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很注意适时进补,尤其对有补益增寿功效的药酒赞许有加,因为益寿酒疗效显著、味道甘美,且酒气馨香,适于久服。在乾隆常服的六种医方中,酒剂就占了一半,其中松龄太平春酒是他最喜欢饮用的一种补益酒。该酒将熟地、当归、红花、枸杞、佛手、桂圆肉、松仁、茯苓、陈皮等十余种中草药物,以玉泉等三种酒经过特殊加工制成,味道甘美,浓度低,每次服一盅,日服两次,具有健脾益气、养血活络之功效。老年人坚持服用此酒,可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惠受其益。
药酒疗法是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千百年来,经过医家和养生家的不懈努力,已经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药酒配方,其中很多药效卓著,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药酒是以度数适宜的酒为溶媒(一般用白酒或黄酒),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供内服或外用。也有一些药酒是直接用药材或食物与酒曲、米等混合直接发酵酿制而成的。药酒不仅制作简单,取材容易,而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易于保存,适用于各种疾病。药酒并非简单地将药材浸泡于酒中即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酒的益处,借助酒势以驱动药力,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肌体对药物的吸收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顽疾难症,显示出神奇功效。酒本身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之功效,与药相配伍,可以大大增强药力,既能达到防治疾病的日常保健功效,还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
从医学的角度讲,酒是一种极好的药物,是中药制剂中无法替代的媒介,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中国传统医学运用药酒源远流长,繁体的“醫”字是“酉”字底,据说这个字就是代表酒的。所以也有人说中国传统医学的用药是从“酒”发展开来的,中国传统医学早就知道药酒能防病、健身、养生,而且还用药酒治病。药酒的治疗范围几乎涉及各科各病种,应用之广不下于汤剂。医学家认为三天之内的饮酒量不超过二两,对身体是有利的,所以用药酒治病、保健是可行的。在一些疾病中,如风湿、类风湿、颈椎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老年爱发并且一时难以控制的疾病中,使用药酒比其他的方法简便且经济,更能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药酒的知识,先来看看药酒的起源和发展。
药酒在我国医药史上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剂型之一,它的起源与酒是分不开的,中国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很多陶制酒器。造酒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世本》亦讲到:“少康作秫酒。”少康即杜康,夏朝第五代国君。这些记载说明,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酿酒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所以后世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之说。商殷时代已掌握了曲糵酿酒的技术,并且出现了药酒。周代设有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员,称“酒正”,并把酒列入医疗保健之中进行管理,《周礼》中有“医酒”之说,可见药酒在周代的运用已相当普遍。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发现了我国最古的药酒酿制方,记载了整个药酒制作过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内容,是酿制药酒工艺的最早的完整记载,也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史料。先秦时期的医学代表著作《黄帝内经》,对酒在医学上的作用,做过专题论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记载了扁鹊认为可用酒醪治疗肠胃疾病的看法。汉代,药酒逐渐成为中药方剂的一部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收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25个医案,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医案记载,其中以药酒治病的就有两例。
隋唐时期,药酒使用更为广泛。孙思邈的《千金方》共有药酒方80余个,涉及补益强身,内、外、妇科等几个方面。宋元时期,对药酒功效的认识从临床上升到理论,药酒的治病范围也相对集中,并朝保健养身方面发展,出现了很多养身延年、美容保健的方剂,有些药酒成为了宫廷御酒。元代时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菖蒲酒、中秋的桂花酒、重阳的菊花酒,都成为人们常酿的传统节令酒。
清乾隆初年,“酒品之多,京师为最”,不少药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寿延年”之功,多为士子所嗜饮。在清宫佳酿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药酒,如夜合枝酒,是用合欢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糯米、黑豆、细曲等酿成的。其中最合乾隆圣意的,还是松龄太平春酒。
目前中国传统医学事业蓬勃发展,药酒的研制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药酒酿制不仅继承了传统制作经验,还吸取了现代科学技术,使药酒生产趋向于标准化,列为国家药典的重要内容。药酒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在国际上也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为什么药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并乐于接受呢?因为药酒有它独到的优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1.适应范围广。药酒能治病防病,对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有疗效,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做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脉“香泉”。
2.便于服用。药酒由于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药酒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
