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210

第210章 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老年人相对较多,而且女性多于男性。

(1)病因: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又称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病常因眼的解剖因素,如前房浅、房角发育异常、某些疾病在眼部出现并发症等,阻碍房水排出;或是在黑暗中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疲劳、用眼失当等的诱发,使眼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视力损伤、眼球胀痛、头痛等导致本病的发生。

(2)临床表现:眼压升高,眼球紧硬如石,瞳孔散大并带有绿色外观,眼部充血,房水浑浊。部分患者出现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三联征,即虹膜扇形萎缩,角膜后壁和晶状体前囊色素沉着,晶状体前囊下出现灰白色点状、条状和斑块状浑浊,称为青光眼斑。

(3)临床检查: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毫米汞柱)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毫米汞柱)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毫米汞柱)也为病理性眼压,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视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视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

(4)治疗

①西医治疗。一般用缩瞳药、碳酸酐酶抑制药或高渗脱水药。眼痛剧烈时,可注射镇痛药。眼压下降时及时采取手术。

②中药治疗。根据症状及脉象辨证论治。可用丹栀逍遥散和左金丸、知柏地黄丸等。

③刮痧疗法。刮风池、肝俞、胆俞穴;刮痧后点揉攒竹、瞳子髎、四白、合谷穴。

④食疗法

●莲实粳米粥:取嫩莲实15克,去皮、心,切成细丝,入锅加水适量煮至将熟,然后再将粳米60克洗净,入锅同煮,即可食用。具有滋阴润肺、健脾和胃的功效。

●芝麻豆奶饮:黑芝麻20克,炒黄,研成细末,与豆奶搅匀,加蜂蜜后即可饮服。具有补肝肾、益精气、生津润肠的功效。

●大枣桂圆饮:取大枣10个,桂圆10个,均去核,入锅加水适量煎汁,代茶饮。具有补脾养血、益精安神、滋阴养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