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孩子长更高
10942300000009

第9章 解读身体生长密码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造物主,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提醒人类,应时而作,顺季而生,才能天从人愿。人类的生长也是一样的。人类从出生起,经历人生不同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阶段,身体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就能事半功倍,父母想要孩子长得高,就要掌握孩子身体生长的规律,把握关键时期,根据规律促进孩子长高,才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曾经,有一对对自己身高都不太满意的父母求助于专家。父亲张某只有160厘米,母亲陈某只有150厘米,两人的身高都比平均身高矮了不少。那年春天,陈某生下孩子桂桂,小两口考虑到将来孩子身高问题,忧心忡忡地求助于经验丰富的专家。结果,专家的一番话让小两口舒心不少。专家向两人说明,只要在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多多注意,保证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多做运动,孩子还是有机会长得高的。今年,孩子桂桂已经7岁了,身体健康,个头也和其它同龄人差不多。

专家所说的“在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多加注意”,其实就是说明了解孩子生长规律的重要性。

1.解读婴儿时期身体生长密码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意味着人们成了母亲,或者父亲,在这个社会中,便多了一份不可由他人承担的责任——养育我们的下一代。孩子的一切便成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

婴儿期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指生后第29天至满周岁的一段年龄期。这个阶段是生长速度最快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时期。婴儿期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期、儿童期的生长,而儿童期的生长又为青春发育期奠定基础。科学研究发现,孩子2岁时的身高与其成年身高的相关性为80%,因此,别让孩子在生长的快速期掉队,否则追赶起来相当困难。

此时,孩子的发育主要可以从体重和身高的变化看出。从出生开始到1周岁时,孩子的体重可从刚刚出生时的3千克左右迅速增加到9千克左右。出生的时候正常的孩子身高大约是50厘米,一般来说,在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二十四个月时都在匀速生长,三个月在61厘米左右,六个月在67厘米左右,一岁的时候在76厘米左右。

孩子总是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这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统一的过程。生长是指孩子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本身及功能的成熟,是孩子成长中质的变化。在哲学上,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新的量变又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发展。这跟孩子的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孩子生长发育总的规律是:

(1)一般而言,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孩子出生后,细心的父母在观察后不难发现孩子的运动发育规律为:通常孩子从先用全手掌拿物开始,发展到可以用单独的手指灵活地指示或者取物;孩子的手臂先发育再到手;孩子从小腿再到脚掌的活动;孩子先可以灵活地抬头,再抬胸,接着学会坐、站、走等等。

(2)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年龄相对小的话,体格增长相对快。如孩子出生后的身长,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后半年速度有所减缓,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而1~2岁每月平均增长0.83厘米。

(3)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大脑的生长发育由快变慢,生殖系统的发育由慢变快,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减速,皮下脂肪的发育开始时较快后来逐渐变慢,以后再稍快,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加速发育。

(4)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四肢的增长慢于脊椎。孩子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2~3个月的孩子会抬头,6~7个月时能坐起来,8~9个月时会爬来爬去,10~11个月时能站起来,12~16个月时能行走。如果没到相应的月龄,孩子尽量不要过早地学坐、学站、学走,否则会引起脊柱过度屈曲导致孩子不能正常长高。

(5)生长发育一般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如有的孩子生长发育偏快,而有的则偏慢,表现为身材矮小,体重偏低等。只要没有疾病因素,都是属于正常的,通过合理喂养可以改善。

2.解析儿童时期生长密码

学龄孩子是在婴儿时期的基础上,身体继续生长发育,身体各项功能也在不断分化、增强。其生长发育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陈代谢速度较快。

新陈代谢贯穿人体生命发展的整个过程,而学龄期孩子的新陈代谢是最快的。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人体内同时进行。同化作用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将其变为自己身体一部分,进行能量贮存的过程。异化作用是指在同化作用的同时,构成身体的一部分物质不断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将分解后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学龄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外界的能量支持身体的生长发育,其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所以要保证孩子在这个阶段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正常生长的需要。

