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谋略通鉴
10992400000043

第43章 应变是领导者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句俗话叫“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尽管其针砭的意味更浓一些,但其中透露出的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说服方式的智慧还是值得领导者的借鉴与思考的。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最典型的情况有两种:

一是对不服从领导的下属威严与情理并用。张嘉言任职广州时,濒海之处设有总兵、参游等官,每官下各有数千防兵,每兵每日供给工食之钱三分。但参游等官所领兵十,每年都要远涉海域,出外巡汛。而总兵官所领之兵,却都借口坐镇防守,从不远行。每隔三年、五年修理一次船只之时,参游官领兵上每天只给一半工食钱。即使没有修理船只,但要不出海巡汛的话,也要削减工食之银,每天只给三分之一,其余全都贮存起来,以备修船之用。只有总兵官所领兵士,从不减少工食。修船之时,他们便移住别处百姓之间。这种规定相沿已久,彼此都把此看成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有一天巡道官忽然申报兵部军门,想对总兵官所领兵士,以后也要稍微减其工食,留作修船之用。军门官长正好与总兵官之间存有嫌隙,便在仓猝地批准实行。于是总兵官的下属兵士哄然喧哗。当他们知道张嘉言是巡道官的耳目以后,便一齐拥至张公堂前。张公神色安闲自若,唤来五六名兵十头目,登上台阶,询问缘故。这时其余兵士也都向前拥挤,有的还被挤上台阶。张公当即将其赶至堂下,并训斥说:“声高喧嚣混乱,很难听清你们的意见!”于是其余兵士都走下台阶。这时天气突变,大雨如注,兵士们的衣裳全被淋湿,张公也毫不顾忌,只是让六名兵士头目讲述要求。这六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说他们原来从来没有削减工食的规定。张公答道:“此事我也听说了,但你们全都不出远海巡汛,这是不能全怪上司的。你们想要不减工食,也是可以的,但这对你们也有不利。上司要求从今以后,你们每年也要和参游兵互相轮流出海防汛,你们难道能不接受吗?如果接受了这一要求,你们就得出海防汛。这样,你们就将被称为参游之兵,工食减半。你们所争得的利益,并不是你们独自享有,而参游兵也可替代所得。何不答应稍减之令,你们还可年年号称大将军之兵。这个建议你们应仔细考虑。”这六人被说得低头不语,只是连声道:“请官爷宽贷谅解!”张公又问:“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六人面面相觑,不肯说出姓名。张公骂道:“你们不说出姓名,上司问我以后,我当找谁询问,当用何言回答上司?不妨通报一下各自大名,自有用处。”这六人这才自报其名,张公一一记录清楚,并对他们说道:“你们转告其余兵士,此事自当别有处置,不许喧哗吵闹。否则,兵士们再要继续吵闹,你们六人都有姓名在案,上司就要把你们全都杀头。”六人大惊失色,惟惟而退。最后经过商议,决定诸兵每月都减银一钱。命令下达以后,无一人喧哗。

道理说得透彻,利害分得明晰,不由自主就会心平气和。大凡因减省军粮而激起兵变者,都是不善处理导致的恶果。

二是对不易说服的君主不妨以激促定。三国时荆州失守后,刘备仓皇出逃,曹军势力大盛。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诸葛亮献上计策:联吴抗曹,并臣亲赴东吴游说孙权。

孙权正兵聚柴桑,对曹军的进攻也感不安,但又怕与曹操作战失败,所以犹豫不决。诸葛亮见到孙权,看清他惧怕曹军兵势,所以激他说:“现在正值天下大乱,将军雄据江东,刘备在汉南收拾民众,与曹操共争天下,逐鹿中原。现在,曹操已平复中原,又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致使刘备英雄无用武之地,逃遁奔命。将军在这紧要关头也量力而行吧。若是您觉得吴越之众足以与曹兵相抗,不如早与曹操断绝来往;如果您认为不能抵挡曹军凌厉的攻势。何不弃甲罢兵,投降曹操呢?现在您外表上说服从曹操,内心中却犹豫不决,事情危急而不果断,只怕大祸就要临头了!”

孙权听了心中不悦,说:“按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归降曹操呢?”诸葛亮继续用激将法对孙权说:“田横是齐国的壮士,他都能够守义不降,何况刘备是汉室后裔呢?刘备是英雄豪杰,天下有识之士争相归附。如果他的大事不济,只能说是天意使然了,他怎么能够投降曹操呢?”孙权一听,果然愤愤然地说:“我决不能以东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与曹操决战就这么定了。”虽然孙权决定与曹操决战,但对战争是否取胜没有多大把握。他说:“刘备新败之后,能否渡过这场大难呢?”诸葛亮说:刘备虽然新败,但战士归还者及关羽所率水军仍不下万人。荆州刘琦的江夏士兵也不下万人。曹军远来疲惫,而且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归附于曹操的也只不过出于威吓而已。所以,如果你能派猛将领兵数万与刘备协同作战,击败曹军是必然的事。曹军如果失败,必定北还,如此荆州与东吴的势力强大起来,三足鼎立的局面便形成了。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希望将军您早下决心。孙权听后称善,派周瑜、程普、鲁肃三人领兵三万,与刘备并力破曹,果然大败曹军于赤壁。

激将法是谋士在游说时常用的方法。它通过语言或行动,触伤敌方或己方将士的自尊心,进而引起他们的愤怒,怨恨或激情,诱导其按自己的意图行事,达到一定的作战目的。

刘备新败之后穷困不堪的处境,决定了他必须求救于东吴,在孙、刘联盟的条件下渡过难关;而孙权在曹军强大的兵势压力下的犹豫心境,决定了孔明只能用激将法激起孙权称雄一方、不受制于人的野心,从而达到结盟的目的。

[智慧方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说话习惯,时间久了,其中必然掺杂不少可能导致不佳结果的说话方式和内容。语言惰性形成以后很难改变,而一旦做出改变,换一种不同以往的说话方式,可能新的结果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研究心理,察言观色,得到准确的无形信息才能找到最恰当的说话切入点。

§§第五章 理方事圆:变通是领导者不可不知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