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94

第194章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实质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子宫肌瘤的恶变(即肉瘤变)率很低,为0.4%~0.8%。子宫肌瘤根据生长部位分为3种类型: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1)病因: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中枢神经活动也起重要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肌瘤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主要机制是卵泡期雌激素上调了子宫平滑肌上的雌、孕激素受体,随后孕激素在黄体期促进肌瘤的有丝分裂活动,从而刺激了肌瘤的生长。

(2)临床症状:①月经异常。常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较大的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常见。如黏膜下肌瘤发生坏死,感染与溃疡,还可伴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或脓血样分泌物。②下腹包块。肌瘤长至拳头大小时,患者常可于下腹扪及实质性肿块。③疼痛。半数患者有经期腹痛,如浆膜下肌瘤发生瘤蒂扭转或肌瘤发生红色性变,均可引起腹部剧痛,肌瘤红色性变可伴有恶心、呕吐、体温上升及白细胞增多。④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可压迫临近器官,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压迫尿道可致尿潴留,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等。⑤不孕。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长部位妨碍孕卵着床或影响精子的通行,还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3)检查治疗:①妇科检查。触诊:下腹可扪及实质性、结节性可活动的肿块,多无压痛。双合诊扪及子宫增大、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或可扪及与子宫相连凸出的肿块。②B超。根据子宫回声图像,可显示子宫大小,宫内情况,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等。③宫腔探测或诊刮。可了解宫腔深度及形态。④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显示子宫大小、宫腔形态及肌瘤附着部位。⑤内镜检查。宫腔镜可窥视腔内的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可直视子宫外形及肌瘤情况。

(4)药物治疗:以短期治疗为主,主要适用于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用药以纠正贫血、缩小子宫体积,避免术中出血及减少手术困难;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孕10周大小,症状轻的;因其他并发症有手术禁忌证者。因药物均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应用,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等。

(5)手术治疗:手术仍是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