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95

第195章 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盆腔炎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90%以上患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

(1)病因:①急性盆腔炎。感染各种病菌,盆腔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各种化脓菌,常见的有厌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多为混合感染。感染途径分为外来感染源和自体感染源,如产后、流产后感染;未经严格消毒进行宫腔操作,如刮宫、输卵管通液、宫颈疾病治疗、产科手术、放置节育器等。感染病菌以后,可通过上行性蔓延、血行性播散、淋巴系统蔓延和直接蔓延等途径,形成盆腔炎症。②慢性盆腔炎。大多继发于急性盆腔炎,因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而致。或患者体质较差,病原菌毒力较弱,无急性症状,也无治疗而初起即为慢性,是妇科常见病。本病病情较顽固,不易彻底治愈,易反复急性发作。

(2)临床症状:①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高热,寒战,下腹剧痛,腹胀,痛感向大腿发散,有腹膜刺激症状,伴有尿频、排尿困难、大便坠感、呈急性病容、烦躁口干、舌红苔黄腻、白带增多呈脓性、有臭味。如有脓肿形成,若脓肿位于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脓肿位于后方可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泻和排便困难等。出现脓毒血症时,常伴有其他部位脓肿病灶。②慢性盆腔炎。一般有程度不同、时轻时重的下腹疼痛,或有下腹坠胀与牵扯感,每于月经前、劳累或性交后加重,少数患者可伴有尿频、大便坠胀、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

(3)临床检查:①妇科检查。宫颈充血,白带多呈脓样。宫颈有举痛,子宫有压痛,宫组织增生,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并有压痛及粘连。亦可形成盆腔脓肿,子宫直肠凹处饱满,有触痛及波动感。急性盆腔炎体温常在39℃~40℃,心率快,可有血压下降。腹肌紧张,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有的病例可触及肿块或叩诊有移动性浊音。②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取病变部位分泌物或脓液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③B超检查。可见输卵管肿大或子宫直肠窝有液暗区。

(3)治疗

①西药治疗

●急性盆腔炎,应控制感染,选用青霉素、链霉素,肌内注射。也可口服磺胺类广谱抗菌药。感染重者,可用地塞米松20毫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病情改善后改口服泼尼松。

●慢性盆腔炎,对于下腹痛较重及妇科检查盆腔炎症明显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配合灭滴灵,于月经净后,静脉滴注,1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②中药治疗。根据症状及脉象辨证论治。理气活血,可选用妇宝冲剂、女金丸、七制香附丸、当归丸等;清热利湿,可选用妇科分清丸或白带丸、妇科千金片、金鸡冲剂。

③验方治疗。黄连30克,黄芩90克,大黄100克。共研细末,蜜调或水煮,热敷下腹部。适用于急性盆腔炎、炎症浸润期者。或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9克,木通6克,大黄4.5克,白鸡冠花12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还可用丹参20克,赤芍、延胡索各12克,木香10克,夏枯草、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每日2次,15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④拔罐疗法。背部:取肾俞、八髎穴。腹部:取中极、归来、子宫穴。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穴。

⑤刮痧疗法。足部反射区有6个基本反射区;重点刮拭子宫、尿道、下腹部、骶椎、腹股沟反射区。背部:取肾俞至膀胱俞穴。腹部:取气海、气冲、归来穴。下肢:取三阴交、太溪、照海、太冲穴。

⑥按摩疗法。取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肾俞、次髎、大肠俞穴。

⑦食疗法

●白果豆浆饮:取白果10个,去壳捣烂,加豆浆1碗共煮,每日1次。具有收敛、健脾、利水的功效。适用于盆腔炎患者。

●白果蛋:鸡蛋打一个孔,将2个白果肉切碎,塞入蛋内,蒸熟服,早、晚各1次,连服7天。具有收敛除湿、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功效。适用于盆腔炎患者。

●猪肚扁豆:扁豆100克,纳入一猪肚内,炖食,常用。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盆腔炎患者。

⑧运动疗法。可进行散步、做健身操、做瑜伽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