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10938000000019

第19章 生死齐一,避害全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多方去寻求养生之道,无非是基于一种“好生恶死”的心理。我们都希望活得更长久一些,让死亡离自己更远一些。这是人之常情,但畏惧死亡对养生是有害无益的。一个人时刻为自己的生死担忧,显然是给自己增加心理上的负担,这与前面提到的庄子的养生思想是相悖的。相反,看破生死对养生才是有利的。

庄子就是个把生死看得很透彻的人。他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的常规,就和草木的枯荣一样,人没必要爱生而惧死。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生有生有死就像世间有白天和黑夜一样,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既然人力无法干预,也就没必要为生死苦恼,为寿命的长短而担忧,因为苦恼和担忧都是徒劳的。这不是诡辩和悲观,而是站在自然宇宙的角度看人生,与“纵有千载、横有八荒”,浩瀚无边的宇宙相比,人生只是短短的一瞬,如白驹过隙,何必还要为生死自寻烦恼呢?所以庄子在他的妻子去世后并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在他看来死亡是一种回归,一种解脱。这种通达的生死观可以减轻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压力,不会为了养生而养生,而是使养生也顺应自然,使有限的生命历程更快乐、更轻松,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吕不韦及其门客写成的《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杂家的代表,书中对生死的看法就非常达观,认为一切生于天地间的事物都要归于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圣贤之人要在不伤害生命、善于养护生命的同时,透彻地了解死亡,不因死亡而恐惧。刘安的《淮南子》也认为“生之与死一体也”,生存和死亡不过是事物流变的一个整体过程而已。

我国古代著名的“无神论”者王充,对死亡既觉得悲哀,又看得很透彻。他说自古以来,人皆难免一死,没办法挽留不老。人的生命“长短有期”,死后“消为土灰”,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从古至今,大凡对养生有所了悟的人,都能看破生死。无论如何长生,死亡都是唯一的结局,如果将死亡看得太重,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心头,即便长生也没了乐趣。只有将生死看淡,才能轻松地养生,快乐地生活。

庄子虽然看破了生死,但他并不主张轻生。相反,他继承了老子“贵生”的思想,提出了很多避害全身的方法。生死理应看破,但天赋的身体却不可草菅。庄子认为只有保存好自己的身体,使生命延续到命定的时刻,才是顺应自然天理。他强烈地抨击“轻生”的主张,强调自贵自爱。由此可见,庄子齐生死的观念并非主张轻生贱体,看破生死其实是他超脱俗情、养神全生的先决条件。

庄子认为善于养生者必然善于躲避危害。他所推崇的“至人”、“圣人”就是这样,火不能烧死他,水不能淹死他,天气的变化和野兽、飞禽都不能伤害他。不是因为他有“金刚不坏之身”,而是他能够感觉到安全和危险,洞悉祸患和福祉的由来,谨慎自己的行为举止,躲避危险,所以外物不能伤害他。抛却了俗世的事务就能免于身心受拖累,免于拖累就能避开世俗的争斗,避开了世俗的争斗就没有了与他人的冲突,没有了与他人的冲突自然就不会伤害到自身。另外,躲避危害还包括对自身的关照和养护,不动怒、不绝望、不暴躁等。这些对养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人把死亡看得很重,就成了一种生活上的负累。就像我们去旅行,给自己肩上背了一个重重的行囊,即使沿途的风景再美,也身心俱疲,无心欣赏了。所以庄子提出的生死齐一、避害全身的观点,既是积极的养生方法,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