(2)体格发育快速增长。

孩子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在6~12岁期间,孩子将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另一个发育高峰期——青春期早期。一般来讲,6~10岁属于儿童期,11~12岁属于青春期早期。所以,既有儿童期特点,又有青春期早期的特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如果儿童期体格发育基本情况正常,那么平均每年就长高4~5厘米,平均每年体重增长2~3.5公斤。10岁以后,体格发育快速增长,男孩比女孩增长的速度要快一点。男孩身高每年可增长7~12厘米,女孩一般每年可增长5~10厘米,具体长多少厘米是因人而异的。而这个阶段的体重每年可增长4~5公斤,或8~10公斤。女孩身高的突增在时间上要比男孩早。在10岁左右,女孩的身高会有一个突增期,此时女孩身高开始赶上并超过男孩。从12岁左右开始,男孩开始进入身高突增期。到13~14岁左右男孩身高生长水平又赶上并超过女孩。由于男孩身高突增幅度较大,生长时间持续较长,所以到成年时绝大多数的男孩比女孩高。

(3)骨骼逐渐骨化,肌肉力量较差。

孩子的骨骼在儿童阶段正在继续骨化,骨骼有机物和水分多,钙、鳞等无机成分少,因骨化尚未完成,所以孩子骨骼的弹性较大而硬度小。这个阶段孩子发生骨折的情况较少,但却容易发生骨骼变形,不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可引起脊柱侧弯,后凸等变形情况,所以儿童阶段必需注意孩子训练正确的坐、立、行姿势,预防孩子发生一肩高一肩低的脊柱侧弯情况或者驼背的脊柱后凸现象。这些不良姿势引起的骨骼变形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长高。

由于儿童阶段孩子的肌肉主要以纵向生长为主。这样一来,孩子的肌肉纤维比较细,与成人相比,孩子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比较差,容易出现疲劳。所以在劳动或进行体育锻炼时,尽量不要让孩子超负荷劳动,以防肌肉或骨骼损伤。孩子写字、画画、玩耍、作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这些都容易损伤儿童的骨骼和肌肉。

(4)乳牙脱落,恒牙萌出。

乳牙与恒牙是人一生中先后长出的牙齿类型。恒牙共32颗,上下颌各16颗。从中线向外依次为切牙2颗,尖牙1颗,双尖牙2颗,第一、二、三磨牙各1颗。恒牙萌出时乳牙相继脱落。一般在6岁时,孩子开始有恒牙萌出,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齿,它生长在全部乳牙之后。接着乳牙按一定的顺序脱落,恒牙逐一长出替代。

孩子6~9岁时,萌出8颗双尖牙,第一、二乳磨牙脱落。9~14岁,萌出4颗尖牙,乳尖牙脱落。12~15岁,萌出第二磨牙即12岁磨牙。17~30岁,萌出4颗第三磨牙即智牙。也有个别人一直不萌出智牙的情况。到12、13岁时乳牙即可全部被恒牙替代,进入恒牙期。龋病常常发生在替牙期,尤其是乳磨牙和六龄齿很容易患龋,父母应该特别注意这时期孩子的口腔卫生。如果牙齿好,能促进孩子的咀嚼能力,帮助孩子更能吸收营养,有助于身体长高。

3.透析青春期生长密码

孩子在经历了从出生到1~2岁的身体第一次生长高峰后,身体的生长速度缓慢了下来。到了少年时期,他们内部的生物时钟似乎突然拧紧了发条,身体生长骤然加快。伴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他们进入了人生第二次而且是最后一次身体生长高峰,经历了这次生长高峰后,孩子的身体发育就完全成熟了。

青春发育期是指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发育阶段,是以性发育、性成熟为特征表现,一般是指10~19岁这一年龄段。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两方面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和生理机能的增强。

