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10964000000012

第12章 别让分数成为孩子的枷锁——放松

1.知道孩子紧张的原因

人类的智慧和能量是惊人的,但是人们的自我束缚、自我困扰、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仅无为无能而且烦恼无尽。

在妨碍人类潜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紧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思维是开放而且活跃的,而在紧张中是封闭而僵化的,就好比在台上演讲,放松让人侃侃而谈,而紧张让人结结巴巴。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太容易紧张了,这是因为我们从很早就养成了紧张的习惯,每当面对挑战、危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面对那些在我们心中高高在上的人的时候,面对那些重大的场合的时候,我们总是紧张不已。小时候见到老师的紧张和如今见到领导的紧张是一样的,小学时走进考场的紧张和后来面试时的紧张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紧张妨碍了我们自我的发挥。其实有什么值得紧张的呢?只要我们能关注当前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环境和事情结果所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就不会感到紧张,我们只想着发挥自己,事情就简单了,往往我们在这个时候更出色。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紧张。我认为暴力的强迫是导致孩子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粗暴让孩子感到不可抗拒的威胁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的。

2.缓解紧张,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会有紧张、困惑等心理压力,但他们往往无法找到正确的自我调节方法,一个人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必须学会放松自己。当一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他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生命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紧张起来,才能从事最艰难的工作和学习。

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具体措施是:

(1)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

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乐器、学电脑等,占据了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使孩子感到精神紧张,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

没有化解的愤怒是压力潜在的根源,家长要鼓励孩子诉说生气的原因,并让他感觉到父母时刻都在关心他。

(3)督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孩子通过踢球、骑车、游泳等活动,不仅消除了紧张情绪,还能锻炼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镇静的能力。

(4)给予孩子音乐熏陶。

搜集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最好是每分钟六十拍的音乐,像巴赫、贝多芬、肖邦等人的钢琴曲。在家中播放轻松、舒缓、优美的音乐,可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并能得到美的熏陶,在椅子上坐好,或躺在床上,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让自己放松下来。

(5)教给孩子一些放松技巧。

在头脑中想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想象自己曾经去过的风景区,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也可以让孩子想象他到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地方,在阳光明媚的室外与小狗戏耍,在美丽的海边漫步,在游乐场游戏……想象越仔细,放松效果越好。此外,慢跑、打球、睡觉、洗热水澡等也能促使精神松弛。

(6)创造欢乐和谐的家庭气氛。

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能使孩子顺利度过困境。发现孩子情绪紧张时,找个轻松的地方和孩子坐下来谈一谈。此外,爱抚以及拥抱也是必要的,因为父母与孩子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孩子放松情绪,建立自信。在孩子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时,可以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外语单词或其他学习材料。

当孩子学会了放松自己的方法时,他就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样就是从事再艰苦的工作,他也不会失衡。

3.让孩子能好好地放松,迎接高考

在高考来临之际,家长们更要好好的帮助孩子缓解大考的压力,让孩子能好好地放松,以便迎接考试。压力太大使很多孩子出现头疼的症状,特别是一学习头就疼得厉害,这主要是因心理紧张引起的。

第一,当孩子觉得学习有压力,想放弃学习或是感到自己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就会表现出身体的不适,这样就为不学习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家长也会因此原谅孩子。当孩子处在这种状态时,家长就要给孩子减压,不要和孩子谈论考试的话题,降低对孩子报考学校的期望,让孩子做到心里有底,反而会让孩子发挥得更好。

第二,饮食方面不要改变太大,这没有多大必要,以居民的营养水平来说,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是完全符合营养要求的,因此,没有必要再增加了。而且如果家里的饭菜口味突然变了,会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因为自己要考试而改变饮食的,父母为自己省吃俭用,自己要是考不好,多对不起家长呀,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孩子想吃什么,家长尽量满足就是了,可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做到营养均衡,让孩子有充沛的体力学习。

第三,对孩子不要管束太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即使发现孩子学习上有松懈,也尽量不要管孩子。孩子在心理上不可能一点压力也没有,有一段学习的低迷期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你在这时说孩子怎么样不对,更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可以做到表面正常,但从内心上关心,让孩子自己调解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来。另外,有些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也不要说,让孩子高高兴兴地看一会儿,然后再去学习,省得孩子学也学不好,电视也看不好。

第四,不要将疾病对号入座,很多家长都打来热线反映,孩子现在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从其他地方找来一些介绍疾病的书籍、报纸看,然后对号入座,自认为得了忧虑症、自闭症、烦躁症等,家长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其实疾病的判定标准是十分严格的,是要经过专业医生在一系列的检查后才可能判定的,单纯靠个人判断就断定自己患病是不正确的。

第五,要让孩子学会放松。最常用的放松方式就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憋着,直到憋不住时再呼出,反复几次,就会减轻紧张的情绪。如果仍然缓解不了情绪,就要到医院做专门的心理指导。另外,让孩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总是要求自己不犯错误,或一定要考得最好,这都是不现实的,只要做到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平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放松,但是要掌握好尺度,过松、过紧都不好。

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难免产生紧张烦躁的情绪。如果长期下去,会使人生理和心理都失去平衡,很多人整天生活在紧张烦躁的情绪之中,很难让他能够放松下来,而当有艰巨的工作要做,需要他紧张起来时,他又集中不起精神来,表现为拖拉、疲惫,效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