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0941900000033

第33章 1日常生活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长期以来,为幼儿包办一切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端,这不仅体现出成人对儿童的奴役,而且窒息了幼儿有益的自发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练习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以满足幼儿内在发展、锻炼运动能力、促进独立性、理解力、注意力、意志力、秩序感、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为目的。

日常生活教育是按照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通过各种运动、生活技能的练习、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周围人、事、自然的照顾与服务,帮助孩子学会各种动作、社会文明礼貌等生活技能、样式和程序,使孩子反复不断地自发练习,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建立起自主的内心需要、自信心、爱心与责任意识,并以此作为一个完整而优良的人格形成的必要过程。

从人类学角度来说,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幼儿能养成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能力与品质。孩子一边活动一边学习自我调整,以发展其人格。它并非模仿性的游戏,而是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实际物品进行的劳动。例如:拧拧湿毛巾擦脸;用衣架把衣服挂上去;用器械把黄豆磨碎榨成豆浆,学习各种文明礼貌等等。幼儿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发展生存能力,寻求与建构生活秩序,最终与社会环境达到和谐。

由于日常生活在家庭中可随时进行,这些活动也构成了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核心,通过参与家庭中的各种日常生活,幼儿成为家庭生活的贡献者,这会使幼儿感到自己被需要,对家庭成员有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心与荣誉感。

从生物学角度看,幼儿在完成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活动时必须依赖运动,运动对幼儿极其重要,它是创造性的能量在功能上的体现,能使人不断完善。通过运动,孩子对客观环境起作用,由此履行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运动不仅仅是自我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是意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运动是自我跟现实建立一种明确关系的真实途径,它是智力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换言之,在人格形成上所必要的身、心、知各个方面都是由运动促成的。

实际生活练习是塑造幼儿性格的活动,它包括激发灵感,重复动作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这是一种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有效活动,是有成果的教育的实质所在。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

首先,幼儿需要有一些能使他们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们提供活动的机会。在“儿童之家”,日常生活的教具与练习提供给幼儿一种环境和条件,以支持和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使他们的潜力得以发挥,经验得以增长,并最终使他们成为独立、有安全感并且掌握了生存技能的个体。

其次,它是以满足社会性人格形成为深远目标。而社会性人格,是幼儿作为未来公民、继承和发展本国与民族文化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行为方式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从现实意义上看,也是为幼儿进入小学独立生活、学习做好准备。

最后,从幼儿生理与心理学意义上看,日常生活练习是以满足幼儿内在发展、锻炼运动能力、促进独立性、理解力、注意力、意志力、秩序感、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的发展为目的。

在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以上这些认识与理解。成人没有思想准备去认识和接受幼儿要求做自己事情的愿望,不理解幼儿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他的手,不把手的运动看成是幼儿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因此,当幼儿表现出这种愿望时,成人不仅没有感到震惊,而且还加以阻挠。这就可能成为幼儿工作的障碍。长期以来,为幼儿包办一切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端,这不仅表现在成人对儿童的奴役上,而且窒息了幼儿有益的自发的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