(1)身体外形发生变化。

人从小到大,总是不断地生长发育,但时快时慢,有起有伏。这个“起伏”在一生当中,有两次最为突出,叫做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是在胎儿至出生后2岁,短短的一年零9个月,却是身高体重飞速成长的时期。第二次生长高峰是青春期。不仅身高体重增长迅速,而且身体内部也有质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则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和第二性征几个方面。

①身体迅速长高。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高长势惊人,每年增高6~8厘米,有的达到10~11厘米。青春期前,每年只增高3~5厘米。女孩身高增长开始得早,停止得也早。第一次月经前后,生长速度最快,一般长到19~23岁停止;男孩要长到23~26岁才停止。身高是反映骨骼发育状况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时期孩子如果几乎不见长高,或比同年龄的标准身高相差太多,就要注意发育是否有问题。

②体重明显增加。

青春期体重增加的速度也很快,每年平均增加5~6千克,甚至8~10千克,而成年期每年增加不到5千克。男女之间10岁以前体重相仿,10岁以后女孩猛增。到了15岁以后,女孩体重缓慢增加;而男孩到了14~15岁以后身体的重量才迅速增加。体重的增加,反映出身体的骨骼增粗,肌肉发达及内脏器官增大等综合发育的程度。

③出现第二性征。

性征是指区别两性的一些特征。男孩女孩的区别主要是生殖器官不同,通常称为第一性征。自青春期开始,男孩女孩之间还出现性别上的其它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或副性征。

男孩表现为喉结突出,长胡须,体格高大,发音低沉,阴毛和腋毛先后长出,肩宽胸廓由孩子时期的圆形变成扁圆形,构成了青春期男子的雏形。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突出,骨盆增宽,皮下脂肪加厚,阴毛和腋毛长出,音调高而尖细等。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标志着青春期的来临。

(2)生理机能的增强。

除了外形的变化,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生理机能也会逐渐增强。

①脑的发育。

青春期的脑重量和容量增长有限,脑神经细胞基本上也不再增多。然而,重要的是脑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参加实践活动的增多,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不断分化,迅速发展。如思考能力进一步加强,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加强,记忆更加深刻牢固等。由于大脑兴奋性较强,抑制能力较差,情绪容易激动,意志和思维能力仍较薄弱,容易疲劳。只有到20~25岁以后,才能发展到和成人一样。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应该加强锻炼,把脑、神经机能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②心脏的发育。

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有两个猛长时期。第一次在出生后两周内,第二次在青春期。到30~40岁,心脏大小才固定下来。青春期心脏功能和成人有差距,成人每搏输出量是60~70毫升,一个12岁的少年,平均只有41毫升,每搏输出量只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二。

青春期的脉搏次数也有特点。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脉搏次数也越多。这是由于年龄小,脑、神经还不健全,兴奋性大;还由于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较少,而全身的需要量大,只能增快心跳次数来补偿。心跳过快,容易疲劳,耐久力差。因此,应注意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使心脏肌肉发达,收缩力增强,增加每搏的输出量。

由于人体血管的发育先于心脏,年龄越小,血管发育超过心脏发育的程度越大,血管内的阻力越小。所以少年时期的孩子的血压比成年人低,而且年龄越小血压越低。青春期以后,心脏发育超过血管的发育,加之内分泌的影响,血压也随之升高。

③肺的发育。

在人的一生中,肺也有两次猛长时期,第一次在足三月的婴儿期,第二次在青春期。青春期时,肺和呼吸肌的发育极为迅速,肺的呼吸能力增强。如肺活量在10岁时只有1400毫升,而14~15岁时,就增至2000~2500毫升。

青春期孩子的肺,也有它的弱点,其通气效率较差。另外,呼吸频率越小越快。所以每当兴奋或从事体力活动时,呼吸就显得格外急促。这是由于肺活量本来就不大,活动时身体需氧量很大,于是只好增加呼吸次数来弥补。

孩子的生长是如此的让人欣慰。父母要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生长状况,了解孩子的生长密码是让孩子长高的重要前提,父母千万不能忽视为孩子的生长创造一个健康适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