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10974200000024

第24章 古代礼俗中的饮茶

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用品,常常概括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概括,早在宋代就有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就记载当时人说:“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那时还有酒一项。到了元代,广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些戏曲剧目中,如《玉壶春》、《度柳翠》等剧的唱词中,都有“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句子,可见那时饮茶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一日无之了。饮茶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从朋友之间聚会于精室,相对把盏促膝谈心,到市面上茶铺中一席竹椅,亦饮亦憩,或投钱取饮,饮罢即去;从官府、平民中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到婚丧喜庆中的礼祭贽聘、起居跪拜,无不有着茶的痕迹。下面根据文献记载,略述一二。

茶宴、茶室与茶肆

所谓茶宴,就是以茶来宴请宾客。在历代诗文中,茶宴可以有种种不同的叫法,有叫茶宴的,有叫茶会的,有叫汤社的,有叫茗社的,大致和我们今天的茶话会差不多。

两晋南北朝时,公私宴会中已有专用茶来待客。《世说新语》记载,晋代大名士王濛,自己好喝茶并且一次能饮许多,推己及人,认为别人也好饮而且能多饮,若有人来拜访他,一定拼命地让客人饮茶。有些士大夫感到这是一种灾难,“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东晋时的陆纳,在做吴兴太守时,谢安去拜访他,陆纳招待他的,“惟茶果而已”。记载南北朝时北方洛阳地理建筑、风土人情的《洛阳伽蓝记》,谈到南方和北方人混居的情况,在朝廷中,皇帝若要宴请大臣,饮料中既有乳酪,即牛羊奶制品,是供北方人饮用的;也有茗饮,即茶,是供南方人饮用的。

茶宴的正式出现在唐代。大型的茶宴以在顾渚山举办的最为有名。顾渚山位于湖州和常州的交界处,湖州产紫笋茶,常州产阳羡茶,都是作为贡品进献皇帝的,所以务求茶的色、香、味的精、善、美。每到早春造茶时,两州太守都要到顾渚山来监制,并邀请许多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审定,这样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茶宴。白居易有一首诗描述了当时的盛况,诗说: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

诗的前六句写当时茶宴的盛况,后两句写自己不能莅临盛会,感到无限惆怅。

二三好友一般的品茗谈心,也叫茶宴和茶会。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留下了两首关于茶宴的诗,一是《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一是《与赵筥茶宴》,前一首诗说: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后一首说:

竹下忘言对紫金,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这两首诗中,既有朋友之间品茗清谈的喁喁细语,也有相对忘言的情意交融;疏影半枝,蝉声一树的空灵意境以及由此情此景激发起的藻思泉涌,挥毫濡翰的创作冲动。这些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种茶宴,历代递延不绝。如五代时,和凝与朝廷的同僚“递日以茶相饮”,即轮流做东,请同事们喝茶,“味劣者有罚”,并把这种茶会叫做“汤社”。宋徽宗是一代风流皇帝,书画皆精,斗茶也“精于击拂”,常常以茶宴请大臣,并亲自动手烹点。如蔡京《延福宫曲宴记》中说,宣和二年十二月的一天,宋徽宗请大臣和亲王们在延福宫参加宴会,宋徽宗“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令诸臣曰:‘此自布茶’”,大臣、亲王们“饮毕皆顿首谢”。文中的“注汤击拂”、“白乳浮盏”、“疏星淡月”,都是当时“斗茶”所要求的动作和最佳效果。

清代的公私茶宴更是寻常事,当时人记载说:

“上自朝廷燕享,下至接见宾客,皆先之以茶,品在酒醴之上。”福格《听雨丛谈》卷八记载,清代皇宫内及一般旗人,喜欢“熬茶”,即用茶末煎煮而成的茶,宫内宴享和款待外国使节,“仍尚苦茗茶、团饼茶,犹存古人煮茗之意。”这是他们祖先入关以前饮茶方法的延续。

茶室,又叫做茶寮,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读书的精室。这种个人茶室,唐代已有,唐宣宗时,洛阳一个和尚活到一百三十岁,人们把他推荐给皇帝,唐宣宗问他平常吃什么药以至于活了这么大年龄,和尚回答说:“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过百碗,不以为厌。”于是唐宣宗把他留下,住在京城长安的保寿寺,并赐给他“名茶五十斤”,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人们就叫做“茶寮”了。

明代文人最讲究饮茶的场所,文震亨在《长物志》卷一中说:“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一个方丈精室,筑于居室之傍,室内茶具悉备,一个茶童专主敲火烹茶,以侍主人长日清谈,寒夜危坐。其精舍、其茶具、其茶童,是“幽人”的第一要事。这种幽雅清寂的茶室,是文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或在这里会朋接友,长日清谈,或在这里品茗独坐,亦诗亦文,那种闲适安谧的情景,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述的。

