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孩子长更高
10942300000022

第22章 以身作则,父母不偏食

常常听到很多父母诉苦:“我家的孩子很偏食,喜欢吃的就吃,不喜欢的就一点都不吃,个子也长不高,无论我们怎样做,骂也骂了,哄也哄过了,孩子就是不听。真是拿孩子没有办法。”

3岁的红霞只有11.7公斤,但一般同龄孩子多有15公斤,她只喜欢白饭,蔬菜、水果、肉类都不爱,每次吃饭都要1到2小时,咀嚼很慢,难吞咽,让妈妈相当头疼。

众所周知,孩子偏食是一种很不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偏食成癖,会产生营养不良、贫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某地区最新出炉的“儿童饮食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在1~6岁的孩子中,39.7%存在着偏食挑食的习惯。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孩子吃一顿饭需要超过25分钟的时间,44%的孩子食量显然无法令他们的父母满意,44.9%的孩子经常或有时偏爱某些食物。超过70%的儿童吃饭的方式属于“三心二意型”,即边吃边做其他事情,半数以上的孩子属于“游走进食型”,即吃一顿饭地点不固定。有45%的孩子需要小道具才能完成吃饭这项“简单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这些数据,可见小孩子偏食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了,偏食作为孩子成长中的一种通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长高,甚至是身体健康。

1.偏食的孩子长不高

今年五岁的小明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了近10厘米,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孩子患有矮小症。小明的妈妈说,小明平时非常挑食,喜欢吃零食喝饮料。经医生诊断,因为偏食,小明的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使得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许多。

某医院自2006年成立内分泌科以来,共接诊了1000名患有矮小症的小病人,其中对180名矮小症患者进行了建档跟踪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孩子存在挑食偏食喜欢吃零食喝饮料的不良习惯。偏食是造成这些孩子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

同时,孩子倾向喜欢吃一些“垃圾食品”,更为孩子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1)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容易缺钙。

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60%因缺钙影响正常发育,特别是可乐型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2)偏爱甜食的孩子容易缺乏钙质。

各种糖果、甜饮料都含有大量糖,吃糖过多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另一方面,营养学术语中有“虚卡路里”的说法,即毫无营养的热量。过量饮用含糖分多的饮料,会扰乱消化系统,以致影响正常进食,造成营养不良。

(3)垃圾食品是孩子缺钙的“元凶”之一。

各种“垃圾食品”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营养损失大,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如香精、防腐剂、色素等,虽然它们提供了大量热量,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却很少,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可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挑食、偏食对生长发育期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发育都危害极大。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完全的营养素,每一种食物仅含有各自不同的营养素。如果只吃一种食物,而不吃另一种势必就缺乏另一种食物供给的营养素。如果各种食物都吃,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就可以互相补充、保持合适的比例,达到平衡合理的膳食标准,更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各种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素,对组成人体组织结构,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无论哪一种营养素都不能长期缺乏,即使需要量很少,如铁每日只需摄入约10毫克,缺少就易引起贫血。据研究报道,缺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综合分析推理能力降低,因而智商也偏低。

偏食挑食的孩子,营养素的摄入肯定缺乏,致孩子发育不良。故孩子的挑食、偏食习惯必须纠正。

2.孩子偏食原因多

(1)孩子为什么偏食?

造成孩子偏食的原因,除了食物本身缺乏味香色美或烹调不得法,难以诱发孩子的食欲外,更多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缺乏饮食心理卫生的家庭环境是首因。孩子对食物的好恶并非与生俱来,多是在后天生活中因为父母的溺爱或教育方法不当形成的。另外,如果孩子将某种食物与某种不愉快的经历、事件甚至不愉快的气氛联系起来,也会导致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2)孩子偏食的判断标准。

从营养学角度而言,孩子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可认为是偏食、挑食:

