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是孩子的错
10991600000004

第4章 糖和棍棒的简单策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句古语道尽天下父母心思。但“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暴力教育方法与“金钱物质”简单刺激方法皆是危险而不可取的。

据报道,只因3岁的女儿背不熟诗句,在嘉善务工的一名贵州籍女子一气之下,失手将孩子打死……孩子无辜之死,父母错位之爱,令人感到可悲可叹。事实上,类似的悲剧并不少见,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父母,最容易采取简单极端的教育方式。他们把糖和棍棒结合起来,对孩子实行奖惩,以简单粗暴和缺乏温情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那稚嫩幼小的心灵。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法可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酿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不少父母抱怨,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孩子又没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把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当成耳旁风,这种情况之下,只有挥舞起棍棒才管用。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实施棍棒教育,实则危害多多。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动辄恶语相向加体罚,将大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长期如此,孩子易对父母产生不满和憎恨,甚至可能产生极度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打骂孩子,会让孩子不断否定自己,变得胆小自卑。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会表现出害怕、自闭、不合群等现象。

小阳的教育问题就让父母烦恼不已。小阳比较贪玩,经常因为写作业不认真出现的问题被老师告状。父母多次说教,小阳无动于衷。失望之下,父母便经常对他谩骂或者体罚。这样一来,小阳和父母的关系急剧恶化。为逃避父母惩罚,小阳学会了说谎,还多次偷钱离家出走,想逃离父母的惩罚。

从小阳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棍棒教育的效果不但很差,而且让孩子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很多孩子最初害怕父母的责打。不过,久而久之,他们对这种教育方法产生了免疫力,变得麻木、我行我素。这种教育破坏亲子的心灵联系,无疑是失败的。

有的父母说,我们会奖励孩子。在实行棍棒式惩罚之后,父母再给孩子一些“甜头”,给他们金钱或物质,抚平孩子的不满情绪。这种糖加棍棒的教育方法,说明父母对于教育观念理解的随意性。

父母采取这种教育方法,虽然目的是为了孩子,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并不能通过这种两种方式理解父母的真实意图,当然无法达到教育目的。也许短期内这种方法会有一定效果,但将可能导致孩子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甚至把学习作为换取物质的筹码。

那么,父母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1.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多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孩子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父母要注意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如此,孩子就会自发地去考虑父母的感受,从而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安排。

2.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使孩子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味对孩子实行高压,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他们,可能导致孩子内向、优柔寡断、不合群等性格的产生,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3.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打骂。

用“糖”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要注意精神与物质奖励同时进行,否则会让孩子形成“为了得到物质奖励怎么做”的观念喜欢表扬与荣誉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龄孩子,物质奖励容易满足,而精神奖励的需要却是无穷无尽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应该精神与物质并重,而且应该偏重精神奖励。

作为父母,要明白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可能还会出现不良的行为。父母要尽量去考虑如何使孩子在犯错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得到进步和提高,而不是采取糖加棍棒的简单教育方式使孩子心头聚积怨恨的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和,造成是非观念的扭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鼓励和认同是不可或缺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着力于精神,有益于心灵。用糖加棍棒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不可取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