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其有名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应即对应、相应的意思;象指表象、现象、征象,例如人体的藏象、病象、自然界的物象等。本单元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篇解
本篇论述了人体脏腑阴阳与四时五行阴阳,其象相应,所以篇名“阴阳应象”。大,广也。由于本篇所论内容非常丰富、广博,所以称之为“大论”。
本文是《内经》一书中论述“阴阳”基本概念和在医学上予以应用的重要篇章。根据天人相应的道理,即天地之阴阳,自然界万物之阴阳与人体的阴阳,其象相应,并将天、地、人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和归纳,从而来指导养生和医疗实践活动。
原文20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1也,万物之纲纪2,变化之父母3,生杀之本始4,神明之府5也,治病必求于本6.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7.阴静阳躁8,阳生阴长,阳杀阴藏9.阳化气,阴成形1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11.清气在下,则生飧泄12;浊气在上,则生胀13,此阴阳反作14,病之逆从15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16;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17;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18.
注释
1.天地之道: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与规律。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法则、规律。
2.万物之纲纪:即阴阳是统括万物的纲领。纲纪:即纲领。
3.变化之父母:即阴阳是事物变化的根源。父母,本原、根本的意思。
4.生杀之本始:阴阳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根本。生,新生。杀,消亡。本始,即本原和起点。
5.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府,居舍、藏物的场所。
6.治病必求于本:即诊治疾病时一定要推求阴阳的盛衰。本,指阴阳。求,推求。
7.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即轻清的物质向上升腾,积聚为天;重浊的物质向下沉降,凝聚为地。积,汇聚。阴、阳,此指轻清、重浊两种不同属性的物质状态。
8.阴静阳躁:阴性柔而主安静,阳性刚而主躁动。
9.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此两句为互文。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长藏之本。即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又能藏万物。生与长,杀与藏,为写文章时为了避免重复,修饰格限制下互换使用的相对同义词。意为阳生阴亦生,阴杀阳亦杀,阴阳两个方面协调统一,相辅相承,相互为用。
10.阳化气,阴成形:即阳主化气,阴主成形。张介宾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这是对于阴阳的功能而言。阳气主动,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柔静,生成人体的形质。
11.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浊,痰湿之类的病理产物。清,水谷精微。
12.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又叫完谷不化。
13.(chen)胀:此指胸膈胀满。
14.反作:即反常。阳应升而反在下,阴应降而反在上,是谓阴阳反作。
15.逆从: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指上述飧泄、胀,是阴阳升降反常的表现。
1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指前后二阴。清阳,指呼吸之气及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浊阴,为二便污秽之物。
17.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即卫气布散于腠理,精血津液濡养于五脏。
18.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清阳,指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浊阴,指水谷。即饮食物化生的精微物质充养于四肢,水谷内归于六腑。
释义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变化的源头,生长毁灭的根本所在。凡医治疾病,必须首先弄清阴阳这一根本问题,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蓝天是由清阳之气上升汇集而成的。大地是由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成的。阴气的特点是静而不动的,阳气的特点是动而不静的;阳气主宰生发,阴气主宰成长;阳气又主宰肃杀,阴气又主宰收藏;阳气能化生力量,阴气能构成形体。寒气发展到极点时热气就会产生,热气发展到极点时寒气就会产生;寒气凝滞能产生浊阴之气,热气升散能化生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如果滞留在下面而不能升发,就会产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如果滞留在上而不能宣降,就会使人产生胸膈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阴阳运动变化失常所导致的疾病也就各有特点。
所以蓝天是由清阳之气上升汇集而成的,大地是由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成的。地上的湿气不断蒸发上升就会聚而成为云,天上的气凝聚下降就会成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阴阳的升降在人体的表现也是这样,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清阳之气运行到最后是从人体的上窍而出,所化生的浊阴之气运行到最后是从人体的下窍而出;清阳作用是发散腠理,浊阴之气的作用充养五脏;清阳之气的作用能够使四肢健壮有力,浊阴之气由六腑传化并能使之得到滋养。
