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孩子长更高
10942300000037

第37章 如何判断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是否通畅

孩子生长激素不足导致发育滞缓常见报端。在2009年某报纸上就有一个这样的报道。

12岁的陈成,只有普通孩子5岁半时的身高;6岁的陈新,看起来像是1岁左右;而1岁的陈明,总被人认为不到半岁。这三个亲兄弟,都在半岁以后,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现象。在全面检查后得出结论:三兄弟患上了生长激素完全缺乏症。但是,生长激素的价格相当昂贵,每个孩子每月的药费就需要上千元。这个仅靠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维持生计的家庭,显然无力承担。

医生表示,12岁的陈成,骨龄只相当于五岁半左右的孩子,如果尽快治疗,并一直坚持到他的骨骼闭合,他应该还能达到正常人的身高标准。如果再拖两年,一旦骨龄增长加速,再想长高难度就大了。

无独有偶,另一个的孩子就比上面三兄弟幸运得多。

一名5岁半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在连续使用9个月的生长激素后,身高多长了11厘米。医生表示,生长激素对矮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生长激素应用得适当准确,可以使矮小孩子身高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一定要明确病因,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便在青春发育开始时达到较理想的身高,最终达到满意的成人身高。

同样的病症,结果却“一悲一喜”,关键是接受治疗的早晚问题。孩子体内缺乏生长激素,不像孩子发烧那样来势汹汹,却是“有形无声”地侵蚀孩子的健康。父母要学会判断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是否顺畅,警惕孩子是否患上生长激素缺乏症。

1.“小矮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惹的祸

小李生下来的时候和其他孩子差不多大,是个很正常的一个胖娃娃,白白胖胖讨人喜欢。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发现孩子的生长速度比同龄的孩子慢了很多。这种情况,在小李上幼儿园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他每年只长高2~3厘米,而这个时候的同龄孩子一年能长5~7厘米。初二时,隔壁家的男孩都开始窜高,喉结也隐隐地显露出来。唯独小李还是一副娃娃脸,娇俏的童音,十足的“小矮人”。11岁到14岁,小李不再长个,身高停留在134厘米,在班上,连最矮的女同学个子都比他要高。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在婴儿期生长缓慢,外观上稍胖。1岁以后与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越来越显著。每年身高的增长在4厘米以下,牙齿发育延迟,骨龄明显落后。孩子身体各部比例正常,呈匀称性矮小,面容显得幼稚,呈娃娃脸,而躯干皮下脂肪较丰满,手足相对较小,智力一般正常。生长激素缺乏症以男孩居多,约为女孩的2倍。

生长激素缺乏症导致孩子矮小的情况较难判断,同时有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睡眠等因素干扰判断,但是细心的父母还是可以通过孩子的生长状况判断孩子是否患上生长激素缺乏症。

(1)短小矮胖。

很多父母喜欢孩子白白胖胖,有一些老人家就更加喜欢孩子胖胖的,觉得孩子结实一点更健康。其实不然。如果孩子比同龄人显得特别短小矮胖,孩子的生长状况可能出现问题了。

(2)成长速度缓慢。

孩子的生长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正常的生长速率的。如果父母一旦观察到孩子的生长速率低于同龄的孩子,就要多加注意。

(3)大孩子的性特征延迟出现。

孩子从儿童步入青春期后,就会出现性特征。如果孩子在上初中或者小学较高年级时,还没有性特征的出现,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了。

父母要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并绘制成图表,如果发现孩子的成长速度比正常的慢,那应该到医院接受检验。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一到两种情况,父母就有理由怀疑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不畅或者不够,及早就医。对于生长激素治疗矮小,许多父母心存疑虑。其实,目前使用的生长激素是基因重组型,其分子结构与人的生长激素一模一样,而且由于是替代治疗,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副作用。对于有需要的孩子,科学使用生长激素不仅不会导致性早熟,而且性早熟孩子,由于最终身高较矮,也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2.生长激素不是“万能增高药”

暑假到了,各大医院来了很多着急的家长带着子女,要求医生帮他们“长个儿”,而且不少人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给注射生长激素。有一个张先生说自己孩子8岁身高只有123厘米,要求医生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但是在经过检查后却发现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医生表示切勿滥用生长激素。父母发现子女身高偏矮要及早带他们去医院确诊致矮的原因,对症下药。滥用或者不当使用生长激素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生长激素疗法是给由于某些疾病或者脑下垂体异常导致生长激素无法正常分泌的孩子提供的治疗方法。不少生长发育欠佳或营养不良的孩子也被父母带到医院,要求用生长激素“催长”,这并不是一种妥当的处理方式。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所分泌的每种激素都有着独特的生理作用并且相互促进相互抑制,正常生理条件下,这种相互抑制才能够保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但是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下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1)生长激素治疗可能降低孩子的骨质密度。

有些人工生长激素可以帮助很早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长高,但却不能用在那些正常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然会降低孩子的骨质密度,使得他们像成人一样更容易骨折。

(2)内分泌紊乱。

人工生长激素的过量使用,还可引起人体产生对生长激素的抗体反应,从而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活性及导致激素分泌紊乱。

(3)巨人症。

对发育期的孩子来说,过量从外界进来的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巨人症,还存在着致命的潜在危险。

好药用错地方就成毒药。父母千万不能为了让孩子长高就滥用生长激素。发现孩子身高偏矮要及早带他们去医院确诊致矮的原因,对症下药。除了补充生长激素,父母也要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合理休息,保持良好心情,内补充外促进,内外结合,才能到达最好的增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