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孩子长更高
10942300000045

第45章 给孩子性早熟“刹车”

很对性早熟孩子的父母困惑不已,认为自己的养育方式和其他父母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孩子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孩子性早熟,父母需要了解孩子性早熟的诱因,并采取各种方法避免孩子踩上这些可怕的“地雷”。

1.治疗由疾病引起的性早熟

孩子的性早熟有可能是遗传关系,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引起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孩子的性早熟由遗传、中枢神经异常等引发的,是纯病理性的。

航航才4岁多,却出现了一些十一二岁男孩才会有的青春期发育迹象。医院医生为其检查后发现,航航患上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出现了继发性性早熟。经诊断,航航性早熟的根源在于患上了一种名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增生症”的疾病。

这种病比较罕见,通常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有这种疾病的胎儿在母亲产检时很难发现,出生时一般会出现外生殖器偏大或两性畸形的情况。一些男孩几周岁时就可能出现阴毛、腋毛、胡须、痤疮、喉结、声音低沉和肌肉发达等,骨骼成熟加快以致骨龄超过年龄,因此其身高在病初时即超过一般孩子,但成年后身材却比正常人矮小很多。

这种疾病越早治疗对孩子将来的影响越小。父母若发现自己的孩子发育速度比同龄人快许多,要引起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内分泌科检查。

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由于遗传和疾病引发的孩子性早熟比率非常低,很多孩子的性早熟是由于后天的养育方式和环境导致的。

2.慎防不当饮食“催熟”了孩子

不当食物引起孩子性早熟,真的称得上“病从口入”。父母给孩子安排的膳食中要注意避免以下食品。

(1)反季节水果。

反季节产品大量见于市场,冬天吃西瓜也是可能的事。反季节水果本身没有“催熟”孩子的危害,但是很多不法果农,为了增加产量,多量使用植物生长激素。如果孩子过多摄入这些激素,容易造成性早熟。

(2)补品和营养剂。

一些父母看到孩子长得矮小、不爱吃饭,不去详细了解孩子厌食的真正原因,盲目给孩子服用保健品;而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少生病,就自作主张给孩子吃提高免疫力的补品。不少补品含有大量激素,容易把孩子给“催熟”。某些针对儿童市场标榜“长高长壮”的补剂和口服液里含有激素,服用后必然会导致学龄期孩子的性早熟。

(3)含有天然激素的食品。

很多父母青睐绿色天然食品,认为没有添加剂。但是很多绿色食品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激素。常吃这类食品容易致孩子性早熟。如大量服用豆制品,植物雌激素会扰乱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大量地摄入冬虫夏草、蜂王浆、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滋补中药也容易引起孩子性早熟。

(4)催熟剂的禽肉。

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早熟,所以要让孩子少吃鸡头鸭头。

(5)洋快餐。

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吃洋快餐,特别是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是很多父母给孩子过生日的首选场所。其实,洋快餐对于孩子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危害,除了日常说的上火、铅中毒,这些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结构还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3.不要让孩子“挑灯夜战”

明明是个二年级的小男孩,让爸爸妈妈倍感骄傲的是,他学习从来不要别人操心。明明对自己要求很高,每天晚上他都坐在书桌前挑灯夜战,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选做各类课外习题。然而,某天细心的妈妈发现明明换衣服开始遮遮掩掩,不太愿意家长看到,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明明居然已经长出了阴毛。“天哪!孩子才9岁!”大惊失色的父母赶紧带着明明到医院内分泌科就医。

明明属于典型的儿童性早熟,原因很可能就是连续熬夜奋战、过度光照、缺乏睡眠和黑暗刺激所致。

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光线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这种激素在深夜十一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松果体有个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素就会被抑制或停止分泌。孩子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乱后就可能导致卵泡雌激素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过度的灯光刺激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孩子夜间睡觉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开灯,且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电脑显示屏的光照刺激,避免由此引发性早熟。

