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17

第17章 方法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凡是有创见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人类就是在不断突破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步的。家长要想自己的孩子前途更广阔,就必须引导孩子从小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勇于创造,使其具有独创的个性精神。

那天,妈妈和张翔伟做口算练习题。妈妈问:“45 19 25得多少?”妈妈把纸和笔给儿子,然后就等着检验儿子的结果。谁知儿子摇晃着脑袋,脱口而出:“891”妈妈诧异:“你做过这道题?”儿子摇摇头。妈妈问:“那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儿子说:“45 25是70,70 19是89.这么算的!”妈妈开心地说:“我儿子能够寻找到简便方法了!善于开动脑筋的孩子最聪明!”张翔伟开心极了,接下来的几道题,他都找到了更简便的算法。

孩子的很多想法很有创见,有时近似于异想天开。虽然有时不符合常人的逻辑思维,家长也要给予重视。家长千万不要小视孩子的这些奇特想法,因为孩子们独特的探索方法和似乎令人“匪夷所思”的做事方式,正是孩子个性的表现。能够自由展示个性的孩子会聪明、快乐地成长。

家长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富有创造性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给孩子创设思考的空间

传说鲁班在手指被利草割破的时候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家长要努力扩大孩子们思考的空间,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索,调动他们用多种感官去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发散思维。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们提供具有能够感知操作的、具体形象的物品和工作。比如绳子、棍子、木板、工具箱、尺子、橡皮泥等。让孩子发挥想象,自由操作。

2异想天开胜过墨守成规

求异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是进行发明创造的胚胎。培养创造性思维中的求异性,就是孩子要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家长要注意不要用大人的思想、经验去限制孩子开阔的思路。因为经验的正确性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鼓励孩子利用现有的经验和常识,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才能创造、总结出新的经验。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3不圈定孩子行为范围

创造性思维都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就是从一点出发,向更广的范围辐射。判断一个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强弱,通过这个孩子思维的发散性就能初步判断。

比如,问孩子圆的东西都有什么?如果孩子回答球、盘子、小镜子、碗等,证明创造性还行。如果孩子除此之外,还能想到满月、车轮、太阳、苹果、橘子、细胞等更多东西,那就证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较强了。

一个孩子的阅历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创造性思维就越强。

有的家长总是害怕孩子犯错误,这也不让孩子弄,那也不让孩子干。家长到处设置障碍,把孩子的天地圈得越来越小,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使得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谨小慎微,亦步亦趋,很难超越。

只有给予孩子广阔的空间,孩子才能任意发挥。使得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把同一个事物用途放大,同一件事情能够通过不同方法来实现,不断舍弃陈旧的做法寻求快捷便利的做法。

这样,即便孩子手中只有一根棍子,他也能够玩出花样。比如一会儿把棍子当马骑,一会儿把棍子当冲锋枪,一会儿又用它来当扁担,一会装扮成圣诞树等。

4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变通性。在古希腊,戈迪阿斯之结曾经难倒了几代人,那么多人想解开这个结都没有如愿。几百年后,亚历山大用剑轻轻松松就砍开了。这就是突破常规思考带给人的胜利。

一个人遇到问题时敢于违背常规,善于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更灵活地解决问题。所以,在生活中,当孩子说出“插上翅膀的马”“勺子历险记”的话时,父母不要斥责孩子胡言乱语。虽然这是不符合逻辑和科学事实的,但却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形象思维。

给孩子自由,让其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纵横驰骋,孩子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超越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