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053

第53章 细菌性食物中毒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夏季,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正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同时,当气候炎热时,人们常常因食欲下降、睡眠不足、出汗过多等原因,机体防御功能明显下降。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概括起来,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可有以下几方面。

(1)食品的原料变质: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容易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如果采用变质的鱼、肉、蛋、奶等原料做食品,加热处理又不透熟,如采用爆火熘、炒,部分病菌没有被杀灭,这样的食物就容易引起中毒。

(2)食物加热不彻底:当加工整鸡、整鸭,或大块酱肉时,因荤食导热性差,如果加热时间短,肉食中心部位可能不熟,中心部位的细菌也就杀不死。例如,一块2千克重的肉煮1小时后,中心部位温度只有50℃,细菌还活着。这种中心部位没有熟透的食品,就极易变质,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3)食物存放时间过长:即使在冰箱内保存,也难防止细菌的污染及繁殖。

(4)生熟食品不分:生食品上常常带有大量细菌,生熟器具不分,就会造成熟食的被细菌污染。当细菌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中毒。

(5)生吃食物:水产品本身就带有大量细菌,如果开水泡一下就吃,往往内部的细菌还活着,凉拌菜或因清洗不净,或因加工中污染,容易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