这种过度光照,既可来自阳光,也可来自灯光,尤其是人造灯光的广泛应用。非自然光的作用更大,如强照明光、长时间的电视、电脑显示屏光、高楼大厦的强装饰光等。现在许多孩子的课外作业任务繁重,父母怕孩子学习时费眼睛,就给他们用瓦数很高的灯照明,其实,灯光并不是越亮越好,应以不刺眼、眼睛感到舒适为佳。一般在书房内,根据视物距离从30厘米至100厘米,可选择15瓦至60瓦的白炽灯;视物距离从55厘米至150厘米,可选择8瓦至40瓦的日光灯。

父母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尽量让其在自然光源下完成学业,并纠正孩子喜欢开灯睡觉的行为。部分孩子害怕黑暗不敢睡觉,父母可先陪伴其入睡再离开;或是先将光线调节至很暗,待孩子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再关灯;也可以教孩子借助窗外微弱光线对抗恐惧。

4.泛滥的“成人化”信息伤害了孩子

时代变了,人的观念也变了,以前是“爱在心头口难开”,现在是“有爱没爱先开口”,情色信息的泛滥很大程度上催熟了孩子。到底有哪些信息不经意地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伤害呢?父母们要留意以下出现在孩子们生活中的信息:

(1)成人化的传媒信息。

社会、学校和父母都要重视避免不宜孩子的传媒因素。因为这些媒介因素可直接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活动,提前使孩子产生错误的性观念。现在社会上,三四岁孩子学唱爱情歌曲,满口“我爱你,你爱我”等情爱词句。此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电视综艺节目形式中多了一种“小孩当嘉宾”的内容。主持人用一些奇怪的问题和表演形式来折腾孩子。说是让孩子展示才艺,实际上是孩子越能出洋相越好。有的节目中孩子们打扮得非常成人化,三四岁的孩子就去模仿摇滚歌星或是唱爱情歌曲。而主持人还会故意让孩子去做一些抛媚眼、搔首弄姿的动作。这些娱乐节目中的语言和行为,会被孩子当作模仿的对象。最后,孩子如果过早地接触互联网,对不良网络信息缺乏甄别和过滤的能力,性启蒙过早,而且往非正常方向发展,同时不少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性暗示的渗透、电视上的激情吻戏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因素。

(2)赶潮流孩子成人打扮。

给女孩烫一头卷发,再穿上成人味儿十足的长裙;给男孩戴上墨镜,再换上一身酷装,这是有些父母在受社会风气影响后爱做的事。其实,过早地给孩子穿上成人的装束,会导致孩子心理上一些错位,认为成人就是美,就是时尚。

(3)孩子玩“成人游戏”。

“妈妈,今天你得给我的媳妇买一双新鞋。”一个3岁多的男孩这样对他的母亲提出了要求。这位妈妈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玩“成人游戏”,给小孩子配对“小夫妻”。在一些老师看来,拿班上的孩子开开玩笑并没有什么,可是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现在的孩子懂的东西并不少,所以从小就该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友情关系。否则孩子会提前地表现出“性兴趣”,从心理上导致性早熟。

(4)在孩子面前说“黄色笑话”。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在孩子面前毫不避讳成人话题,有时候还故意拿这些逗孩子玩。很多父母都有带孩子去上班的经历,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些同事拿孩子当“开心果”,拿孩子找乐儿,这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一位父母就说,她带着4岁多的孩子去了单位以后,孩子就学了很多“大人话”什么“出来混”“包二奶”“抱粗腿”之类,甚至还学了一些“脏话”和“荤段子”,这让父母很是担心。

孩子性早熟危害多多,就像过早地走上生长的高速公路,父母要及时地给孩子“刹车”了。孩子的性早熟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在生活中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凶”有很多。父母在了解相关的信息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管齐下,避免各种不良因素,预防孩子性早熟提前进入身高“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