①如果孩子不吃蔬菜或吃得太少,不吃荤菜或吃得太少,还有些孩子不爱吃水果,父母也要重视。

②如果孩子吃的食物品种太少,远远达不到每天约15个食物品种,如在荤菜中只吃鱼、虾、蟹等少数几种,或在蔬菜中只吃土豆、花菜等含纤维素少的几种者。

③如果孩子选择性地或凭个人喜欢无节制地大量摄入某些食物,且摄食频度很高已成嗜好。

(3)孩子偏食的几种类型。

根据美国著名小儿胃肠专家班尼·科兹纳教授的介绍,可以考虑将孩子偏食分为以下六类。

①一般出现在新生儿身上,容易因紧张在喂养过程中出现问题。

②在孩子8个月大时,因为与父母缺乏互动,在视觉以及情感表达方面存在障碍而产生厌食症。

② 当食物摄入不足,持续1个月以上,常常发生在转换固体食物时。

④有些孩子感官上对食物的厌恶,对一些特定质地或味道的食物有拒绝行为。

⑤有些厌食症的产生是因为其他器质性疾病,往往吃东西后会有呕吐等不良反应。

⑥外伤等造成的器质性疾病。

可见,孩子的偏食并不完全是孩子闹脾气、无理取闹的原因。孩子的偏食事出有因,情况也各不相同。父母要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必须从根源下手,了解清楚孩子的状况,才能为纠正孩子偏食习惯做出基础保障。

3.纠正孩子偏食有妙方

孩子挑食、偏食不仅会使他们生长发育中的营养失衡,给健康留下隐患,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所以及早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坏毛病就是至关重要的了。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孩子的挑食问题呢?

生活中很多父母采用“诱导”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偏食挑食问题:比如边看电视边吃饭、边讲故事边吃饭,而玩具、甜食等奖励手段也被频频采用。此外还有的父母甚至不惜用逼迫的方法,强迫孩子进食,然而收效甚微。其实,父母某些不恰当行为,可能会更进一步制造餐桌上的紧张气氛,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现有的不良饮食行为,还可能加剧挑食、偏食现象。父母应获得专业指导,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手段,确保孩子获得全面均衡营养。

(1)父母“三心”改掉孩子偏食。

偏食挑食的孩子,营养素的摄入肯定缺乏,致孩子发育不良。所以,孩子的挑食、偏食习惯必须纠正。以下三心可以助父母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就是“耐心、狠心、决心”。

① 耐心。

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父母切勿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循善诱,要有狠心、决心和耐心。治疗偏食,需要耐心,在医院营养门诊可能得花上3至6月。某些自闭症、亚斯伯格症等孩子,先天较敏感执着,有人只吃纯白色食物,如白饭、白面、牛奶等,或不吃绿色或肉类,觉得很恶心,父母需要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然地慢慢接受其它食物。

② 狠心。

所谓狠心,并非打骂强逼训斥孩子,而是不心软、不心疼。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不吃已准备好的饭,怕饿坏了,最后还是让孩子吃他爱吃的东西,使第一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失败。

③ 决心。

纠正偏食习惯父母要有决心,因为纠正偏食,开始孩子可能又哭又闹、不张嘴、食物含在嘴里不咽,甚至吐出来。这时要注意耐心说服,父母意见一致,由少量开始,逐步加量,以致孩子习惯。但也不能顿顿给孩子吃他不爱吃的东西,纠偏过头。

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父母要向孩子讲清道理,说明偏食、挑食的害处,以及各种食物包括他不爱吃的食物对健康的益处,而且父母应以身作则地与孩子一起吃,不要父亲哄孩子吃,孩子不想吃而闹,母亲因此心软。而应一方态度生硬,另一方不当面批评,而是接过碗自己喂孩子不让孩子发现漏洞。看似在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实际上也是对孩子为人处事、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

(2)矫正孩子偏食的几种方法。

父母有了上面“三心”作为软件指导,再加上以下具体技巧,孩子的偏食就可以说是成功一半了。

① 消退法。

先了解什么因素对孩子的偏食有强化作用,然后根据强化因素进行消退。例如,孩子每次吃饭时一定要吃肉,不吃蔬菜,如果没肉就不肯吃饭,或哭闹,那么这种拒食哭闹就是强化因素。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拒食哭闹不予理睬,反复多次,孩子的偏食行为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② 系统脱敏法。