按语
本段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入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1.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从新生到消亡其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阴阳的特性是阳主化气、主动、主升;阴主成形、主静、主降。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两者既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这反映出阴阳学说的一种朴素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
2.“阴阳”引入医学领域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关于“治病必求于本”这一论点,《素问·疏五过论》中也强调“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从容人事”……这里的“本”的含义是对阴阳概念的演绎,包括五脏六腑的阴阳消长,天地四时的变化。这些因素对人的生理、病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阴阳学说还包括治病规律,及针灸、遣方用药等各种诊疗技术,如观察病人的神气、色泽的变化,脉象的特征等,以了解病变的过程,探求疾病的本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的全面应用。
这是因为从生理上看,人有脏腑经络气血,又分表里上下内外,这些皆统属于阴阳范畴而有阴阳之分;从病因上看,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阴阳之别,即使是六淫,由于四时不同,也有阴阳之异;在诊断上,中医的四诊八纲首先辨别阴阳;从病机上看,人体疾病的形成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从治疗上看,药物的升降气味,用针的补泻、左右等,皆不出阴阳之理。一言以蔽之,“治病必求于本”意为诊治疾病时,一定要推求阴阳的盛衰。治疗时其根本大法即调治阴阳,最终目的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此句也是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3.以天地、静燥、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以阴阳升降运动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论述了人体阴阳升降失常所导致的病证。“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一句,论述了阴阳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清气属阳,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性。因脾主升清阳,若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脾气运化就会失常,从而导致肠中清浊不分而成完谷不化的飧泄证。浊气属阴当降。胃主降浊阴,若浊阴之气滞留于在上而不能降,则会壅积在胃脘部,而使胃脘胀满。“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观为后世医家的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法,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
现今意义
《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是中医整个理论体系的总纲,中医将阴阳的理论运用在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认识上,贯穿于中医藏象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药物的性味归经等理论中。离开了阴阳,我们将陷入神奇而又复杂的中医谜团。阴阳学说理论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是离不开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机制的,一旦人体的阴阳关系失调,正常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的失调状态,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中医将阴阳失调概括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且临床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情,都可以用阴阳的不平衡来加以概括说明。“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即辨病首先要分辩阴阳哪一方面出现偏离常态,从而调整,使之恢复平衡,这才是治疗的根本大法。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实质上都是以阴阳两纲为总纲的。
原文202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1.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2.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3,壮火食气,气食少火4,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注释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之味属阴,多沉降下行而走下窍;凡药物饮食之气属阳,多升散上行而达上窍。
2.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为阳中之阳,薄为阳中之阴。
