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10938000000005

第5章 味无味,甘其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合理的饮食就是健康的保障。老子那个时候的饮食习惯虽然和我们现代人不尽相同,但他的饮食之道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老子饮食之道的一个前提就是“为腹不为目”,每个人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能吃饱、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求多求好,处心积虑地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食欲。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老子提出了他的“味无味,甘其食”的养生主张。也就是说,要从普通的食物中品尝出大味道、美味道来,即使是家常便饭也吃得有滋有味;再进一步讲,就是从粗茶淡饭中也能咀嚼出一种人生的安然平淡、从容闲适来,这是老子的饮食之道中蕴涵的更深一层的智慧。

在当时的乱世,老子能活过百岁,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他在饮食方面的主张和智慧,应该是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之一。

老子曾负责管理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有不少机会参加统治阶层的高级宴会,自然也吃过不少美味佳肴,但他能把美味当做无味,不老想着它,不一心惦记着它,也不希望能日日享用。等到他辞官归隐,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饭,他又能从无味中品尝出美味来,吃得津津有味。

老子能不为口腹所役,即使是最简单的饭菜也甘之如饴,而且吃的时候善加咀嚼、心情愉快。能始终保持这样一颗平常的饮食之心,对老子的健康长寿是大有裨益的。

从老子的这些主张中,我们能提炼出两点:一是饮食要清淡,多吃些杂粮,没有必要追求好和贵,家常便饭是最有利于健康的;二是要在吃饭的时候保持愉快的心情。

也许有人会反对:既然我有条件吃好的,为什么不吃?这就涉及饮食的合理性问题。饮食的合理搭配对健康很重要,应该荤素适宜,不能因为有条件、喜欢吃就整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这里的爽与“毫厘不爽”的“爽”意思相同,是“差错”的意思,那样的吃法是不合理的,时间长了就会出差错,就会影响健康。偶尔的改善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味迎合自己的口味,而忽略了饮食的合理性。

据调查显示,老年人中同时患有1~3种慢性病的情况相当普遍。1981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曾经提出过一个“健康老人”标准。这个标准定得很低,只要求几个重要的器官没有病就可以了,但按这样的标准,在我国的老年人中,符合条件的仅有1/6~1/5.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近50%,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营养学家呼吁人们的饮食要合理、平衡。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在我们每天的膳食结构中,糖类应占全天总热量的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2%~15%,还要有新鲜蔬菜500克和适量的水果,只有这样的营养搭配,人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达到平衡。所以在食物中要注意荤素的搭配,尤其是老年人,不宜摄入过多的脂肪,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许多老年人都还记得过去吃五谷杂粮的日子,那时很少听说有人得这个病、那个病,如今生活好了,在鸡鸭鱼肉摆满了餐桌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也随之而来了。于是专家呼吁饮食也要返璞归真,多吃杂粮,也就是老子甘之如饴的粗茶淡饭。营养专家提倡多吃杂粮,是针对现在人们吃得越来越精、越来越细的现象提出来的。除了粳米精面以外,小米、玉米、高粱、红薯,还有一些豆类产品都属于杂粮,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粗粮。

医学专家认为杂粮对人体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杂粮里有比较丰富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人体一天需要摄取的食物纤维是10~20克,富含大量食物纤维的杂粮有玉米、荞麦、燕麦以及一些豆类。食物纤维对防止便秘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便秘的病人越来越多,长时间的便秘容易诱发结肠癌,多吃一些食物纤维比较丰富的粗杂粮,对结肠癌的预防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食物纤维进入体内,可以膨胀体积,使我们吃的东西就可以相对减少,对减肥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对一些老年人。

杂粮被人体消化后,血糖指数相对比较平稳。这对于糖尿病病人等控制血糖有好处,血糖得到控制后也有利于血脂的代谢。

杂粮中有许多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是最丰富的,还有钙、铁等的含量也都很高。

杂粮虽好,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多吃杂粮。有些人就不太合适多吃,如肠胃不好的人,诸如有溃疡病、肠炎和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因为杂粮比较粗糙,对这些人来说,消化起来比较困难。

对一般人来说,杂粮占主食的比例可以是1/5~1/3,每天保证吃一次杂粮。对糖尿病、血脂高、血压高、肥胖患者来说,更应该比普通人多吃些杂粮,杂粮可以占到主食的1/3甚至1/2.吃法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有多种选择,比如以全麦面包、麸皮面包代替精白面包,或是选用玉米面馒头、高粱面馒头等;吃面条时可以选择荞麦面、玉米面或者绿豆挂面;烧饭、煮粥时可以放一些燕麦、赤豆、玉米。吃杂粮也要注意搭配。

多吃粗杂粮有利于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多种营养,更有益于防病保健,强身健体。正如古人说的:“食不厌精,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而生疾。”所以我们平日要多吃一些杂粮,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另外,还要像老子那样做到“甘其食”,用一种享受的、愉快的心情去细细咀嚼。如果一看到食物就反感,自然没胃口;吃的过程中又不停地抱怨,情绪恶劣,就会影响消化。

老子的饮食之道中包含了深厚的智慧,他告诉我们只要用愉快、坦然的心情去面对一粥一饭、一蔬一果,就能在清香自然中品味出人间的美味,品味出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