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敦煌大事记
10974100000017

第17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1)

1949年

9月30日,在火神庙召开群众大会,团长张献魁、政委漆承德向群众宣布敦煌和平解放。

10月5日,酒泉军管会派杜秉德、石志刚、芦仁槐等21名军队和地方干部,到敦煌执行接管任务。敦煌县工委成立,杜秉德任书记。

7日,在秦州户召开群众大会,庄严宣告敦煌县人民政府成立,石志刚为县长。相继组建办事机构,建立基层政权。成立了5个区公署、24个乡(街)政府,废除旧的保甲制度。

敦煌艺术研究所完成莫高窟壁画和塑像分类与编目工作。

11月25日至29日,召开敦煌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40余人,选举杜秉德任主席。

全县发生小儿猩红热,发病134人,死亡75人。

农村发生数起土匪抢劫。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3.59万元,财政收入17.6万元。人口36995人,耕地128114亩。种小麦106854亩,总产1816万斤,亩产176斤。种棉花13550亩,总产40.6万斤,亩产皮棉30斤。

1950年

2月1日,根据酒泉军分区通令,成立敦煌县剿匪指挥所,二十七团副团长赵旭任指挥员,在全县开始剿匪工作。

当时,在敦煌地区活动的土匪有三股:一股是伪国大代表包布拉纠合的特务、地主、散兵游勇组成的“仁义救国军”;一股是起义后又反叛的国民党骑五军残部,被新疆人民解放军击溃后逃窜敦煌南山;一股是伪阿尔泰专员、新疆警备司令乌斯满(陶峙兵起义后蒋介石新任命的)被解放军击溃后逃窜敦煌南山,与“仁义救国军”勾结一起,残害人民,妄图颠覆人民政权。第二年2月,兰州军区骑兵大队、驼兵团、步兵27团三支劲旅奉命进剿,活捉匪首乌斯满,年底彻底剿灭土匪。

召开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杜秉德任农会主席,各乡相继成立农会。

成立县工商联筹委会,县工委指派李敬斋为主任。

3日,各乡成立生产委员会,组织变工队,开展生产自救。政府贷放籽种粮1880石,二十七团节约出口粮106石,六军和骑兵团贷给农民面粉39万斤。政府又将储备粮和斗争果实粮337石拿出,支援春耕,解决群众的吃粮困难。

成立西北贸易公司敦煌支公司。

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来敦煌视察。县工委书记杜秉德、县长石志刚接待并汇报了建政工作。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县工委组织干部进行宣传贯彻,全县解放婢女71人,童养媳11人。

6月,恶霸地主孙耀武勾引土匪偷袭南湖保安队,打死副队长及战士6人,重伤4人,俘50余人,抢去枪支几十支,子弹数千发,还有马匹衣物等。

7月7日,县工委在教育馆为南湖事件光荣牺牲的7名烈士举行隆重追悼大会。

8月,西北局文化部文化处正副处长赵望云、张明坦接管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继续任所长。

10月,成立“镇压反革命领导小组”,重点打击了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共捕押各种反革命分子205人,判处死刑38人,死缓3人,有期徒刑115人,管制42人,教释7人。镇反运动1953年6月结束,历时2年7个月。

1951年

3月,镇反进入高潮。本月27日和5月19日分别召开万人大会,处决土匪恶霸张二麻子、陶尚义、马占元、刘建伟等31人。

23日,受土匪煽动、裹胁去县境南山的680户7个哈萨克族部落,相继回来,全部安置在长草沟和小鄂博图一带驻牧。

全县开展反霸斗争,处理债务、减租减息。至5月底,共斗争大小恶霸31名,废除债务小麦397400斤,退还给1278户农民。分配斗争果实粮食1862400斤,分给2012户农民。

成立新民主义青年团敦煌县委。

4月1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央历史博物馆联合在北京天安门内午门首次举办大规模“敦煌文物展览”,展出壁画临摹品等1000余件。

24日,成立敦煌县抗美援朝分会,杜秉德任主任,李克让任副主任,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4月26日,1000多人在清真寺前示威游行。

5月1日,又有3200多人在教育馆广场举行示威游行,谴责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不到10天,全县有1118名青年报名要求参军,208名批准参加志愿军。全县人民踊跃捐献飞机大炮,截至51年11月13日,捐款达9.95亿元(旧币)。