3.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指药食气味纯阳者而言,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认为壮火是病理之火,即亢盛的阳气。少火,指药食气味温和者而言,是生理之火,即温和的阳气。气,正气。之,作使、令解。此句意思是:药食气味纯阳的壮火之品能使人体正气虚衰,药食气味温和的少火之品能使人体正气盛壮。
4.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即药食的纯阳作用消蚀人体的正气,而人体的正气赖药食的温和作用来滋养;药食的纯阳作用耗散人体的正气,药食的温和作用补养人体的正气。“壮火食气”的“食”字,是消蚀的意思,“气食少火”的“食”字,音义同饲,供养。
释义
就药物和食物的味而言,属于阴的,传化到最后就会到达人体的下窍,属于阳的,运化到最后就会到达人体的上窍。药物和食物中味偏重的属纯阴,偏淡的属于阴中之阳;就药物和食物的气而言,其中,气过盛的属于纯阳,气和调的属于阳中之阴。药物和食物的味如果偏重,有泄下的作用,如果偏淡,就能使人机体通畅;药物和食物的气如果能和调,就会使人体阳气外宣,要是过盛,就会使人产生热病。过于亢盛的阳气使人体正气衰弱,平和正常的阳气能使人体正气旺盛,过于亢盛的阳气能耗散正气,平和正常的阳气,能滋养人体正气。
按语
经文中阐述了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药物饮食有气味之别,在气味中还有厚薄之分。“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味为阴,则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凡是药物饮食,气厚者有助阳发热的作用,气薄者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味厚者有泄泻的作用,味薄者有通利小便的作用。此外,药物饮食的五味也分阴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辛走气而性散,甘走脾而灌溉四旁”,所以辛甘为阳而有发散作用。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苦主泻下,又依赖夏生火性而炎上作苦,所以酸苦为阴而有涌泻作用。
所以阴阳的理论,对药物饮食气味厚薄及其作用进行了阐释,这种说明和解释构成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为后世药物性能的归类和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壮火、少火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后世将少火释为生理之火,壮火释为病理之火。显然,这些发挥使原文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寒热,更发展到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了。
现今意义
本段经文用阴阳属性及其相互转化关系,阐明药物饮食气味厚薄的性能,药物饮食进入人体后的转化过程,以及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导致人体阴阳偏衰的危害。从中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药物一样,都是有阴阳属性,性味归经的。所以,养生学家告诫我们说“人的身体本来是平衡和顺的,只需要好好调养就够了,不要随便乱吃东西,也不要有病就乱服药物。吃进来的任何东西都会转化为人体的精、气、形,其阴阳的属性,性味归经还会偏助身体某一个器官和机能,吃了就会导致人体五脏之气的不平衡,容易招致外邪的入侵。所以,针对患病之体,临床治疗用药是要严格分辨病人阴阳体质的,如素体阳虚之人,在选择补阳药物的同时,更要配合些补阴的药物,此正如后世医家张介宾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同样道理,对于阴液亏少的患者,也要在运用补阴的方剂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些补阳的药物,也就是“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而泉源不竭”。
原文203
风胜则动1,热胜则肿2,燥胜则干3,寒胜则浮4,湿胜则濡泻5.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6,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7.暴怒伤阴,暴喜伤阳8.厥气上行,满脉去形9.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10;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释
1.风胜则动:风邪太过,使肢体振颤动摇或头晕目眩。
2.热胜则肿: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肌肉腠理,聚为痈疡红肿。肿,痈肿。
3.燥胜则干:干,干燥,干涸。燥邪过胜伤人,就会导致人体内外津液干涸的病证。
4.寒胜则浮:浮,浮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聚水成为浮肿。
5.濡泻:濡泻,又称湿泻。由湿邪伤脾所致的肠鸣腹泻、大便稀溏的病证。
6.五气:五脏之气。即五脏的功能。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即七情太过,损伤脏腑气机;六淫外邪伤人,首犯形体肌表。喜怒,泛指七情过激。寒暑,泛指六淫外邪。
8.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则肝气横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弛缓而神逸,故伤阳。阴,指肝。阳,指心。
9.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指逆行之气上行,邪气亢盛,充斥脉体,正气损伤。厥气,逆行之气。去形,神气浮越,脱离形骸。
10.虐:疟疾的总称。
释义
风邪太过,就会导致肢体痉挛抽搐;热邪太过,就会发生肌肉红肿;燥气太过,就会导致津液干涸;寒气太过,就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就能发生泄泻一类的疾病。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喜怒太过,可以伤气,寒暑邪气外侵,可以伤形。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则导致形神离体了。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到了寒气的伤害,春季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季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
