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10952000000020

第20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的其他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与学校的一般德育在过程、规律和特点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如果游离学校德育工作孤立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或者机械的按德育一般的规律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忽视它自身的特点,都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与目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包括学校组织教育,教育者实施教育,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的概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概念的界定,必须从德育过程的大概念中探求。

德育过程概念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联系两者形成教育关系的中介体。这三部分也应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概念的基础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是教育机构按社会要求,组织教育者以中华民族古代传统美德、革命传统美德、当代英模美德为教育内容,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方法,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其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中介体,它包括在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制约下的德育内容及德育内容的教育手段、途径、形式的方法。改善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效果,其关键就是要优化德育中介体。优化德育中介体,就是使教育者的德育目标及德育活动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及道德习惯,使受教育者在原有的思想道德基础上向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水平上转化。

德育过程是为完成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活动。它区别于环境对人的自发影响。优化的德育中介体突出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充分利用环境对人思想品德形成的积极影响,减少或消除其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目的。

德育过程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优化的德育中介体,就是要使教育过程更符合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依据其形成和发展规律实施德育。优化的德育中介体有利于施教和受教,思想品德旧质向新质的转化;它有利于突出德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利用环境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有利于教育过程依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来进行,提高德育效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组织教育过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织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完善和解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运行中的三个机制的问题,即:启动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

(一)启动机制

所谓启动机制是指在实施教育前的舆论宣传、组建机构及其运行的有序性、合理性、科学性。

1舆论宣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德育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对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对实施这种教育有些人还有顾虑,甚至有错误的认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纠正错误认识,打消不必要的顾虑。

首先要科学地认识传统道德与品德。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分辨善与恶的尺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往往是有阶级性的,它是阶级社会经济地位与利益的反映。因此,道德有明显的历史性和强烈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都有两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一个民族由于有共同文化渊源,道德的某些方面又有共同的民族性。

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它固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决定,但它一旦产生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继承和发展。

由于道德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相对独立性,每个民族的道德都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也都有社会形态虽改变而其道德被继承和发展的现象存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对中华民族古代、近代道德进行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批判继承优秀民族传统道德的教育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以在我们民族优秀道德制约下体现在先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德为教材,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的活动,培养新一代人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是以传统优秀道德为教育的起始点,以养成社会主义道德为教育目标,它的起止都是以体现在个体身上的道德为对象,而不是单纯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因此,我们必须弄清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道德与品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说它们有联系,因为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个人品德的发生与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决不能把个人品德看成是一种抽象的、永恒的本性。说它们有区别,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亡、个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而作为个体现象的品德,其存在的形式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有许多人类的共性。正是这一点,是人类优秀道德品质批判继承发展的基础。明确区分道德与品德的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支撑点,也是实践的起始点。正确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先导,在弄清传统道德与品德理论的前提下,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才是清醒、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

还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现实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克服“多余论”、“无用论”、“替代论”、“危险论”等错误认识,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德育活动中来。

2机构组建

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首先必须有相应机构,组建专业队伍,以利这项工作的开展。

(1)组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校长任组长,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小学的大队辅导员)任副组长,政治教师或思品课教师、教研组长任成员,组成领导小组。其任务是:统筹规划学校的德育活动,组织实施,检查运行情况,评价教育效果,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典型实践方案设计、活动指导等。

(2)组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队伍。这支队伍包括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教师是这支队伍的基本成员。任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之渠道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组织专题班、团(队)会及文艺演出、书画展等。校外队伍可以与家长学校(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联网,增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和活动。

从一些实验学校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队伍的组建,不必增加人员,在原德育队伍基础上,增加德育任务,培训技能,增强责任感,即可把队伍组建起来。

3启动运行

舆论宣传、机构组建是运行前的启动工作,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即可进入运行阶段。运行中应注意:(1)先点后面,点面结合。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之初,不宜把面搞得过宽,应搞些试点校或试点班。点上试验,面上铺开,以便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使这项工作运行有序化、科学化。