4.能有效掌握剂量。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药酒的味道不像汤剂那样苦涩,大多数药酒以糖和蜜作为甘味料,服用起来甘甜适口,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也乐于接受。
6.容易保存。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会腐败变质。
7.见效快、疗效高。
药酒也有不同的种类,按照功效的不同,习惯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借祛风散寒、舒筋通络达到治病目的的药性药酒,如木瓜酒、风湿酒、五加皮酒、三蛇酒等。这类药酒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有很多的配伍禁忌,如果要服用此类药酒,必须先弄清楚它的疗效与禁忌,如果是自行配制,都应该先向专业医生咨询。另一类则是以补气养血、滋阴壮阳、温肾补脾为目的的补虚强壮型补性药酒。这类药酒根据功效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补益气血的十全大补酒、桑葚酒;滋阴补血的当归酒;温肾助阳的参茸酒、龟龄酒;健脾养胃的十二红药酒;补心安神的猴头酒、五味子酒等。此类药酒重在补益,药性轻于前一类,配制起来也比较方便。
家庭药酒的制作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酒的选择,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药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药酒的储藏。针对这几个方面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为有兴趣的朋友提供参照。
酒的选择。在制作药酒时,选择何种类的酒作为溶媒是炮制药酒的头道步骤。部分外用药酒,还可以用药用酒精来配制。内服的药酒可选用白酒、米酒或黄酒,以白酒为多,因为白酒酒精浓度较高,容易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选择时应注意酒的质量和浓度。质量指酒的色泽、气味、口感等,以使用质量优等的酒为佳。浓度的把握要根据所需药酒的性能和功效,如果酒的浓度过高,药物中的水分容易渗出,药质变硬,有效成分反而难以溶解析出;如果浓度过低,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使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影响药酒的气味。一般配制滋补类药酒,原料酒的浓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风湿、活气血、疏经络的药酒,原料酒的浓度可高些。
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配制药酒时要按主治和功效,选用适当的中药,特别注意同名但不同种的药材,或同一药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方法导致的功能差异。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淮牛膝产于河南,含有多量钾盐和皂苷,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则产于四川,不含皂苷成分,以活血化淤,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
选择好的药材还应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洗净泥沙、拣去杂质、切片轧粉、装袋包扎等。有些药材要进行炮制加工,以减轻毒性。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凡合药酒,皆薄切药。”中药一般宜切成薄片、碎片,或轧成粗末、小块,矿石类及介壳类中药还须碾成细粉状,以扩大药物与酒液的接触面,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和析出。但碾末不宜太细,过细会破坏药物的细胞,使一些黏液质或不溶物质进入酒液,使药酒混浊。有的药物带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炮制加工。
药酒的制作方法。常用的制造方法有浸渍法、酿造法、渗漉法等。浸渍法是家庭药酒制作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对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单味药,或有较强挥发性成分的药物,采用冷浸法。如果处方众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应当选用热浸法。对酒精度数较低的酒,也常用加温的方法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尽可能多地析出。
冷浸法将切片或粉碎的药物用干净纱布、绢布袋包装,扎紧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剂量制作可直接将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处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1个月左右,最短不少于7天。密封后的酒放置在阴冷避光处,适当搅动或晃动,使酒与药物能充分接触。开始每天搅动或摇晃1次,7天后改为每周搅动或摇晃1次。待药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上清酒液,药渣压榨后弃去,酒液静置过滤澄清,储存在酒瓶中,慢慢饮用。有些药酒需浸泡较长时间,如龟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渍3个月至半年,才可饮服。热浸法是在密封瓶口后,隔水蒸煮至沸,冷却后放置于阴凉处,其余与冷浸法相同。
酿造法是民间的传统方法。根据处方取用适量的米(糯米或黄黏米)、酒曲和药材,将药材拣洗净,打成粗粉状;曲粉碎;米淘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然后蒸煮成干粥状,冷却至30℃左右,加入药粉和酒曲,搅拌均匀,置陶器内发酵。经过7~14天,发酵完成,经压榨、澄清,滤取酒液,装瓶,隔水加热至75℃~80℃,以杀灭酵母菌及其他杂菌,保证药酒质量并便于储存。另一种方法是先煎煮中药,取药汁与米搅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发酵成酒。酿造法制作的药酒度数较低,适于不会饮酒者。
渗漉法适用于大量药酒的制作,这种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缓缓渗过药粉,形成良好的浓度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扩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成分提取也较浸渍法完全。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不适合家庭使用。
制作药酒时,为了缓和药性,调和口味,便于服用,还常会使用一些矫味剂或着色剂,常用的如红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
