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10952000000012

第12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继承(2)

由此可见道德批判与继承的规律性,是阶级道德形态→社会公德形态→道德文化形态。作为对立的阶级道德是难以直接产生继承关系的,但由阶级道德斗争的历史中所形成的社会公德与道德文化则是道德批判与继承的主要形式。

二、如何把握传统美德教育中的批判继承规律我们研究道德的批判与继承是怎样实现的。对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究竟有什么实践意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在传统美德教育中,把握批判与继承的规律,使其科学化,取得实际效果。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用直观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对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古代道德故事越形象,就越显示出古代道德的阶级性的原始形态,故事要忠于历史事实,要有具体阶级地位、政治面貌的人和事,就不可能不携带某些剥削阶级的没落的道德观念和有历史局限性的落后的道德观。尽管教育者可以进行选择,但由于形象性强、细节突出、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依然会渗透其间,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一细节,忠君思想就隐含其中。另外,形象性有多义性,甚至歧义性,加上含蓄、比喻等修辞方法,会在一个传统道德故事中产生多种理解,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所以,形象性传统美德教育在其方式中,如何减少不属于美德的因素,是批判与继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始道德故事不属于道德文化的形态。道德文化是一种抽象的、科学文化的道德思想,它只暗藏故事之中,而不显露于故事之外。对于缺乏理论思维能力的学生,并不会自发地获得传统的道德文化、特别是教育者如果缺少传统道德文化修养,就不会自觉的提示传统美德故事中的道德文化思想,这就降低批判继承传统美德的效果。这里所说的道德文化不是潜在的、意会的文化形态,而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给以具体的、通俗的道德文化的概括。

第一,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公德的立场上批判继承阶级道德,建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库”。要降低古代阶级道德中非传统美德的因素,就必须使个别的一人一事的阶级道德故事具有民族传统公德的共性。要以公德的共性限制阶级的个性,特别是限制统治阶级阶级没落的个性。这与创作或传播古代文学故事有不同的原则,不是阶级个性越突出越好,而是要受民族公德的检验。这个原则应适用于教材编写、教育活动及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教育中的再创作,这里不存在歪曲历史真实的问题。事实上,中华民族公德在久远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再创作,阶级个性已经受到限制。现在人们讲“颜氏家训”的故事,或者传说“岳飞爱国”的故事。已经不把他们视为达官贵族,他们已经在人们心中变成民族公德形象的代表人物。因此公德化的原则正是历史的真实。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民族公德,它应该具备什么标准?

第二,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形态上批判继承原始阶级道德,丰富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宝库。比如在《忠孝两全的岳飞》的这个故事中,岳飞个人的忠孝只是一种爱国主义的公德行为,而道德文化是指如何科学地解释忠与孝。显然,忠,不是忠君,不是膜拜权威,不再是等级顺从的旧阶级的道德含义了,应该是为祖国献身,心怀大众为忠。孝,也不是《孝经》中的原义了,那种“父殁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叫子死,子不敢不死”已在公德化的过程中废弃了,作为道德文化的“孝”,应解释为伦理义务。如果我们在编写、辅导《忠孝两全的岳飞》这一故事时,能以简明,通俗的语言进行道德文化的概括与提炼,其含义越科学、准确,符合实际,就会产生高层次的道德教育效果。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大量道德文化遗产,其中精华部分是进行道德文化提炼的借鉴。如“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德小而不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过则勿惮改”“择善而从”“无求备于一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志忍私,然后能为公”……这些具有科学道理的道德文化名言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瑰宝。

第三,要根据青少年德育最佳期,适时采用民族传统公德形态教育和道德文化形态教育。小学阶段,儿童期心理由在家顺父母,转为在校靠教师,多服从、依赖、善于行为模仿,是进行基本道德素质教育,进行道德行为训练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公德教育是主要的内容。形象化的教育形式有突出的效果。可以在兴趣、娱乐中加强其道德记忆,引导行为训练,以其纯洁的同情心、爱心,强化其对传统美德的情感,在其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民族美德的烙印。

