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10942100000017

第17章 帮助孩子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学习是场马拉松,是场持久战,是从一砖一石开始累积起知识的高楼大厦。战争要有整体的战略方案,长跑要平均分配体力,盖楼要先有蓝图。同样,学习也离不开合理的计划。

小莉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却一直上不去。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像没头苍蝇一样。学习的效果自然也跟狗熊掰苞米一样,捡了这个,丢了那个。

小莉一忙起来,就搞临时突击,眉毛胡子一把抓,恨不得一个晚上把整本书都通一遍。力没少出,效果却不理想。越看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一考试就发现什么都不会。她平常学习不注意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一到考前就临时抱佛脚,完全是凭临时加深的印象来应付考试,一考完就忘得一干二净。时间一长,学得多,忘得也多,临时突击的作用就越来越小。真碰上大考,成绩一下子就下来了。

还有因为小莉平时学习没有系统,只知道抓知识点,最终头脑里还是没有把知识全连接起来,没有形成一幅活的知识结构图,考前就总是觉得自己有漏洞。这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式学习,根本不知道要在自己的心里建立知识库,好像是在为别人学,效果当然就差,无论学了多少,都会很快忘掉。

计划是自己与自己的契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而后成。”意思就是说:有了预先的安排和设计要做的事情才能确立,没有计划的工作就做不好,谋划好了就可以办成。

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甚至都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已,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订自己的计划。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很明白的一点是,如果想做什么事情,先要有个计划,做起来就容易实现。

于是乎,在开学的时候,或放了假的时候,家长通常会跟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儿啊,为了把学习搞好,一定要订个学习计划,做好了拿给我看看。”用不了5分钟,一份计划就会兴致勃勃地跃然于家长的眼前,不管是否相信孩子可以做到,总会有一种落袋为安的满足感。

又比如在训练班做学习训练时,对孩子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都不大容易实现。但唯有提出写学习计划要求的情况例外,只要振臂一呼,便会一呼百应,大大小小,样式各一,五花八门的计划如写检查般的速度纷纷出笼,粉墨登场。只不过,写检查时是一付痛改前非的故作苦痛状,不时伴有涕泪了,而写计划时却是意气风发,宛若已是志得意满。

通常这些计划不是内容流于空洞,便是目标好高骛远;不是思路南辕北辙,就是措施生搬硬套。概括来说可谓“生的容易,死的无息!”

这样的计划即使不是流于形式,往往也难于付诸实现。几天过后,那份雄心朝天的计划书便与雄心一起Gone With Wind(随风逝去)了,不过,等到下个学期再到的时候,它还会吹回来的。

科学合理的计划加上脚踏实地的行动才会让你如虎添翼,心想事成;相反,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贻害无穷。

计划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可行,需要制订计划的人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对实现目标的步骤有合理的顺序安排及充分的时间规划,还要做出对可能妨碍计划实现的意外有应变和调整的措施。

一份相同的计划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结果也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即便是有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在手,但若没有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作风来配合,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以这么讲,实现一份计划的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的个性考验和培养的过程。

所以是否能如愿以偿成功地实现计划,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即计划的合理性以及实现计划的意志。

总之,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目标应明确具体,且切实可行,不脱离实际。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等。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呢?我们的建议如下:

1.学习计划应该由孩子自己制订

制订计划是需要自己来执行的,一定要由孩子自己来订。计划的制订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孩子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但最终的决定权一定要交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这不是家长强迫自己在学,这是自己对父母许下的承诺,一定要努力完成,不让父母失望。

2.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目标

任何计划的制订都需要明确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孩子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孩子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

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3.学习计划要重视效果

很多学生的计划总是重视学习时间,不重视学习的效果,容易导致有数量没有质量。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做学习计划强调效果,要设定可以检验的目标,家长定期检查。这样,孩子就能跳出读死书的怪圈。

4.计划要参照生物钟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高潮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订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过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导致学习的效果下降。因此,学习计划要留出休息时间,适当的放松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作为家长,在孩子放松的时候可以陪他共同娱乐,即使每天只有10分钟或半个小时,也能很好地调节情绪,给孩子带来新的学习动力。

5.完成计划要给予奖励

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计划,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奖励的内容最好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可以在周末陪孩子去游乐园,可以陪孩子吃一次麦当劳,也可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一件他喜欢的礼物。奖励是一种父母为孩子庆祝的方式,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欢乐。

6.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人是活的,计划是死的,当实际情况出现了变化,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计划,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学习成绩出现了偏科,就应该花更大的力气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当因为生病等原因无法保证学习时间,也应该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尽快把落下的科目补上。如果一味地坚持原来的计划,不知变通,就有可能中了一句古话叫:“当变不变,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