(2)各有侧重,形成特色。对试点校、班不要提出划一的要求,应结合自己校(班)情,选择专题,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自己的活动,形成自己的校风、学风、教风的特色。

(3)理清思路,有序运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德育结合,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要与教学结合,深挖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之渠道作用,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班会、团(队)会、各种活动相结合,使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形式丰富多彩;与家庭教百、社会教育相结合,扩大教育渠道,巩固校内教育成果,书本材料与社会德育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德育资源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增强这项教育的现实感;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深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训练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通过这些结合,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整体中,与教学、活动同步开展,进入正常。有序运行。

(二)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保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正常运行的有关计划、制度、管理措施及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与排除。

1制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方案或计划,内容包括,目的意义、目标要求、活动安排(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组织机构、管理措施等。目标要求应清晰明确,活动安排要有可操做性,便于施教者掌握。

2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制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在已有的其他规章制度中增加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求的条款。不管是哪种形式,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份内之事,不是额外负担。班主任必须把这项内容纳入班级工作、班集体建设中;任课教师必须利用课堂教学之渠道进行渗透;全体教师、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为受教育者树立传统美德的效仿榜样。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进课堂,上课程表,使其制度化。即有固定的课时,排在课堂表内,成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

(3)检查、评估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要把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作为管理和验收教育教学一项内容,去考核评价一个教师或一所学校。

3加强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可分两种形式:一是随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评估作为一项内容同时进行;二是组织专项的检查、评估。这种专项检查、评估不能为前种形式所取代,但又不能搞的太频繁,以每学期搞一次为宜。

4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组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研讨及经验交流会。学校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力量,组织专兼职教师进行理论研究、经验总结,以这支骨干力量去带动广大教师。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论升华、认真总结,每年召开一次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会。

(三)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采取鼓励措施,激发教育工作者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热情和劲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通过这些鼓励措施使教师实现劳动价值的心理体验和满足,产生工作驱动力。

首先,学校要摆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德育中的位置,认定这项工作的价值。领导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者的工作会产生导向作用,能激励产生参与的强烈欲望。

其次,对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工作者工作态度,教育成果要给予充分肯定,满足他们实现劳动价值的心理需求。积极性源于动机,动机产生于需求。教育者这种心理需求是产生参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动力。领导者必须通过不断的思想工作、评价、表奖来强化这种动力,激励参与的积极性。

再次,健全激励机制。①思想政治工作。其核心是尊重、信任教师,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心理需求和水平。②考核工作。确定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工作评价目标体系,制订相应考核工作制度。③表奖工作。除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综合考核之外,还要设立该项工作专项奖。完善的考核、科学的评价、公正的表奖,是健全的激励机制三个重要环节。

组织教育过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整体形态运行的有序过程,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实施行为。这个过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目标来说,是条件过程,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心理过程,才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内因过程,是个体心理矛盾运动的行为。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并紧紧抓住这后一个过程。

三、接受教育过程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被人们所认识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制约和决定着人的道德品质发展的趋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使受教育者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受教育者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也必然受到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的制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品质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基本成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就是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不断产生、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矛盾运动过程。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就是在外界条件过程作用下,把教育内容不断内化为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并在反复实践中形成道德习惯的接受教育的过程。弄清并把握知、情、意、行的内涵、作用及相互间关系,对受教者主动接受教育,提高德育效果,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知、情、意、行的概念

知,是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鉴别和评价,包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概念、道德命题等常识的掌握。

情,指的是道德情感,是人们对道德现象、道德规范的爱憎、好恶态度,是人们对道德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无论是对个人自身的行为作道德判断时,还是对他人的道德行为作判断时,都会出现与这些判断有关的感情。它是人们在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在外部转化为道德行动时的中介环节。

意,指的是道德意志,是人们克服内部与外部障碍为实现一定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的是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推动下产生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所作出的反映,是衡量人们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

(二)知、情、意、行的关系

构成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行四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不是四要素的堆积,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