县政府决定将上永丰、下永丰等7条旧渠改建为惠煌渠。全长16.7公里,当年秋天竣工。

5月,取缔一贯道。登记的道徒1500余人,道首36名,全部宣布退道。

6月,清华、北大及古建研究所赵正元、莫宗江、宿白、余鸣谦等来敦,对莫高窟进行全面考察,由陈明达整理成《敦煌莫高窟勘查报告》发表。国家拨专款修复唐宋木构窟檐五座。

9月,县工委举办土改训练班,140人参加,学习《土改法》和《土改干部十条纪律》。

10月,全县进行土改。51年10月5日开始,分三期进行,52年4月10日结束,历时180多天。全县共定地主341户、富农190户。没收和征收土地64276亩,分给13900户无地或少地的穷苦农民,从而摧毁了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常书鸿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在新德里、孟买、曼德拉等城市举办“敦煌艺术展览”。

敦煌文物研究所重新对莫高窟洞窟进行编号,计486号。

1952年

1月,全县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资财、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8月结束。全县共揭发出有问题的干部202人,占干部总数的60%,贪污金额372158297元(旧币)。按政策给予刑事处分的6人,行政处分的25人。对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3户工商业者给予刑事处分,对违法经营、偷税漏税严重的4户工商业者作了罚款处理。

3月,成立县禁烟、禁毒委员会,开展禁烟禁毒运动。全县共收缴大烟87两(每两31克),烟籽77斤,改造烟民88人。

政府解决籽种41000斤,动员群众在黄墩子种撞田,收小麦853900斤。

4月,安置被土匪逼赶在敦煌边境放牧的蒙族牧民127户、586人于张家墩湾。并资助小麦3万斤、杂粮1万斤,羊630只、羊草300捆和农具64件。

5月,英国大英博物馆东方部的主任葛蕾博士应邀到敦煌参观。

7月1日,中共甘肃省委批准,撤销中共敦煌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敦煌县委员会,李克让任书记。

9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兰州举办“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览”。

10月15日,县委决定在农村20个乡分两期进行土改复查工作。第一期12个乡,52年10月15日开始,53年元月15日结束;第二期8个乡,53年元月21日开始,4月10日结束。经复查,共改定成分74户。

下旬。蒙民乡蒙古族居民搬迁肃北,划归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管辖。

1953年

3月,杨家桥乡在牛秉义互助组基础上,建立了敦煌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该社共5户、53人,164亩耕地。

5月12日至21日,连下三次黑霜,棉苗全部受害。

麻疹流行,患者达2000余人,死亡21人。经中西医下乡免费治疗,疫情基本控制。

6月19日,全县开始第二次禁烟禁毒运动,共收缴大烟2000余两,烟籽85斤。

30日,全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共有8816户,45596人。

8月9日,敦煌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常委7人,张继祖任主任。

11月30日,全县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棉布实行计划供应。

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视察莫高窟,提出出版一百八十卷《敦煌石窟全集》构想。

1954年

3月,全县发生麻疹和百日咳传染病,来势猛,蔓延广,麻疹发病411人,死亡15人;百日咳发病1070人,死亡69人。疫情发生后,县委立即组织63名医务人员,驻军骑三团又派出5名医生,省地派来医务人员27人,共组成16个医疗队,分赴城乡,免费治疗。6月底,疫情基本扑灭。

6月27日,敦煌县第一届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期5天,代表76人,列席19人。会议学习了《宪法》。

7月4日,惠煌渠渠首工程竣工。

三区新建乡试办信用合作社,吸收社员318户,入股766股,入社户占该乡总户的80%。

国家文物局党委书记兼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视察敦煌,提出了石窟加固维修问题,并充分肯定了临摹工作的重要性。

9月6日,全县第二大干渠敦惠渠开工,10月基本完工。

10月4日,南湖黄水坝混凝土水闸建成。

23日,县工商联召开一届二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33人。会议批准张继祖辞去主任职务,罢免周自德副主任职务,选举韩富礼为主任。

11月11日至15日,中共敦煌县委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参会代表84人,列席6人,邀请民主人士3人。选举产生第一届常委会,黄仕福为书记

中央美院、杭州美院叶浅予、邓白、金浪之教授率研究生考察团来敦数月。

1955年

1月。根据上级精神,成立5人审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对全县1880名干部职工的政治历史问题先后分四期进行审查。审干工作于1959年2月结束,历时4年。全县审查466人,查出问题的199人,受到各种处分的63人。

3月,县委对全县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手工行业30个、360户、从业人员557人,经过11个月的工作,以合作社组、公私合营等形式基本完成了改造。

