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双耳患病者占10%~50%。
(1)病因: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机械性阻塞、内淋巴吸收障碍、代谢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末梢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发病极少。
(2)临床症状:①眩晕。突发性旋转性眩晕,一般多在睡眠中发作以致突然惊醒,闭眼时也有自身旋转感;睁眼时则有周围物体旋转感,常伴有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一般不会发生昏厥。②耳鸣。眩晕发作前多有单侧耳鸣,每次发病则耳鸣加重。患病初期,耳鸣可随眩晕消失,反复发作后可遗留持续耳鸣。③耳聋。早期不觉耳聋,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一般为单侧,偶为双侧性。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在间歇期好转,呈波动性的听力损害,严重时可无波动,听力损害的总趋势常随发作的次数每况愈下。发作次数越多,听力下降越明显,随眩晕反复发作,耳聋持续加重且不易恢复,甚至最终会造成一侧或双侧听力完全消失。④其他症状。眩晕发作期,部分患者有侧头部或耳内有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者耳朵周围有灼热感;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可见到快慢相间的不自主颤动。
(3)临床检查
①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可了解听力是否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早期多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轻度上升型。多次发作后,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纯音测听还可以动态观察患者听力连续改变的情况。耳蜗电图:该检查可客观了解膜迷路中是否存在积水。-SP/AP振幅比值>0.37具有诊断意义,可间接表明有膜迷路积水存在。耳声发射:可首先反映早期梅尼埃病患者的耳蜗功能状况,当本病早期纯音测听未发现异常时,TEOAE可减弱或引不出。
②眼震电图。发作高潮期,可见自发性眼震,可观察到或用眼震电图记录到节律整齐、强度不同、初向患侧继而转向健侧的水平性自发眼震和位置性眼震,在恢复期眼震转向健侧。间歇期自发性眼震及各种诱发实验结果可能正常。
③甘油实验。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膜迷路积水。因甘油渗透压高,且分子直径小于细胞质浆膜小孔直径,可弥散到内耳边缘细胞,增加了细胞内渗透压,使内淋巴液中的水分经细胞通路进入血管纹的血管中,达到减压作用。
④前庭功能实验。冷热试验:早期患侧前庭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多次发作后可出现健侧的优势偏向,晚期出现半规管轻瘫或功能丧失。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可出现振幅、阈值异常。Hennebert征:镫骨足板与膨胀的球囊粘连时,增减外耳道气压时可诱发眩晕与眼震。梅尼埃病患者Henenbert征可出现阳性。
⑤影像学检查。颞骨CT检查可显示前庭水管狭窄。特殊造影下的内耳膜迷路MRI可显示部分患者内淋巴管变细。
(4)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有关治疗方法。
①西药治疗。如眩晕症状较轻,尚能口服药物,可选用地西泮(安定)、乘晕宁、烟酸片及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如眩晕症状严重,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可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亦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缓缓静脉滴注。同时配合维生素类注射液肌内注射,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②中药治疗。根据症状及脉象辨证施治,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半夏天麻丸、健脾丸、陈半六君丸、天麻丸、养血舒肝丸等中成药。
③物理疗法。拔罐法:头颈部:取耳门、风池穴。背部:取肝俞、脾俞、肾俞穴。腹部:取中脘、关元穴。上肢:取内关、神门、合谷穴。下肢:取足三里、丰隆、行间、侠溪、太溪穴。刮痧法:刮百会、风池、天柱穴;挤太阴穴;点揉侠溪、三阴交、大敦、涌泉穴。按摩法: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肩井、脑空、听宫、听会、翳风等。肝阳上亢者,加按揉肝俞、肾俞、行间、太溪穴;痰浊中阻者,加掐内关、丰隆穴,点揉膈俞、心俞、厥阴俞穴;气血亏虚者,加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穴,提拿三阳经穴。
④食疗法
●胡桃栗子糕:取胡桃、栗子各适量,去壳取肉,捣碎后加糖拌匀,早晚食用。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养胃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扰型眩晕。
●橘砂槟榔散:取橘皮、砂仁各6克,炒干;炒槟榔12克,同研末,用水冲服。饭后饮。具有行气健脾,化湿止呕,行气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扰型眩晕。
●葡萄芹菜饮:取葡萄、芹菜各适量,洗净、榨汁,每次30毫升,每天2~3次,连服5~6天。具有补气血,利小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髓海不足型眩晕。
●首乌大枣粥:何首乌50克,大枣4枚,粳米60克。共煮粥,每日1次,连服数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补益脾胃的功效。适用于痰浊中阻型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