按语
1.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和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总结出六淫之气太过和不及都能伤及人体,使人致病。六淫致病各有其特点,如果风邪太过,则“肢体振掉”即肢体痉挛抽搐;火热太过,则“腐肉成脓,发为痈肿”,即发生肌肉红肿;燥气太过,就会导致“津液干涸”出现皮毛干燥,尿少便干等症状;寒气太过,损伤阳气,气化失司,聚水而成浮肿;湿气太过,则脾失健运而腹泻便溏,发生泄泻。
2.论述了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提出了“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的情志致病规律。若伤阴、伤阳,则人体内阴阳逆乱,平衡失调,导致“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的病理状态。由此提示我们,要做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必须外防邪气,内调情志。
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含义:本句原文的意思是:在属阴的季节,感受阴邪,邪气内伏,就可能发为阳性病证;反之,在属阳的季节,感受阳邪,邪气内伏,就可能发生阴性病证。这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4.论述感受四时邪气所致的病证,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在冬季感受寒邪,若当时发病,则表现为寒邪侵袭的外感伤寒病;若当时邪不即发,则寒邪内伏,至春季阳气生发之时,逢阳化热;若复感春令风邪,风为阳邪,外感引动伏邪,两阳;合,则发为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春季感受风邪,风属木,木气通于肝,若当时发病即是外感病;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伏藏于体内,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木郁乘土,则发为飧泄。“夏伤于暑,秋为虐”夏季伤于暑邪,立即发病的,则表现为暑病,若不立即发病,暑邪留连于体内,至秋季又外感秋凉之气,引动体内郁热,寒热交争,则发为疟疾。“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夏末秋初的湿盛时节伤于湿邪。当时即病,则发为湿邪困脾的濡泻等证;若当时不病,湿邪蕴积于体内,郁而化热,至冬季又外感寒邪,外寒引动内热,上乘于肺,则发为咳嗽(热嗽);若湿伏体内,聚而成痰饮,至冬季又感受寒邪,内引痰饮,则发为咳嗽(寒嗽)。
现今意义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的就是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有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界的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所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对应关系称作“天人相应”。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自然,自然界的一切规律变化在人身上都有体现,二者和调,才能使人体在大宇宙中和谐生存。这也是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倘若忽视自然的力量,忽视人体内的自身调节,“喜怒不节,寒暑过度”则必造成阴阳失去协调,“生乃不固”,生命必将受到累及。所以,懂得养生的人都会顺着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调节自己的起居饮食,古人将这样的人称作“圣人”。所以如何养生,通读这段经文后,会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
原文204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1;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2;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3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注释
1.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是人体气血的根本。男女,根本。
2.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代浑天说认为天体运转是自东向西旋转,称右旋。日月星辰不断地自左向右旋转,才有昼夜、四时的变迁。《内经》受此影响,认为左右为阴阳升降之道路。
3.能始:即原始、本始的意思。能,通“胎”。
释义
天地笼罩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如同血气中的男女之分;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热,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原始能力。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在内,是因为有阳在外镇守着她;阳在外,是因为有阴在里面使然。
按语
本段经文进一步概括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提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阴为阳而镇守于内,阳为阴而役使于外。此句阐明了阴阳双方依存互根、相互为用、消长转化的关系,也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对人体来说,****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的功能表现,二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复杂的生命活动无非是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这一观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现今意义