药酒的储藏。容器应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为宜,而不宜使用金属制品。使用的酒器应有盖,以防止酒的挥发和灰尘的污染。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气外泄,防止空气与药酒接触,以免药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药酒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避光处。服用时随饮随倒,倒后立即将器口封闭。
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药酒,还要做好标记,放置到安全合适的地方,以免被误作内服药酒饮用。
在家庭生活中,制作药酒时常选用补益类药物,其次包括祛风湿药、活血化淤药、疏通经络药、健脾消食药、止咳化痰药等。选择药材时要识别药材的质量、真伪,最好到正规药店购买。比较常用的药物有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冬虫夏草、灵芝、枸杞子、鹿茸、海马、蛤蚧、熟地、当归、何首乌、桑葚子、五加皮、独活、桑寄生、杜仲、木瓜、川芎、红花、丹参、赤芍、鸡血藤、山药、贝母、陈皮、五味子等。
以下是几种比较常用、便于家庭制作、补益效果良好的药酒配方。
枸杞山药酒:山药1两,枸杞2两,甘味料5两,酒3瓶。用于食欲不振,又名“开脾酒”,对消瘦过度、体力支出多者特别有效,一日勿超过三杯。
何首乌酒:何首乌4两,甘味料5两,酒3瓶。何首乌切片,浸造时避免水分浸入,储存两个月左右启封,味略涩。启封后如更换容器再储存两周,则味甘美。晚餐后或就寝前饮用,用量视各人体质而定,男女老少咸宜。有强壮身体,恢复疲劳,增强体力,补血养精的功效。
何首乌回春酒:何首乌2两,当归1两,枸杞1两,菟丝子1两,莲肉2两,甘味料4两,酒3瓶。何首乌及当归切片,莲肉捣碎,浸制后存于阴凉处,储存两个月以上为佳。每日饮量不超过两杯,可随时饮用,男女老少咸宜,有调理气血,保持青春活力的效果,对30岁以上的女性更见功效。
仙灵脾酒:淫羊藿60克,茯苓30克,枣9个,一同蒸过,然后在太阳下晒干,以相同方法反复三次。三次后将晒干的药料放在1公升的烧酒里,加入100克蜂蜜,然后密封,过一个月即可取用。此方可旺精、造血、强身、回春,对治健忘及筋骨痛有很好的疗效。
女贞子酒:女贞子4两,甘味料5两,酒3瓶。浸造后应时常观察,勿使向阳,如女贞子上浮,可将容器倾斜摇动。储存三个月可启封。此酒药性纯稳,宜晚饭后饮用,初饮一杯即可,久之可增至两杯到三杯。一般人皆可饮用,能防止衰老,旺盛精力,强健身体,能改善腰膝酸软、精神不振、体弱乏力等症状。
五加皮酒:五加皮2两,甘味料4两,酒2瓶。五加皮为管状物,浸渍前应先行捣碎。采用高粱酒较米酒为佳。储存35日后可启封,体弱、病后及老年宜少饮。此方可治疗风湿骨痛,增强精力,是适合中年人饮用的保健药酒。
延龄不老酒:生羊腰(羊肾)1枚,沙苑子2两,桂圆肉2两,淫羊藿2两,仙茅2两,薏苡仁2两,酒4瓶。浸40天后可启封,每日一至两次,每次两杯。此酒能使头发乌黑有光泽,强筋骨,壮气血,添精补髓。
周公百岁酒:人参25克,黄芪50克,白术40克,茯苓40克,山药40克,枸杞40克,五味子25克,肉桂25克,陈皮25克,当归40克,川芎40克,生地50克,熟地50克,麦门冬40克,龟板50克,防风40克,羌活40克,酒4瓶。各药切片或捣碎浸制,储存30日即可饮用,有调补气血,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苁蓉五味酒:肉苁蓉8钱,山药8钱,五味子8钱,山茱萸8钱,茯苓8钱,甘味料5两,酒2瓶。药材均需切片或捣碎浸造。储存50天可用。男女适用,一次饮一杯,一日二至四次,调和开水饮用亦可。此酒为延年益寿,回春不老的保健良方。
药酒虽然有很多优点和功效,但它毕竟不同于普通的饮料,有一定的药性,饮用不当甚至还会出现副作用,所以饮用药酒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药量要适中,根据药酒的药性、度数和个人体质适当调整;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和儿童不宜饮用;患有肝脏病、高血压病、肾炎、肺结核、心脏病、中风患者及骨折康复期的患者应当禁用或慎用;对酒剂过敏者,不应服用;大多数保健药酒以冬季饮用为宜,炎热的夏季不宜饮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一些西药不宜与药酒同时服用,所以在服用西药期间最好不要饮用药酒,尤其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能饮用药酒,否则不仅破坏药性,还会损伤身体。
2.服用治疗药酒时一定要适合病情,有针对性地服用,不宜几种治疗作用不同的药酒同时或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服补性药酒,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可乱饮,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碍健康。
3.用药酒治病,可单用,必要时也可与中药汤剂或其他外治法配合治疗;有时药酒仅作为辅助疗法之用,不可偏执。
4.服用药酒后,不宜再服白酒,也不宜与白酒同饮。
5.保健性药酒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强弱、嗜好等选择服用。一般治病的药酒,大都功效主治比较明确,而且患者也总是在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服用。保健性药酒由于多以补益强身为主,因而对选择不够重视,若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服补益药酒前,必须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状况。
总之,饮用药酒时要慎重,先了解《药酒禁忌》和注意事项,适用则用,不宜用则禁,同时用量要按要求饮用或遵医嘱。药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即酒精),摄入过量,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切忌过饮滥饮,才能充分发挥药酒的功效,避免其危害人体。乾隆皇帝在饮用药酒时就很讲究,强调适时、适量、适体,当然,他身后有庞大且专业的医疗团队为他出谋划策,我们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向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咨询,切勿抱着“差不多”的态度,擅做主张。
酒本身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它能促进人体胃肠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增加细胞活力,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其性热,走而不守,既有调和气血,贯通络脉之功,又有振阳除寒,祛湿散风之效,故《汉书·食货志》赞之为“百药之长”。乙醇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把中药里的大部分水溶性物质,以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极性溶媒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更好地发挥药效,服用后又可借酒力宣行药势,促进药物疗效最大程度地发挥。所以说药酒是中华民族了不起的发明,是传统医学的精华,集众多优点于一身,难怪乾隆离不开它。如果你想为健康做一些投资,药酒应该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