茶肆,也叫做茶坊、茶屋、茶摊、茶铺、茶馆等等。这种茶肆,唐玄宗时就有了,当时叫“茗铺”。唐代封演在他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由于山东泰山开元寺降魔禅师的提倡,饮茶之风,在北方从山东逐渐向京城长安普及开来,“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城市一般“多开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宋代以南宋京城杭州的茶坊业最为发达。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的茶坊,重视装潢,重视店内环境的烘托,“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有茶博士,当炉“敲打响盏”叫卖,拖长声调,如歌声悠扬,以招徕顾客。当时一些有名的茶坊,因顾客身份和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如叫“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的,是士大夫读书做官者经常聚会之处;如叫做“市头”的,是为人们谈生意提供场所的;还有一种“花茶坊”,是借茶坊之名开妓院,最有名的是一家被人称为“王妈妈”的茶坊,叫做“一窟鬼茶坊”,楼上有妓女接待游闲子弟。这种茶坊也叫做“水茶坊”,游闲子弟在这儿花的钱叫做“干茶钱”,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水茶坊乃娼家聊设桌凳,以茶为由,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干茶钱’。”有意思的是,当时“大凡面食店,亦谓之‘分茶店’”,沿袭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名称。当时汴京市面上有许多面食店,叫做“南食面店”,是按南方人口味做面食卖的,又有叫做“川饭分茶”的,也是招待南方人的饭铺,所谓“分茶”大意是入饭铺吃饭如同分茶一盏那么便宜。如在一些酒店里面,有一种开销叫做“分茶钱”,形式是这样的:顾客进了酒店,初坐定,老板“先下看菜”,之所以叫做“看菜”,是先摆出几样店内小菜样品,让顾客看看菜的质量和烹调技术,这种“看菜”是不吃的。老板下了“看菜”以后,才问顾客要买多少酒、菜,“然后别换好菜蔬”,这才是下酒的正菜。《梦粱录》记载说,有些外地人初到杭州,不知道当地规矩,“看菜”一摆上来,拿起筷子就吃,常常被人笑话。这种“看菜”,是“下酒品伴”,钱也算在顾客账上,但“钱数不多”,这种钱就叫做“分茶钱”,取意大概是顾客权当喝了一杯茶。面食店又叫做“分茶店”,大约也是取其便宜之意吧。

当时的茶坊,有的随着季节的不同随时添换品名或变换经营品种。如有的茶坊,“冬日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以及其他清凉饮料。有的茶坊又是乐师教人学乐器、学唱曲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品茶啜汤,更添一番情趣。

除了茶坊以外,还有一些“茶担”、“浮铺”,即流动的卖茶人,或以担挑,或以车推,小巷深院,集墟闹市,“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范祖述《杭俗遗风》记载的茶担,“每担一副,有锡炉二张,其杯箸、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等等,“无不足用”。

明代或把茶肆叫做“茶馆”,极其精洁讲究。

张岱《陶庵梦忆》记,“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有天合之者。余喜之,名其馆曰‘露兄’。”“露兄”的来历出自北宋米芾咏茶的诗句:“茶甘露有兄”。张岱还为这家“露兄”茶馆写了一篇《斗茶檄》,曲尽婉妙,文章的下半段说:“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橘柚查梨,出自仲山圃内。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一壶挥麈,用畅清谈;半榻焚香,共朝白醉。”文人雅士经常驻足流连的茶馆,在这里得到生动的描述。

清代的茶铺更为普遍。清人记载,各地茶铺,有“盛以壶者,有盛以碗者,有坐而饮者,有卧而啜者”,甚至有“日夕流连,乐而忘返,不以废时失业为可惜者”。妇女也常出入茶馆,坐而啜、站而饮,与男子同样享受在茶馆中饮茶的乐趣。不过在有些地方,碰见颟顸不讲理的地方官,却要遭到禁止。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在苏州,“妇女好入茶肆饮茶”,同治、光绪年间,有个姓谭名叙初的来这儿做藩台,下令禁止“民家婢女及女仆饮茶肆”,其他身份的妇女听其出入。但因为相沿成俗,令行而禁不止,这位藩台大为恼火。一次出门,正好看见“有女郎婷婷而前,将入茶肆”,他让人喝住,问明这位女郎的身份,原来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女仆,于是发怒说:“我已禁矣,何得复犯?”强令女郎脱下鞋子光着小脚回去,并说:“汝履行如此速,去履必更速也!”这一恶作剧,传播士林,成为笑谈。

当时上海南京路有“一洞天”、“江海朝宗”等数家茶馆,福州路有“青莲阁”茶馆,广东路有广州人开的“同芳茶居”、“怡珍茶居”。还有日本人开的茶社,在当时的白大桥北,叫做“三盛楼”,“当炉煮茗者为妙龄女郎”,饮茶一次,“取银资一二角”,并渐渐遍设于各租界,最后为驻沪领事所禁。老舍先生的《茶馆》名剧可以说是清末民初北京茶馆的缩影。有的茶馆,还配有说书的和唱曲的,人们在此品茗听歌(或书),陶陶融融,惬意怡情,自不待言。也有的茶馆只供开水,而听凭顾客按自己的爱好自带茶叶,“提壶而往,出钱买水而已”。当时北京人茶馆品茗闲坐,以八旗人为最甚,甚至做官做到三四品的,也“并提鸟笼,曳长裾,就广坐,作茗憩”。