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体内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二者在不断的互相资助,互相抑制中达到动态的相对平衡。没有****则阳气就生化无源,没有阳气****也同样无以化生。如果二者不能保持相互为用的关系,那么人的精气就会因此而衰竭,生命活动也就随之而停止了。至于如何保持阴阳在人体内的有序运转,养生学家反复告诫我们要顺应四时,不随意破坏阴阳的正常转换;饮食有节,保证阴阳化生的物质基础,和于术数,适当的锻炼,动则生阳,阳气充足可使****得以化生,这样,才能趋利避害,使体内始终处于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才能达到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
原文205
帝曰:法阴阳1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为之仰2,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3,腹满,死,能4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5,数而寒6,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7之变,病之形能8也。
注释
1.法阴阳:取法阴阳的规律。法,取法。
2.喘为之仰:指呼吸急促而困难,前俯后仰之状。同“粗”。同“俯”。
3.烦冤:即烦闷不舒。
4.能:音义同“耐”。
5.身常清:身体常有清冷的感觉。
6.数而寒:即频频战而恶寒。数,频繁、多次之义。战。
7.更胜:即阴阳胜负交替。更,更换之义。
8.形能:即形态。指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而言。能,同“态”。
释义
黄帝问道:阴阳的法则是怎样运用于医学上的呢?岐伯回答说:如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汗孔紧闭,气息急促,呼吸困难,身体也跟着摆动,无汗发热,牙齿干燥,心烦憋闷,这时如见到腹部胀满,就是不治之症了,这属于阳性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夏天就不能耐受了。阴气盛则身发冷而汗多,或身体常自觉寒冷而不时战发寒,甚至手足冰冷,这时如见到而腹部胀满,就是不治之症了,这是属于阴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这就是阴阳互相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
按语
本段经文主要指出阴阳的法则在中医临床诊断中的运用。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为之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阳邪亢盛会出现身热,阳邪在体表占上风则腠理闭塞,在体内占上风就会表现为喘粗不得卧,前俯后仰。不出汗,不发热。牙齿焦枯,足津液耗伤等的一派阴液受损征象。烦冤是阳邪亢盛到极点扰乱心神所致。腹满,是阳邪结于中焦。这种阳盛阴绝之症,在冬天如得到阴气之助,还能勉强支持,若夏天,自然界的阳气本来就亢盛,就会更加助热,病人就不能耐受了;“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阴盛则阳衰,身体得不到温暖,所以全身一派怕冷的征象。阳气衰微,不能固护卫表,则常常汗出而自觉身冷。更加严重的会表现为寒颤不止,四肢冰冷。若阴寒盛极则阳气衰竭,阴邪在中位更加亢盛,脾胃阳气衰败,也可因为再加上腹满这症候而变成不治之症。这种阴盛阳绝之证,在夏季得到自然界阳热之助,还能够勉强维持,表明后天脾胃诊已绝,若遇冬日之阴寒,则不能耐受了。”也说明病证之预后、转归,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
现今意义
本段经文里的阳胜病“能冬不能夏”,阴胜病“能夏不能冬”的观点反映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提示我们临床诊治应当把疾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阳胜的病人,在夏季会因暑热而更加损伤阴液,导致病情加重;若在冬季,则可借助冬季之寒凉,来驱散体内之热邪,使病情稍有好转,所以阳胜的病人“能冬不能夏”;阴胜的病人,在夏季可借助夏季之暑热增加体内阳气势力,以驱散寒邪,使病情稍有好转;若在冬季,则冬寒会更伤阳气,使病情加重,所以阴胜的病人“能夏不能冬”。这是因为自然界阴阳之气在一年四时有盛衰消长的运动,而人体内的阴阳与之相互通应。因此,阴阳偏胜偏衰的病人,体内阴阳失衡,不能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而往往因四时变更使病情加重或死亡。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属于阳证的疾病,一般在白天或夏季加剧,在夜晚或冬季减轻;属于阴证的疾病,一般在夜晚或冬季加剧,白天或夏季减轻。
这些理论对于临床上判断疾病的预后情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原文206
帝曰:调此二者1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2,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3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4,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5,故同出而名异耳。
注释
1.二者:指阴阳。
2.七损八益: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益于精气的做法。
3.节:节次、阶段的意思。
4.阴萎:即阳事不举,又叫阳萎。
5.知之则强,不知则老:即懂得七损八益之道,则阴阳调和,故身体强壮。不懂得七损八益之道,则阴阳难调,故易衰老。
释义
黄帝问道:调摄阴阳的办法是怎样的?岐伯说:如果懂得了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则人身的阴阳就可以调摄,如果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一般的人,年到四十,阴气已经衰减一半了,其起居动作,亦渐渐缓慢;到了五十岁,身体觉得沉重,耳目也不够聪明了;到了六十岁,阴气更加减少,肾气不足,九窍不能通利,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会常常流着眼泪鼻涕。所以说: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不知到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
