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91

第191章 痛风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人体内的尿酸是由一种叫做“嘌呤”的分子经分解后产生的,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在正常的情况下,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可以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但是,在病理性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人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时,体内的血尿酸便会异常增高,超过正常值的范围,过多的尿酸盐就会蓄积在体内,时间长了就会沉积于关节、软骨、滑膜及肾脏等组织内,引起局部的刺激,最终会引起关节炎、肾损害、尿路结石等。

(1)病因:痛风虽然不是因大吃大喝导致,不过放纵饮食也会引起痛风的频繁发作。原发性痛风:病因少数由于酶的缺陷引起,大多原因不明,为遗传性疾病。继发性痛风:可由某些恶性肿瘤,肾脏病及血液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2)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周身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

(3)检查:①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血、尿酸增多,滑囊液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X线片、肾盂造影可助诊断。②血尿酸增高。男性>0.38毫摩/升;女性更年期以前>0.31毫摩/升,更年期后同男性。③关节腔液镜检。可见尿酸盐针状结晶。

(4)治疗:①药物治疗。急性期:急性发作期,秋水仙碱对本病有特效。此外,尚可视病情选用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慢性期及间歇期:别嘌醇、丙磺舒等。②拔罐法。背部: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穴;上肢:肩髎、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穴;下肢:膝眼、阳陵泉、中封、昆仑、解溪、丘墟穴。③饮食疗法。食物选择:急性发作期禁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海产品、蘑菇、干豆类、芦笋、菠菜等;选用不含或少含嘌呤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精细谷类、蔬菜和水果。缓解期可吃含嘌呤稍多些的食物,如瘦肉、鱼、鸡等,最好水煮后去汤食用。食疗原则:应控制热能摄入,维持标准体重。蛋白质不宜过量,按每日0.8~1克/千克体重计算,减少脂肪进量,适当控制糖类,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类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增加液体摄入量,每日至少喝2升以上的水,保证足够的尿量,以利于尿酸排泄。④运动疗法。可进行慢跑、游泳、打球、做健身操、打太极拳、骑车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