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10942100000031

第31章 让孩子自主选择朋友

对许多人来说,一生中最温暖、最持久的友谊是在童年时代建立的。还记得你的邻居小朋友是如何教你爬树的吗?许多孩子都会找到一个帮助自己筹划生活,共度成长过程中悲欢的童年伙伴。

一位女孩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

我的父母很怪,他们对我的朋友总是特别敏感。

如果我想和女同学交朋友,需要经过他们的“资格审查”。

学习不好的不能交,讲话太多的不能交,打扮太漂亮的不能交,眼神太灵活的不能交。如果我想和男生交朋友,干脆免谈。你瞧,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我还能有朋友吗?一次历史考试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班上的两位男生同路,谁知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却问我:“和你同路的那两个戴眼镜的人是谁?

你在左边,他们两个在右边?”我真受不了妈妈这种询问的态度,但我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在他们眼里,我已经是个心里有秘密的半大不小的人了。

还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碰见两个同年级的男生,大家平时都挺熟的。那天,他们说想到我家去聊聊,顺便认一下门。我答应了。虽然我知道父母将会怎样为难我,可我还是带他们到我家了。路上我跟他们说,要他们对我父母说他们是我的同学,是来找我借书的。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希望又被父母骂,不希望弄得不愉快。到了我家,还好,父母还算给我留面子,没有当时把他们赶走。但是,爸爸不时地到我的小屋里来看看,其实他是来监视我们的。那两个同学也觉得很别扭,没坐一会儿就走了。

我把他们送出门 刚回到家,爸爸就铁青着脸问我:“他们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我的同学。他又问:“跟你是一个班的吗?”我说不是。爸爸又说:“那你怎么把他们招引来了?”我当时就忍无可忍,什么叫“招引”啊?爸爸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来挖苦我?那一天,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上床睡觉的。

父母们可以想一想,在您的家里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也许,您的家庭中没有这种“比较过分的事件”,但您是否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过一些与伙伴交往的机会?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需要与伙伴们的交往,需要有自己的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应当常常把这个道理耐心地灌输给孩子,并用针对性强的大量事实,教育孩子多交一些有上进心的、诚实的朋友。

刚上初中二年级的小刚,近来交了几个同学朋友,常把他们带到家里玩。小刚的母亲对他的那几个朋友很烦,因为那几个男孩子让她看不顺眼,他们缺乏教养,吵吵闹闹,口吐秽言,有一次她还发现他们竟在她家里抽烟!母亲训斥了小刚几次,小刚虽然不再领朋友到家里了,却又常常出去找他们玩,小刚的母亲很担忧,怕小刚跟别人学坏。

一般来说,大多数父母是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朋友的,但更希望的是孩子能交上一些学习好、有上进心和诚实的朋友。

孩子都有一些朋友,有些是良友,另一些则不怎么样。孩子并不惧怕与父母不赞许的孩子来往。孩子经常带回一些叫父母讨厌的朋友,如欺软怕硬的孩子,爱吹牛的孩子,或者难以容忍的流鼻涕、爱哭的孩子。

一般说来,孩子的道德感主要在一两岁时形成,这时候,坏伙伴的影响也不能改变孩子已形成的性格,他们基本上已能分清诚实与虚伪,会选择自己的朋友,但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孩子受顽皮的男孩或轻浮的女孩的影响,有时会幼稚地自吹自擂;有时候,他们还会把某些不正派的行为,认为是富有个性的表现,他们会试着模仿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但不可能改变他的性格和道德观。

对于孩子如何选择朋友的问题,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父母有必要建议孩子选择朋友

一个孩子需要有机会与个性不同的孩子交往,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例如:孤僻的孩子需要较开朗的朋友;过分受到保护的孩子需要自主性较强的玩伴;胆怯的孩子需要和较勇敢或富于冒险精神的孩子在一起;

幼稚的孩子能从与比较成熟的玩伴们的交往中得到益处;爱幻想的孩子需要更平凡一些的孩子影响;霸道的孩子可以由强壮而不好战的玩伴来矫正。因此,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孩子和不同个性的朋友在一起相处,并鼓励他们之间建立相互矫正的关系。

2.让孩子感到他的朋友在家中会受到欢迎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中相处得越融洽,就越不可能去外面寻求刺激。这就为孩子交友打下健康的基础。

对10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对他朋友的直接指责,很可能导致孩子的反对;而间接的、巧妙的批评则要有效些。你可以对他说:“这孩子常闯祸,你和他在一起可要注意!”

如果孩子继续与那个不讨人喜欢的朋友交往,你可以制订一个严格的作息制度来限制他们,并告诉你的孩子,这是你规定中的一个条款,希望他能严格遵守。

3.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

专家们说,父母们常犯的一个共同错误是,总认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朋友。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说:“一个孩子只有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才能增进友谊。因此,父母要为孩子们交友牵线搭桥。”

4.培养广泛兴趣,增强自信心

如果你不会游泳,你就不会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会跳舞,你就不会被邀去参加舞会。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擅长,就有了自信心,并为他们结识新朋友提供了机会。心理学家怕恩特兑:“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这样,在参加其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5.给孩子足够的选择余地

孩子需要人指导,也需要自己决定一些事。比如,父母常常对孩子的穿着和发型烦心,但专家们说,只要不出格,最好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以选择余地的另一方面是挑选朋友。尽管父母希望孩子交朋友,但决不愿意他们交错朋友。除非孩子遇到危险。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分辨哪种友谊值得,哪种友谊不值得。

老李的儿子扬扬11岁时交了一个朋友,老李发现儿子的朋友喜欢和人争辩,生活习惯也不好。这位朋友来家里玩,不经允许就到厨房里拿食品。老李向扬扬提出来,但决不强求孩子停止和这位朋友的往来,很快,扬扬在接触中亲身感到这位朋友蛮横、粗俗,不愿再和他来往了。

6.要引导孩子交“诤友”

“诤友”是指敢于直言不讳地开展批评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既要与朋友分享欢乐,为朋友排除烦恼,分担不幸;又要当朋友言论、行为上有了缺点和错误时,能坦率提出批评,诚恳提出忠告,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7.为孩子做出榜样

记着别人的生日并安排和朋友聚会的父母,以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们的孩子如何和朋友建立友谊,孩子会从父母和朋友的交往中学到很多东西。

没有比友谊更贵重的礼物。在充满爱、耐心和温存的指教下,父母能使孩子们学会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