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按摩穴位治百病
10942900000005

第5章 经络与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脉和络脉是全身气血运行、脏腑组织联系肢体的通路,凡直行的干线都称为经,由经脉分出来的支脉叫做络。通常说的经络有十四条,即正经十二条,另加上任和督二条(二经)奇脉,合称“十四经”。其循环规律各有起止走向。正经十二条《灵枢·逆顺肥瘦》载:“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任脉走胸前,沿胸腹正中线直上至咽喉,循面人目。督脉行背后,至风府,人属于脑。

我国古代重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对经络的内容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明确指出人体通过经络这个纵横交错的通道来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筋肉皮毛,使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密切相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气血。输布营养,保持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相对平衡。应当指出,有害的致病因素也可以经由这个通道而侵犯人体的各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原理的解释具体而详细。另外,经络学说的原理与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精液等学说也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也应把经络学说看做按摩的主要理论基础,它对于指导临床按摩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按摩主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病情,按走线、落点、带面等方法施治,才能取得临床效果。“经络不明,选穴不准、动手便错”这句话很适用于按摩大夫。因此,只有掌握经络学说,才能了解人体的自控自调能力,灵活运用按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