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杏林拾翠
10948600000030

第30章 中医院校的雏形——太医署

提起中医院校,人们总会认为是近代的事。如1914年黄墙朱首创私立中国医药学校,1916年浙江药业公司创办的浙江中医专门学校,1917年丁甘仁在上海创办中医专门学校,以至1930年章次公、陆渊雷等创办中国医学院等。解放后,1956年才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成立中医学院,此后,相继在许多省市都成立了中医学院。其实,我国类似中医院校楷模的机构,并不是从近代开始,而应追溯到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不过当时不叫中医院校,而叫“太医署”。

严格说来,唐“太医署”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机构。南北朝已有医学教育。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办了医学校,教授医学生,隋代更设“太医署”。但这些学校规模并不大,制度也尚未健全。只有到了唐代(公元624年)在隋代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太医署”,才了称具有现代中医院校规模的雏形。请看它那整套的医学教育的设施,与现代的中医院校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

第一是领导关系和人员编制: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设太医令、太医丞各二人进行全面领导;府二人,史四人、掌固四人,司总务;医监四人、医正八人领导业务,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管理配制药物;博士(主讲教师)四人,助教(辅导教师)二人,医师三十六人,医工一百四十四人,典药二人等。计师生员工共三百四十余人,其中学生有八十五人。

第二是学科设置: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其中最大的是医科。这四个科相当现在中医学院四个系。

太医署还设“药园”一所,占地三顷,招收一定。量的学生,学习药物的栽培、采集、炮制、使用等方面的知识,类似现在的中药系。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把针科、按摩科列为一个系,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创举。

第三是课程设置:学员先要学习一段基础课,然后分专业课,并进行临床实习。以医科为例:公共基础课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基础理论。这些基础课要求达到“读《本草》者即令识药形而知药性;读《明堂》者即令检图识其孔穴;读《脉诀》者即令递相诊候,使知四时浮、沉、涩、滑之状;读《素问》、《黄帝针经》、《甲乙经》皆使精熟”。然后,分专业学习五个专科,即体疗科(内科)、少小科(儿科)、疮肿科(外科)、耳目口齿科(五官科)、角法科(针灸兼拔火罐科)。

第四是修业年限: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分别规定修业年限的长短。如以上五种专业中,体疗科的学习时间最长,为七年,少小科和疮肿科各为五年,耳目口齿科为四年,角法科为三年。

第五是考试和定职称制度:学生入学都要经过考试,“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之法”。学生在学期间,实行月、季、年定期考试。每月一小考,由博士进行;每三个月一中考,由“太医署”负责人太医令和太医丞主持进行;每年一大考,由“太医署”上级部门“太常寺”的负责人太常丞主持进行,考后评核成绩。凡“业术过于见(现)任官者”,即达到或超过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就给予毕业,有正式看病的资格。至于定职称,首要是看他临床的实际能力而进行考核。其标准是根据治愈病人多少而定其成绩优劣,分别授以医师、医正、医工等职称。凡成绩低劣,延长至九年,仍不及格者,“退从本色”,即令其退学。

在这样一所堂堂的高等医学府中,也有一些较有名的医家从事中医教育事业工作。如曾为医博士的名医李洞元;著有《本草音义》和《古今录验方》的甄立言;曾任太常丞御史大夫以及医工的赵卿等。这几个人的事迹都被收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里。

由此可见,唐代“太医署”不愧为我国最早并较完善的中医院校的雏形。虽然它不能与今日的中医院校相媲美,但在距今一千多年前,有如此多的系和专业,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完善健全的制度,岂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它虽然不及印度太克西拉医学校办得早,但与欧洲著名的医学校——萨勒诺相比,却早了二百多年。这是我国中医教育史的明珠,中医工作者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