在孩子的饭食中逐渐掺入他不爱吃的食物,开始时可少些,只要孩子没有反感到拒不接受,下次就可多加些,直到他习惯吃为止。

③ 强化法。

当孩子能吃一些他不爱吃的食物后,立即给予鼓励,进行强化,以利用巩固他逐渐纠正偏食行为的效果。

④ 诱导法。

利用孩子的特点巧妙地诱导。例如,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告诉孩子吃某某食物长得壮,有力气。孩子不吃菠菜,让他看“大力水手”怎么一吃菠菜就变得力大无比。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此法常可奏效。

⑤角色扮演法。

让孩子扮演一个饥饿的小动物,如小兔、小羊、小老虎等,让他以动物的身份吃东西,并扮演各种动物姿势,孩子往往会很乐意充当动物,因此这种方法比较有效。但是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

(3)纠正孩子偏食的九条建议。

有了指导思想,再加上大方向的技术指导,此外少不了的是一些细节问题。下面介绍的九大建议,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采用。

①避免一面进餐,一面看电视,确保孩子有固定的吃饭时间。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做起,孩子感觉到吃饭的重要性就会认真对待吃饭了。

②进餐时尽量让孩子坐在高椅上,不要让孩子在椅子上玩玩具,要让他有正经吃饭的感觉。很多父母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带着孩子到处走,其实是很不科学的。

③开始时可以较少的分量鼓励孩子尝试各种食物。

④用语言赞美孩子不愿吃的食物,并带头品尝、故意做出津津有味的样子,不过,大人也不要表现得过分积极,否则孩子会利用吃东西作为摆布父母的工具。孩子也是有强烈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大人以身作则吃饭,并让孩子感受饭菜的美味,孩子自然也对吃饭充满兴趣。

⑤孩子对吃饭有了兴趣后,父母还应在做菜时经常变换花样,以防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厌烦心理。不要说小孩子,如果大人们天天吃同样的菜也会腻的,工作的人常常也会抱怨饭堂的菜难吃。所以,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多花点心思。

⑥从婴儿期开始,适时给孩子添加蔬菜类辅助食物,刚开始可以喂一些用蔬菜挤出的汁或用蔬菜煮的水,如番茄汁、黄瓜汁、绿叶青菜水等,然后可以给孩子喂些蔬菜泥,孩子快1岁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吃碎菜了,可以把各种蔬菜剁碎放入粥、面条中喂孩子。

⑦饺子、包子等有馅食品大多以菜、肉、蛋等做馅,这些带馅食品便于孩子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鲜美、营养也比较全面,对于那些不爱吃蔬菜的孩子,不妨经常给他们吃些带馅食品。

⑧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熟菜,可以让他们适当吃一些生菜。很多孩子不喜欢吃熟的菜,却喜欢吃麦当劳的生菜。生菜维生素也比较多,不过在让孩子进食前,一定要保证菜的卫生。

⑨一些有辣味、苦味的蔬菜,不必强求孩子去吃,一些味道有点怪的蔬菜,如茴香、胡萝卜、韭菜等,可以尽量变些花样,比如做带馅食品时加入一些,让孩子慢慢适应。

4.父母挑食,孩子容易“有样学样”

父母本身的挑食行为等,都有可能加剧孩子挑食偏食现象。如果父母自身存在偏食行为,孩子下意识“模仿”也会导致偏食行为难以控制。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效应。

孩子问题饮食行为,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系列健康问题。而对于挑偏食,药物治疗疗效甚微,行为矫正更加重要。

不少研究指出,孩子从小的饮食习惯受父母的影响最大。想让孩子长得高,不偏食是最基本的原则。父母在为孩子搭配三餐的菜色时,应尽量多变化,让孩子从小就多尝试各种食物。摄食的食物种类丰富,就不必担心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会缺乏了。

吃什么食物是一种习惯,习惯养成就不会挑食、偏食。餐桌上食物的品种经常更换,尽可能做到色、香、味俱全,适合孩子口味。想办法把孩子不爱吃的东西,做成各种不同式样的食品,引起孩子的兴趣,增强食欲,把吃饭当成一项乐趣,孩子在吃饭时再不会挑食、偏食。那么,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就能得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