中学时期的学生,自主自立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由盲目向稳定成熟时期迈进,个性初步萌发成型,参与意识增多,能够提出问题,进行评论,但很容易偏激,正是高层次的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简单的道德故事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是施用道德文化的教育的较好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步增加道德文化的深度。不仅如此,道德文化的教育效果还要与政治理论常识、社会发展规律知识等其它课程同步进行,才能取得道德文化教育的效果。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德行与文化相比,德行是做人的依据和根本,有了这个条件,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这也可以用来说明公德形态教育与道德文化形态教育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条件,打好了传统公德教育基础,道德文化教育才会顺利。

教材、参考资料的批判继承是关键的第一步,是一个基础工程。但也不等于批判与继承到此结束了。而辅导、组织、开展活动中的批判与继承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教育者与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人,他们都可以把民族公德和道德文化作个性化的解释。特别是公德的相对性和个人道德价值的差异,会产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异化现象。你认为诚实是对的,有的学生则认为,为了不让妈妈伤心,说谎是对的;你认为偷窃是不道德的,有的学生则认为,为了给父亲治病偷了别人的钱是可以的。因此,教师辅导、学生阅读过程,如果不能进行批判与继承,就会影响教育效果。

三、传统道德的筛选标准

民族传统公德和道德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决定其去与留的筛选标准。当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要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筛选民族传统道德,以丰富社会主义公德的宝库。但是,这样说未免过于笼统。1983年,在长春举行的关于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德育思想遗产的讨论中,对批判继承的原则曾归纳为三点:(1)求实性。即从历史遗产中占有第一手材料,进行实事求是地研究,反对随风附意。(2)人民性。即在历史上对人民有过好处的东西,都要以予历史地肯定。(3)科学性。以是否合理,反映一定规律性为选择标准。这三条对研究历史道德遗产是可行的,但对建立今天的民族传统“美德库”来说是不够的,如“人民性”一条,在历史上对人民有过好处的道德言论、事迹未必能进入今天的“美德库”。

对民族传统公德的选择要与当代的社会环境有适用性和实用性。传统美德教育是古为今用,不等于历史遗产研究,是直接用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服务的。传统美德不能与社会主义公德相矛盾,不能与经济改革而建立起来的新的道德观念相矛盾,只能有益无害。

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最突出的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比如“安乐死”,由于医疗技术发达,让久病无医疗价值的又濒临死亡的老人安静迅速的死去是科学的、可行的,但这与传统的“孝敬父母”的美德相矛盾。我国已出现第一例安乐死,经法院审判并无定罪。如何回答学生这方面的提问:如果说为了老人免受痛苦而早点死去这正是孝敬父母,恐怕传统美德中无此观念,只有救父母免于死亡才是美德。虽然眼下矛盾还不显著,但从历史发展看,这只能冲破传统道德观念,建立新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给传统道德带来了更大的冲击。由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态(马克思主义有过自然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产品经济形态的分析),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目的、分配方式等不同之外,存在着同一经济形态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任何商品生产都追求商品价值,都存在个人(资本主义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因此,竞争、战胜别人、优胜劣汰是必然规律,只要不触犯法律,就是正当行为。效益观念、时间观念、速度观念正在冲击着落后的重义轻利的重农轻商的传统道德,但也冲击着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天下为公的传统美德。因此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一方面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利于抵制商品经济中必然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金钱拜物教等观念,从道德伦理上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使下一代有对商品经济消极影响的免疫力。

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内容要适应当今社会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同时也存在净化社会环境,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工作。减少家庭、社会对学校道德的负作用。

民族传统公德要有公众承受性。公德,必有“公”,无公众的承诺不成公德。也就是要求传统公德是当前我国人民大众的正在履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公众,通过代代相传,最直接、最广泛地批判继承着民族的传统道德。现在流传,被大众承认的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积极成分是整理传统美德的参照系。只有这样,学校传统美德才能与社会道德舆论相协调,产生社会效应。

整理民族传统公德和民族的道德文化不仅是学校教育者的任务,也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一切关心民族道德优良传统的人们的共同任务。经过大家的努力工作,民族传统美德定会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