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10952000000014

第14章 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依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即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为材料,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不可能全部拿来传授给中小学生。只能从中概括、提炼出适合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那么,确定适合对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教育内容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教育内容总是从不同方面去反映政治经济的要求。所以,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其科学依据要从多方面寻找。

一般来讲,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依据,有以下几方面:(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挖掘、筛选、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的理论依据。

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含有复杂的内容,其中既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道德,也有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例如三纲、五常。三纲否定的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独立人格,应该加以批判。而五常的情况却是比较复杂,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然而,由于对以孔子为源头的儒家思想文化态度存在极左思潮,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反传统为时髦”,对孔子全面打倒、全面批判、全面否定,将中国5000年的包括传统美德在内的文化传统,统统抛进了历史垃圾堆。在这股极左的文化政策影响下,长期以来不分精华糟粕,一概排斥、否定,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没有得到正确地继承与弘扬。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文中曾指出:“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也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这场灾难。

邓小平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反复和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强调:“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江泽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核心,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态度、方法,不仅是判断传统道德是精华与糟粕的理论依据,也是区别、确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基本标准。具体讲,有5条:一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必须有利于改革开放;三是必须有利于解放、提高生产力;四是必须有利于提高人类伦理道德水平;五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符合上属标准,凡属人类共同道德,不论古今中外,都应批判继承、改造发展、立足本代、为我所用。

(二)依据国家现行对中小学生所规定的德育任务与目标。即国家现行对中小学生规定的德育目标及任务是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政策依据。

根据新时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要求,学校德育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讲,即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教育。

所谓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就是教育儿童深刻理解、自觉遵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实施新时期学校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所应达到的这些目标要求,必须依据新时期德育任务与目标,去挖掘、整理、选择适合中小学生需要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美德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时代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其成长规律。即学生各学段年龄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是选择、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科学依据。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过程中诸种教育要素之间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规律有若干条,这里主要指人的社会化规律和中小学生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婴儿和幼儿,开始认识身边的人和物,最初接触的是社会关系中最简单的家庭关系;童年和少年,读书求知,从家庭走向学校,接触的社会关系,由原来的亲子关系,扩大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时不同程度地接触其他社会关系。青年时期,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接触到的地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的次数不断增多。一般来说,教育过程是与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同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养成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良好习惯。因此,在确立、选择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时候,不仅应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且在各学段层次程度要求上亦应注意与学生依次接触的社会关系相对应。即遵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近的教育规律。只有如此,传统美德教育才能实现现代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四)依据一定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学生实际。即一定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学生思想实际,是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客观依据。

各个时期,国内外的形势不同,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也有所变化,德育的内容应与之相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也会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所以,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应从社会现实的新形势新任务实际出发,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由于市场经济负效应出现了消极影响问题。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商品生产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现象,文化生活中的黄毒泛滥现象,严重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有相当多的学生厌学逃学,甚至弃学经商;有的学生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想;甚至有的学生染上了偷窃的恶习。这些情况说明,对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内容十分丰富,为义利观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材料。其中的儒家为代表的义利观在价值取向上主张“义以为上”“义然后取”“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等观点,对今天的义利观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见利思义”就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德目。还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是经济生活中一个运行的原则,可是在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权钱交易”,职业生活中出现了行业不正之风,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互利互惠”等现象,这对青少年学生思想侵蚀很大,使之奉献精神出现滑坡、弱化。针对这种情况,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就应当多选择一些“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等反映奉献精神的内容,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得到弘扬光大。

综上分析论述,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基本依据有理论依据、政策依据、科学依据、客观依据。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作用不同,因而确定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稳定的和可变的两部分。一般说来,根据德育任务和学生年龄特点所确定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根据形势和不同时期学生思想实际所确定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