5月1日至5日,三干会确定1955年的“三定”(定亩产、定统购、定统销)任务,粮食亩产272斤,统购任务620万斤,统销任务799480斤。

四区四乡农民陈吉祥、孙兴国在西湖打柴时,点火熏蚊子引起大火,蔓延5天,烧毁天然林草1500余亩,损失17万元。肇事者受到法律制裁。

6月24日,天津64名支边青年到敦。

9月,敦煌文物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在故宫奉先殿举办“敦煌艺术展览”。

28日,决定修建北干渠。此渠全长25公里,投资64万元,1956年11月11日完工,可使12万亩农田受益。

10月5日,进行撤区并乡工作。农村4个区撤销。23个农业乡合并为11个乡和城关镇。

13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酒泉、张掖、武威三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专署设在张掖。1961年11月,国务院决定恢复酒泉地区。

11月10日,开展大规模建社工作,新建农业社90个(共118个),入社农户占82.3%。

全县掀起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私营工商业209户、263人,通过公私合营、合作组等形式组合到1956年2月,共174户、224人,资金141285元,占总户数的83%。

12月,全县参加扫盲识字班的学员达8023人,558人脱盲。1人出席全国扫盲积极分子大会。

1956年

1月,根据上级精神,全县开展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运动。运动1959年10月结束,历时3年10个月,查出特务14人、土匪2人、伪党团骨干24人、反革命分子10人、汉奸2人、叛变分子1人,现行反革命分子1人。给予刑事处分32人、政纪处分9人,免予处分的13人。

3月21日,从河南灵宝、陕县、鲁山等地移民1639户、6817人到敦煌。

《敦煌报》创刊,1959年停刊,共出105期。

4月,张大千在东京举办敦煌临摹作品展。

5月,张大千在巴黎东方美术馆举办敦煌临摹画展。

6月,日本画家福田丰四郎访问敦煌莫高窟,他是战后首次访问莫高窟的日本画家。

上海支边青年20人来敦,分配到东街小学和南街小学任教。

10月,为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2500周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应邀在印度举办“敦煌壁画展”。

17日,居住敦煌的维族13户、58人迁往新疆。

11月12日,全县开展整社工作,将条件好的84个初级社转并为54个高级社。

29日,叶剑英元帅来莫高窟参观并题词。

1957年

2月至3月,敦煌文物研究所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举办“敦煌艺术展览”。

5月5日,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来敦煌视察工作,并在莫高窟留影题词。

7月,全县集资修建电影院。

8月,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斗争,全县参加整风运动的共42个机关单位、1464人。大鸣大放、批判斗争后,50名干部、教师及其他科技人员被划为右派分子。最后的处理结果是:逮捕法办的11人,监管劳动的23人,开除留用降级控用的几人。

9月13日,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和书记处书记项南赴莫斯科参加第2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后,途经乌鲁木齐来敦煌视察工作,并参观了莫高窟。

9月,设立敦煌县古城中学(1959年改为敦煌二中),1961年撤并入敦煌中学。

敦煌文物研究所完成莫高窟塑像编号工作,计2415尊。

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徙驻敦煌七里镇。

全县种植棉花7.75万亩,选用良种,改进技术,平均亩产皮棉52.75公斤。

1958年

1月5日,敦煌文物研究所在日本东京、京都举办“中国敦煌艺术展览”。

4月,在“一大二公”思想指导下,全县11个乡合并为6个:三危、鸣山、党河、南湖、河西、大有。

7月,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全县取缔的反动会道门有中华理教会、大乘会、白腊会、龙华会等八个会道门,道首135名、道徒2456名全部退道,处理道首24名。

开展“插红旗,拔白旗”(兴无产阶级灭资产阶级)运动,重点批判了103人。

8月,敦煌中学设高中班,转为完全中学。

敦煌放出甘肃省第一个小麦千斤县卫星,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68.5公斤,浮夸虚报为518公斤。南湖乡平均亩产浮夸为782公斤。

调查清敦煌共有流落红军西路军人员9人。

全县掀起大炼钢铁群众运动。建立大小高炉1303个,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亏损960663.83元。

9月12日,召开全县万人大会,宣布一县一社的“敦煌人民公社”正式成立。宣布社员实行20包。

29日,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在省长邓宝珊陪同下来敦视察并参观了莫高窟。10月1日,习仲勋在电影院召开的全县干部大会上发表讲话。

10月,全县办起公共食堂426个,城乡居民吃饭不要钱,生活用品实行供给。行政八个级别平均工资12.11元;技术八个级别平均13.20元:社员八个级别平均5.1元。

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来敦煌视察工作并参观了莫高窟。到杨家桥公社了解了群众生产生活,听了县上的汇报后他曾说:“共产主义决不是吃大锅饭、睡大炕。”

11月,由上海迁来移民1031户,分别安置在国棉、庙梁子和坝头子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