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104

第104章 方法104摆脱烦躁、沮丧的不良情绪

当事情不能够按着自己预计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孩子的心里会感到难过。因为做这个事情之前,他们在心中立下了誓言,一定要做好!当那个曾经令自己兴奋不已的愿望,远离自己而去,孩子的心情能不烦躁、沮丧吗?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如何使得自己的孩子尽早摆脱坏情绪,重新快乐起来,是当下家长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郝丽嘉心情沮丧极了,放学后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进了自己的房间。一会,妈妈就听到了从女儿房间里传出来摔皮球的声音。

看来,女儿是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正在利用皮球发泄呢!

妈妈默默地进了厨房,去给女儿做她最喜欢吃的拔丝苹果和可乐鸡翅。

约摸半个小时后,女儿的房间没有了摔打东西的声音。随之,女儿走了出来,从书包里翻出一张试卷,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这道题我本来会的,但是又马虎了!”

妈妈看到女儿伤心的样子,知道这个孩子在用心改正马虎这个坏习惯。她觉得作为妈妈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女儿快乐起来。于是对孩子说:“恩,这次考了90分,进步很大!庆祝一下!庆祝我们女儿的努力!来,先吃饭!”

女儿脸上一下子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去惊扰她,只有孩子发泄完内心烦躁、沮丧的情绪后,他才会恢复理智,开始重新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内有各种生物钟,并有各自的循环周期。如智力生物钟为33天一循环,情绪生物钟为28天一循环,体力生物钟为23天一循环等,所以人有时感觉情绪波动和心情烦躁是很正常的;但是过多的不良情绪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学习来说,都是不利的。家长帮助孩子掌握一些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就能减少心情烦躁带来的不良影响。

1巧用积极暗示

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长大的孩子,性格积极、乐观,有自信。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他会告诉自己挫折困难是正常现象,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战胜挫折的过程既积累了经验又历练了能力,这样想的时候孩子就不会烦躁。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他做的一些勇敢的事情,帮孩子认清他的优秀品质、思想、特长。

心理学家爱迪尔森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坏情绪是由简单的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而引起。”所以,不妨教孩子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比如,帮助孩子回想一些快乐的事或者美好的景致。

2转移坏情绪

如果孩子因为某件事心情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读书、写作业,这个时候,不妨先放下作业本。先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写写日记,或者读些经典、励志书籍。等坏情绪烟消云散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

3打开心灵,写下忧伤

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父母不妨教孩子把不快乐的事情用笔写出来。写的过程就是宣泄的过程,坏情绪从心头一点点消散,孩子的心情就会慢慢复原。写完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4帮助孩子根除坏情绪源

有的时候,大人眼里的小事情,会被孩子看得很重。比如,孩子一直照顾的一只小狗死去了。孩子会因为这件事情很伤心,难以摆脱掉坏情绪。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必须要帮助孩子走出坏情绪。告诉孩子:小狗的离开家里的每个人都很伤心,但是,如果因为缅怀小狗心情不好和耽误学习,小狗在另一个世界也会不快乐,所以要尽快想通,不要伤心了。

另外,当孩子和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心情会不好,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讲述怎么和他人交朋友;当孩子学习成绩较差,又不知道怎么提高,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寻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当孩子不喜欢某位老师的时候,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接受这位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需要家长的帮助,才不至于使得坏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