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72

第172章 胃炎

胃炎是由各种不同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甚至胃壁的炎症。本病常见于成年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1)病因:①急性胃炎。主要病因有细菌和毒素的感染,理化因素的刺激,机体应激反应及全身疾病的影响等。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②慢性胃炎。长期进食或服用刺激性食物、药物。③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黏膜的保护功能低下及营养障碍,导致慢性炎症。④胆汁反流。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⑤免疫因素。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2)临床症状:①急性胃炎。因其病因不同,表现也各异,一般常见症状以恶心、呕吐和腹痛为主,另有便血。②慢性胃炎。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亦可为无规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疼痛。伴有食欲缺乏、恶心、腹胀及嗳气。③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上述症状外,可伴有疲乏、痞满、贫血、腹泻、舌炎、指甲脆弱、上腹部轻微压痛,消瘦、皮肤黏膜苍白及光滑舌等。

(3)临床检查:①急性胃炎常规检查。本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或弥漫分布于全胃。多数仅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常为原发病掩盖,多数患者可确定病因。胃部出血常见,有时可引起呕血和(或)黑粪。确诊有赖于纤维胃镜,可见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黏膜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损,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②慢性胃炎常规检查。依靠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组织可确诊。胃液分析、幽门螺杆菌检查、胃分泌功能测定、X线检查,有关抗体的检查可作为诊断本症的参考。

(4)治疗

①西医治疗

●急性胃炎对症治疗:腹痛者给予解痉药,如颠茄、溴丙胺太林。恶心呕吐者,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多潘立酮。

●急性胃炎抗菌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有严重细菌感染者,特别是伴有腹泻者,用抗菌治疗。选用药物有黄连素、氟哌酸、庆大霉素。

●急性胃炎止血治疗:急性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者属危重病症,可予冷盐水洗胃,或冷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洗胃(适用于血压平稳,休克纠正者)。保护胃黏膜可使用H2受体阻断药,如西咪替丁。通过胃镜直视下用电凝、激光、冷凝、喷洒药物等方法,迅速止血。对出血量较大者,适量输血。

●对症治疗:腹痛,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反酸、胃酸分泌较高者,可给予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剂;贫血,可给予口服铁剂,胃镜检查有胆汁反流者,可服胃复安。

●抗菌治疗:对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者,选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痢特灵、甲硝唑、呋喃唑酮等。

●其他治疗: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低酸性慢性胃炎,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应在严密观察下慎用,疑有消化性溃疡者应禁用)。

②中药治疗

●急性胃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中成药云南白药。疏邪解表,化浊止痛:可用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清热利湿,和中止泻:可用中成药加味香连丸。消食导滞:可用中成药加味保和丸。

●慢性胃炎:用于疏肝理气,和胃调中:可用中成药四逆散、舒肝丸、气滞胃痛冲剂等。消食导滞,安胃和中:可用中成药保和丸、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木香顺气丸等。健脾和胃,益气调中:可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三九胃泰等。若伴有胃痛遇冷则甚,得温则减者,可配合服用黄芪建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③拔罐疗法

●急性胃炎:颈部:取大椎穴。腹部:取中脘、天枢、关元穴。上肢:取内关穴。下肢:取足三里、解溪穴。

慢性胃炎:背部:取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穴。腹部:取中脘、天枢穴。下肢:取足三里、阴陵泉穴。

④刮痧疗法。足部反射区有6个基本反射区;重点刮拭胃、胰、十二指肠、肝、胆囊、横膈膜、肋骨、淋巴(上身、腹部)反射区。腹部:取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穴。背部:取胃俞、大肠俞穴。上肢:取内关穴。下肢:取足三里、丰隆、内庭穴。

⑤按摩疗法。揉摩肚腹,用掌心顺时针方向揉摩腹部,在肚脐周围可多次揉摩,每次10分钟,每天1次。

⑥食疗法

●银耳羹:银耳5克,鸡蛋1个,冰糖60克。3味入锅,加水适量炖烂服用,每日1次。具有养阴生津,润肺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虚热型胃炎。

●陈皮大枣汤:陈皮10克,大枣12枚。2味入锅,加水适量煎汤,饮服时加糖适量,分早晚各服1次,可连服3~5日。具有行气健脾,补益脾胃,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滞型胃炎。

●麦芽汤:麦芽50~120克。入锅,加水适量煎汁,分早、晚各服1次,可常服。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适用于食滞型胃炎。

●砂仁粥:粳米100克,砂仁5克。先将砂仁研为细粉,于粳米煮粥熟时放入。每日1次。具有理气开胃的功效。适用于气虚型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