在一些边远但又为人们经常过往的荒村野店,往往也是“酒帜与茶旗并列”,给过路人提供小憩消渴的地方。这样的茶店,有不收钱的,叫做“施茶所”,多为出家僧道、善男信女的慈善事业。清代刘献庭《广阳杂记》记黄厢岭有一亭,叫做“望苏亭”,就是这样的施茶所。这是一个名叫见修的和尚开的,他母子二人都出家住在岭上一个庵内。刘献庭曾为茶亭题了对联,上联为“赵州茶一口吃干”,下联是“台山路两脚走去”。

与茶有关的礼俗

由于饮茶历史的悠久和风气的普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与茶有关的痕迹。如在祭祀方面,两晋南北朝时,人们已把茶作为祭品之一了。南齐武帝萧颐,临死时下了一道遗诏给他的儿子和大臣们,其中有一段说:“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南朝人刘敬叔写的志怪小说《异苑》中记载,剡县陈务的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寡居。这一家人都“好饮茶茗”。房屋后园中有一座古坟,每次饮茶,这位母亲总是倒上一些茶放在古坟前,以示祭奠,她的两个儿子不耐烦,说:“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想把古坟平掉,“母苦禁而止”。一天夜里,母亲梦见一人对她的保护之恩和常以“佳茗受祭”表示感谢,并说要报答她。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庭院里摆着“数十万”铜钱,于是“母告二子”,“祷饮愈甚”。这虽属神怪故事,但也反映了当时苦茶做祭品的风俗。

宋代人,在居丧时,家人饮茶,或者以茶待客,不能用茶托。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有丧不举茶托”条,专门记载这种礼俗。他说有人推测形成这种礼俗的原因,是因为“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托必有朱”,是说那时的茶托有朱红色的漆器,而死人忌讳红色,所以居丧期间,一般不用红色器物。这种礼俗,不仅一般平民要遵守,皇家也是一样。

宋代一般平民也借茶来互相请托,互致问候。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杭州老百姓在每月初一或十五,互相提着茶瓶,在街坊邻居中挨家挨户“点茶”。茶成了人们联络感情的工具。另有一种“龌茶”,是一帮在衙门里做事或充当衙役的人进行敲诈的工具。这些人常常提着茶瓶到商家店铺里,请掌柜的喝茶,不管人家喝不喝,都要“乞贾钱物”,死乞白赖地索要钱物。龌是龌龊的意思,大概是那些受到敲诈的人送了这么一个不雅的称呼。当时杭州还常有一些和尚、道士,想要人家解囊施舍,也是“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找个骗钱的借口,相沿成俗。

古代的婚礼中,和茶有关的趣事最多。

古人男婚女嫁,互相换过八字,双方家长都觉合意时,就要由男方的家庭下订亲的聘礼。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九记载,淮南一带人家,男方下给女方的聘礼,“珍币之下,必衬以茶,更以瓶茶分赠亲友”,他引宋代人的著作《品茶录》说:“种茶树下必下子,若移植则不复生子,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取”,证明宋代婚礼中已有这种风俗。其他地方也有这种风俗,并延续到清代和民国以后。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八记载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可见这是很普遍且是很严肃的。也有一些人娶妻入门,有时不用茶,但订亲的聘礼却要叫做“下茶”,表示订亲以后不可移易。

清代,新娘过门那天,有许多礼俗也和茶有关。清人记载,当时衡州一带人结婚,最喜欢闹洞房,有一种形式叫做“合合茶”,就是让新郎、新娘面对面坐在一条凳上,互相把左腿放在对方的右腿上,新郎的左手和新娘的右手相互放在对方肩上,新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新娘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并成一个正方形,然后由人把茶杯放在其中,注上茶,亲戚朋友轮流把嘴凑上去品茶。其他名目还有“桂花茶”、“安字茶”等,都是闹房中的花样。

新娘入门要对男方的祖先和长辈行跪拜礼,湖南醴陵一带叫做“拜茶”,而顺德一带则叫做“跪茶”、“跪酒”,礼节极其苛刻。清人记载说:“新妇见舅姑(即公婆)时,必膝行。庭置方桌,膝行于桌之前方,必叩首数次;膝行至桌之后方,也叩首数次。如是周而复始者约数时,曰‘跪茶’、‘跪酒’。”这种折磨新娘的办法使“新妇多有不胜其苦而当堂痛哭者”。四川、湖北、陕南的一些地方,直到近代,在婚后,女方还要派出未婚少年为新娘“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