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的妈妈下班回家,看见小强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没有学习,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去就把电视机关了。小强全神贯注看得入了神,突然眼前白光闪过,没了声影。于是他从沙发里跳了起来,抢上前去,又把电视机打开了,眼珠呆滞地盯着电视屏幕,脸上的表情随剧情变化着,丝毫没有注意妈妈愤怒的表情。“我对你说了多少次,放学回来先写作业,你就知道看电视!”妈妈一下又把电视机关上了。“干什么?”小强又一次跳起来,打开电视。妈妈提高嗓门:“关了!我说你呢!你听见没有?”小强不理。妈妈急了,又走过来“啪”地把电视机关了。小强一个箭步冲过去,打开电视机,嘴里应付着妈妈:“知道!知道!”“知道你还看,学习去!”妈妈说着又一次要关电视。小强的屁股还没坐进沙发,就弹了起来,冲到电视机前用身体挡住了电视。妈妈毫不示弱,一把把小强拉开,伸手关了电视机,并挡在电视机前。小强对妈妈叫着:“您干什么?我就看一会儿,看完了再关!”边说边伸手推着妈妈的身体,想让妈妈让开。妈妈毫不示弱,严严实实地挡在电视机前:“不行!就不让你看!”小强真的急了,眼泪在眼圈里转,手并没有停下来,找机会往电视机前伸,要开电视,还在说着:“我看看,看看怎么了?”妈妈左右晃动着身体,拦着小强的手,就是不让小强碰到电视机开关,嘴里不停地说着:“不学习就不让你看!”小强几番“斗争”失败后,一下坐在沙发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号啕大哭起来。妈妈看小强哭了,还是没有示弱,强硬地说道:“去!学习去!你是学生,不学习,就知道看电视。”小强带着哭音固执地说:“不去!就不去!就不学习!不让看完电视,就不学习!”妈妈看着小强,没了主意,心想,我得吓唬吓唬他:“去不去?不去我可打你了!”小强咧着嘴继续哭着:“打死我,我也不去。你打吧!打吧!”小强的妈妈无计可施。
孩子看电视会成为问题吗?
看电视时间过长,影响了身体健康,挤用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便成为问题。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好看,孩子们也被吸引了。当家长看到孩子们坐在沙发里面,眼睛像被磁石牢牢地吸引在电视上时,家长的心就开始发紧,心想:“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这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一概而论,更不要下一道禁令,把孩子看电视的权利彻底扼杀掉。
妈妈干活的时候常常让小蒙自己打开电视一个人收看,因为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会拴住孩子的注意力,开始是十来分钟,后来是半小时甚至两三个小时。活泼好动的小蒙果然安静了下来,渐渐地电视机成了妈妈不可或缺的“保姆”。后来小蒙渐渐地变了,由活泼变得“怕生”起来,见到熟人不愿打招呼,总躲躲闪闪的,看到商店里的东西总揪着要买,脾气渐渐地变大了,有点出格……
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孩子们长时间看电视的原因各种各样,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我们还发现,即使造成孩子们看电视的原因相同,因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方法实施的软硬程度也要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家长不能控制,影响身心健康的看电视行为,提出一些教育方法供家长参考和借鉴。
孩子看电视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改变这样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小学低年级使用赞许鼓励法。类似小强这种情况,上学后如果抓住每个“变化”的机会帮助他成长,会使他主动放弃看电视,或少看电视。什么是变化的契机呢?比如,孩子的身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学校的小学生时,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在这时抓住教育孩子的机会,隆重地向孩子道贺。比如,利用每个学期的第一天、第一次取得好成绩、第一批加入少年先锋队、第一次的奖状、结交第一个好朋友、学完第一本书等等机会,提醒孩子:你长大了。鼓励孩子做从来没做过的事情,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孩子感悟自己的成长。这样孩子做事情信心十足,注意力集中,每天在快乐中,会比较容易听大人的话,少看电视或不看电视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孩子容易三分钟热度,或者说话不算数。家长不要以为孩子从此就变得很不自觉。家长要重新找机会提醒孩子。可以这样说:“我们家的好学生,马上要去做作业了,是不是?”或者说:“今天在学校表现得非常好,在家也表现得很好,让我看看你是怎样表现的?”学习时间要事先约定,到时候就说:“好,现在我们做作业,不看电视了,这是我们的约定。”提出要求前,要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好孩子,再提要求时,孩子容易接受。当孩子犹豫时,家长要坚决、果断。
大部分孩子可使用限制时间法。我们相信孩子们心里有做事情对错的尺度。长时间看电视,孩子自己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特点,态度温和地与他们设计一个看电视的方案。注意:要事先启发孩子,让他从心里认可,自己长时间看电视是不好的,再讨论看电视的方案就比较容易了。千万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目的是彻底不让他看电视,那样孩子就不会配合了。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孩子不长时间看电视,不影响学习,不影响健康。有了方案,执行是关键。严格执行的同时,还要灵活机动。孩子按照计划看完电视,到了时间还不愿意关,我们要马上采取行动,要求孩子关电视。关掉电视后,我们不要回头看孩子,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不高兴,可以装作没看见;如果孩子坐着不动,不要马上督促他,等一会儿,再语气平和地督促孩子,不要严厉,否则本来就不高兴的孩子会马上把火气发出来。如果孩子反应强烈,丝毫不理会昨天的承诺。这时候,我们不要马上上前,等几分钟后,看看他是否可以安静下来。安静下来了,就可以不予理睬;如果孩子不干,哭着喊着要看电视,场面不可收拾,这时可以耐心地和孩子讲条件。具体的内容有:今天再看多长时间?是不是要修改计划?看完电视做什么?看完马上关电视可不可以?说话不算数怎么办?如何惩罚?一定要想方设法让现在的“妥协”换回明天的进步!这也是缓兵之计,目的是避免明天发生同样的事情。如果孩子因为关了电视而大吵大闹,哄他也安静不下来,拒绝讲条件。我们要发出提醒:“你闹够了可以去吃饭,但决不能看电视,否则明天我把电视机搬走。”然后家长应该马上离开,做自己的事情去,对他置之不理就可以了。只要他看电视了,第二天就把电视搬走。然后用其他方式试探孩子,证明他会很好地配合您后,再把电视搬回来。千万不要打孩子。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需要给孩子保留每天看一些电视的时间,供孩子消遣、放松。家里买一份电视报,我们和孩子一起进行筛选,把要看的节目在报纸上画出来,选择好合适时间。我们在必要的问题上也要严格把关,也要事先约定好惩罚措施。我们答应孩子的,要遵照执行。孩子违反约定的,也要严格执行。如果天天都有精彩的节目,时间都很晚怎么办?我们必须第一次就坚定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