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长牛市,改变炒法:获利百倍的价值投资法则
11010700000002

第2章 看好长牛市的观点没有变

我们坚信对“中国超级长牛市”的判断。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06年历史性的转折之后,其长期繁荣才刚刚开始。中国股市长牛市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三大现象:一是人民币升值是对中国股市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传导效应,即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全面重估和整体升值。二是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巨大制度变迁效应必然在市场运行中反映出来。三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成长。三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与叠加效应,不仅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主要原因,也将是中国股市走向超级长牛市的现实源泉。

本轮行情从2005年年底发端以来,市场在反复言及“到顶”的问题。早在2005年初上证综指到达1300点位的时候,就已经有胆怯的资金退场,认为大盘已经涨到顶部。到了1900点时,市场出现更多的兑现资金。当大盘被疯狂地推升到2700点位时,时间已是2007年1月初。到1月底,大盘已上攻到3000点附近。2月16日是2007年春节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市延续强势惯性,终于突破3000点高位,虽然在3000点位立足的时间不长,但市场突破3000点位的冲动欲强烈。2月26日,是中国农历新年后的第一天开市,上证综合指数又以3018.18点跳空高开,并在汽车、医药、航空等热点板块带动下一度冲高至3036.35点,从而再次创下了本轮行情的历史新高。我们之所以不厌其详地描述一次次的新高被攻克,是为了表明我们“言顶不是顶”的观点。

“言顶不是顶,是头也非头”。虽然走笔至此,A股已处在了深幅大调整阶段,但我们仍然坚信不移这个“是顶不是顶”的观点。我在我的搜狐博克以及不同的撰文中指出,中国股市远还没到言顶的时候。未来,一个个高点将被不断刷新,也将一次次证明为不是终点,而是多头市场的一种必然反应。我们坚信中国股市“黄金五年”的判断,现在,股市的大繁荣还刚刚拉开帷幕。在历史性大繁荣面前,判断失误以至裹足不前,只会丧失历史性的大机遇!

在这一跨度五年的超级长牛市过程中,牛市的前进脚步不会一帆风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将成为必然趋势,反复的短线调整将始终相伴存在,难以规避。有时受国内外社会、经济或政治形势影响甚至还会有剧烈的震荡。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市场长期向好趋势将不会改变。股指每一次出现回调导致的蓝筹股阶段性调整,都将是投资者逢低吸纳的大好时机,调整也将为相对宽松的国内外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场提供不可多得的阶段性低点。

我坚定不移地维持我在《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起点上》(程超泽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和《大财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两本书中的判断和观点。在我的《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起点上》的论著中,我就已向长线投资人发出了最强烈的买入信号,因为我们看到,所有中国股市最基本的发展趋势、周期和技术数据,都在暗示这一重要信号。即使投资人对人口统计学趋势不甚了解而可能影响到投资判断的话,那么,他们仅仅按照股市五年周期的理论也应该在2004年和2005年开始逐步进行战略建仓。在那本书中,我的基本观点是,在2006年开始的五年里,中国将有一次超级长牛市期,可能比上世纪90年代的任何一次股市牛市都更长、更强劲。

及至2005年年底和2006年年初,我已越来越不厌其详地向人们阐述着我的上述观点(注1)。就是这篇首次发表在我的博克和《悉尼时报》的文章,后来被中金网的“中金论坛”、人民网的“大国论坛”、搜狐“财经论坛”等多家权威的论坛竞相转载。其后几乎整个一年,我都在为系统地描述中国股市的未来情景做着努力。我在我的《大财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的论著中,是这样描述中国股市长牛市的:

我们现正处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经济增长和进步最快的一个五年。它的基础是由一些很简单的人口与经济统计学趋势所决定的,主要是由两个“人口红利”——劳动力人口和老龄化人口趋势——引起的。同时,中国新农村运动将引发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中部地区的崛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06~2010年由庞大人口消费及其引发的高生产效率等,都将使中国迎来世界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景气周期。我们现在看到的技术革命是自电力、汽车和电话发明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它是一次由芯片产生的信息革命,这也许是自人类15世纪后期印刷术发明以来最为重大的一次全球性变革,它在未来五年的发展水平还远没有到达到应有的发展高度。纵观当今世界上重大新技术的出现,无一不和中国庞大的人口生命周期相耦合,和中国产业改造相耦合,和中国“十一五”规划相耦合。鉴此,我们相信,在未来五年里,人们将在中国看到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超级长牛市过程,当然在五年后我们也免不了亲眼目睹由于贪婪、疯狂而非理性投资从而刺破股市泡沫引发的最大一次金融危机。

对于未来五年为期的中国股市长牛市,我们的判断假设是:(1)没有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2)没有全球性经济或金融危机;(3)中国股市的上涨是建立在证券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的基础之上,投资人也是理性的。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充分了解了上述的经济趋势和周期规律,我们就能为行将到来的中国超级长牛市和随后的股市崩盘做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和物质准备。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抓住买入股票的最佳机会,以迎接中国股市最长时间的一次大牛市。

注1:程超泽:“中国最后的大繁荣”,http://840924.blog。sohu。com,2005年12月22日;“大繁荣:碎步走向长牛市”,悉尼时报,2006年1月1日。

从2007年中期开始,中国政府于2006年正式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经过一年有余的落实和实施,其效应开始逐渐显现,这种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日益明显,中国经济将再一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预计,从2007年年中开始,中国经济和股市都将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新农村运动、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中部崛起等因素拉动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强烈复苏使然。

同时,随着中国房地产热的不断降温,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将原来囤积在房地产市场的巨额资金抽出来,投放到股市中去。2006年12月10日,央行发布《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对国内金融业现状及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等进行阐述,并首次对房价下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作出预警。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央行发布的此次预警信号,表明楼价已处于高位状态,在引发金融危机的预警下,意味着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将更加严厉,楼市将出现拐点向下的大趋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游资也因为人民币的加速升值而从各种渠道蜂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本来已大幅攀升的中国股市,因为源源不断的国内外增量资金的介入而被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我们预期,上证综合指数将在2007年下半年创下历史新高,表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里程碑。

从2007年底到2008年,是中国股市借奥运会题材发挥的又一次重要上涨期。这是一次中国超级长牛市阶段中的中继高潮。越来越多早年踏空或因为吃了21世纪初那几年股市熊市亏而一直以熊市思维看待中国股市的人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一再踏空的焦虑心情,他们蜂拥杀入市场,给这个中继股市增加了再次推升的巨大动力。由“奥运热”引发的“中国热”将惯性滑行到2010年。在这期间,越来越多的国际游资通过正在热播的奥运会实况,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渠道的广泛传播,惊异地发现“中国新大陆”,从而推动更强一波的“中国旅游热”。

2010年,又逢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真是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