己的疑点上。

在记笔记的时候,不要急,有经验的老师不会把一堂课讲满,而是留下一小段时间,以便让学生消化一下所讲的知识、整理一下笔记。

3结合预习情况有的同学上课一动不动地盯着讲台,这并不是因为他全部听懂了。而恰恰是他根本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就是绝大部分没有听懂,笔记也不知道记什么了。

平时成绩较差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家长要让其养成预习的习惯。如果在预习的时候了解新课的大体内容,明确其重点、难点,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就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