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10952000000006

第6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是经过审时度势的分析和深思熟虑的思考的。它不是凭空想象和任意杜撰出来的,而是有着坚实的哲学依据,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泛的文化背景的。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的哲学依据

自“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实际上是采取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尽管在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著作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尤其是在十年“文革”期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反传统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上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哲学上对唯物史观的机械认识。这种观点认为:当中国社会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后,作为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道德,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这种观点只看到传统道德的阶级性而忽视了它的民族性,只看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没有看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消极反映和表现,它还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所谓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就是指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遵循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而存在和发展的性质。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不总是像照镜子那样同它所依赖的社会物质基础的变化完全一致,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预见列社会存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些社会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则可以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而成为人类永恒的意识现象。这些情况在历史上都是大量存在的。因此,不能机械地认为传统美德产生于封建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它就完全丧失了存在的价值。相反,我们应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历史继承性。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8页。并且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同上。根据这些科学分析,毛泽东明确主张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其中包括传统道德,“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9页。

(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各种形成,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关系。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无论从内容上或形式上来说,都有个“源”和“流”的问题。从内容上说,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是对现实的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源”;同时,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也都保留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对过去的社会存在的某些意识和材料,这就是社会意识的“流”。源和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社会意识的内容才能发展。从形式上说,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主要是从过去流传下来的既有方式、方法和手段,这就是“流”;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对它们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而这个改造、补充和发展则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源”。“源”与“流”的结合,才能使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得以继承和发展。没有“源”和“流”的结合,任何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无从谈起。“源”固然对一种意识形态的性质起决定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流”,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其诸形式都必将中断而无以为继,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就失去了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人类借以思维的概念、范畴将会出现逻辑混乱,人类的社会生活必将难以进行。

总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的重要哲学依据。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的社会背景

当前,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着三大主题——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三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呼唤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是改革开放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门洞开,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西方的哲学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大量涌入。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翻译出版和介绍了许多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著作,如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卡皮尔的《人论》、科恩的《自我论》、瓦西列夫的《情爱论》、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等。此外,西方和港台的以流行歌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化也都悄然渗透进来。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河殇》现象,一些人以挖祖坟、骂祖宗为荣,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传统道德说得一无是处,说什么“亚细亚的太阳陨落了”,“中国只剩下四大发明这块遮羞布了”,并且预言“蓝色文明终将战胜黄色文明”等等。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西方思潮热”、“文化比较热”与“河殇热”,中学生中出现了“追星族”。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各地的有识之士和德育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抵制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纵观中国历史,每当社会稳定、太平盛世之时“尊孔”,每当社会动荡、剧烈变革之时则“反孔”,这确乎是一个历史规律。例如: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火四起,孔子虽周游列国,“说其仁,美其义”,但终不能得志;而汉初“文景之治”之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汉武帝为了巩固封建大一统,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奉为正统,定为一尊。再如: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鼓角争鸣,曹操求贤“勿拘品行”,只要有治军用兵之策,那怕有“偷金盗嫂”之劣迹,也委以重任;而唐代“贞观之治”之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太平,唐太宗则广招天下贤士,崇尚道德,儒道释并用。再如: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分裂,连年混战,至使伦常破损,道德败坏;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则提倡重整伦理纲常,重视道德名教,于是才有了理学的兴起。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前,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运而生了。

(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发展经济是当今中国的一大主题。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正效应,即积极作用;又有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负效应,即消极作用。正效应表现为,市场经济摆脱了行政干预,企业有了自主权,产生了活力,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市场经济尊重价值规律,鼓励竞争,增加了动力,有利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疑是有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它的负效应,市场经济主要是受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必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注意宏观调控。这是从经济角度来讲的。如果从社会进步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来看,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则更加明显。它容易诱发人们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甚至产生拜金主义;它容易把等价交换原则引入社会生活其它领域,产生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容易使人们采取不正当手段去“竞争”,至使社会道德滑坡,犯罪增多。

近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商品生产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现象,文化生活中的黄、毒、赌泛滥现象,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相当多的学生厌学逃学,甚至弃学经商;有的学生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想,代同学抄笔记、为小同学搬桌椅也要钱:有的学生染上了偷窃的恶习,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度上升,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