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47

第147章 性教育要从儿童做起

孩子刚刚出生,给人们建立最早的印象就是根据外生殖器来识别其性别,在性别确认之后,就决定了人一生的性别角色。从此,取名字,社会称呼,服饰着装,包括玩具,都将按照其性别特征来设置,使孩子逐渐在性别角色上定位,自己认识到“我是男孩”或“我是女孩”。但有少数家长常常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孩子打扮成相反的性别角色。长此以往,孩子可向大人安排的性别角色转化,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的建立,甚至造成孩子的性别角色错位,导致成人后出现人格或性心理障碍。

孩子的性观念正确与否,父母的早期性教育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3岁后的孩子就可能对性发出许多无意识的提问,如:“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为什么小男孩不能跟妈妈一道去浴池洗澡?”“小娟为什么不长小鸡鸡?”。5~6岁的孩子有可能出现玩弄生殖器,和异性同龄人之间互看互摸外生殖器,甚至有模仿成人的“接吻”“做爱”动作。这些都是孩子的性好奇,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性体现。这时家长应采取正面教育,让孩子知道男孩、女孩性器官不一样,但都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好好地保护,不能用脏手去摸,不能给别人看和摸。要用科学的道理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用欺骗、恐吓、打骂的措施制止孩子的这些言行,以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性不洁、性罪恶等感觉。如果形成这种心理,是不利于孩子的人格成熟和顺应社会的,到了青春期性觉醒时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性心理异常。儿童性教育内容有:

(1)自我性别角色识别,要让孩子在2岁以后就明确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2)教育儿童处理好与同龄异性孩子的关系,识别同龄异性。正确称呼同龄异性,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教育儿童形成最早的性道德规范,如男孩不能欺负女孩。对不符合性别身份的行为举止加以约束,服装打扮要符合性别特征等。

(4)父母在生活中的各种亲密、爱恋等行为方式时刻影响孩子的性心理发育,也是潜移默化的性教材。因此,父母的性道德观念对孩子最初的性道德形成具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