按语
本段原文指出调摄阴阳二气必须懂得七损八益的道理。阐述了在性生活中如果能够谨慎地调节****阳气的关系,仍然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七损八益是古代养生学家总结的房中养生术中的内容,八益,是性生活中八种有利于人体精气的做法,遵照八益可以使人体精气充实,耳聪目明,身体轻巧强健;七损,是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仿此则阴阳二气不能调和,会损耗精气,过早衰老。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是房中术的重要内容,是智者养生的关键。
现今意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养生方;天下至道谈》载道七损八益的内容:其中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功,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七孙(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匆,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今人翻译如下,所谓“七损八益”,七损者,一曰闭,是指****阴茎或****疼痛,精道不通,甚至无精可泄;二曰泄,是指****时大汗淋漓不止;三曰竭,是指性生活无节制,而致精气耗竭;四曰匆,是指****时阳痿不举;五曰烦,是指****时呼吸喘促,心慌意乱;六曰绝,是当女方毫无****时,男方强行****,则有害于女性的身心健康;七曰费,是指****时过于急速图快,浪费精力。八益者,一曰治气,清晨起床打坐,伸直脊背,放松臀部,收敛****导气下行至阴部;二曰致沫,呼吸新鲜空气,吞服舌下津液,蹲马步状,伸直脊背,收敛****,通其精气,促使阴液不断产生;三曰知时,是指****前,男女应相爱抚嬉戏,使情绪轻松,精神愉快,待到双方都产生了强烈的****时再****;四曰蓄气,****时放松脊背,收敛****,导气下行;五曰和沫,****时不要急粗暴;六曰积气功,卧床****时,不要贪欢恋欲,七曰待赢,当****快要结束时,纳气功运行于脊背,停止****动作;八曰定倾,当****结束时,应将余精射尽,清洗阴部。也有其他对七损八益的解释,但基本观点都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勿使紊乱才是健康之本。现今,人们把房事的节律对人体的影响总结出下面说法:年过二十,不宜连连;年过三十,不宜天天;年过四十,要像数钱(古人用五个手指数钱),月不能过五;年过五十,就像进山拜庙(只是初一、十五两日);年过六十,像过年,一年一次。这些认识都反应出人们已经意识到房事对养生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临床房劳过度又是一个常见的病因,所以更应加以重视。
原文207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1,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2.
注释
1.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从阴分而引阳分之邪,从阳分而引阴分之邪。引,引经络之气,调节虚实。
2.用之不殆:运用上述诊治方法,就不会发生延误病情的危险。殆,危也。
释义
所以善于运用针法的,病生在阳,从阴来诱导它;病在阴,从阳来诱导它;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在疾病初起的时候,就知道病邪之所在和病变的发展趋势,此时进行治疗,就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
按语
本段经文指出根据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确定治疗大法。
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诊治疾病时,既要辨别阴阳各自的盛衰变化,确立阳病治阳或者阴病治阴的大法,又要注意阴阳之间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
现今意义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在针刺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阴,泛指内脏、五脏、阴经、胸腹部、下部等;阳,指体表、六腑、阳经、背部、上部等。引,引经络之气,调节虚实。
所以针刺阴分可以引阳分之邪,针刺阳分可以引阴分之邪。针刺阳经的穴位可以治疗阴经病,针刺上部的穴位可以治疗下部的病。这是因为人体的阴阳气血是内外上下交相贯通的,人体的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所以通过针刺阴经或阳经的穴位能够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盛衰,这在临床也具有广泛的运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疗效。
原文208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1;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2;观权衡规矩3,而知病所主;按尺寸4,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注释
1.审清浊而知部分:审察颜面色泽清浊,可测知疾病部位。
2.苦:疾病的痛苦。
3.权衡规矩:泛指四时常脉。权为秤锤,衡为秤杆,规为作圆之器,矩为作方之器。此喻脉象,即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4.尺寸:概言尺肤和寸口。
释义
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面色和脉象,先辨别病证的性质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来判断病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来了解患者的痛苦;再通过脉象与四时的应时脉象是否相符;面色与四时主色是否一致,来分析病属何脏何腑;诊察尺肤润泽与否和寸口的脉,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没有过失了。
按语
本段原文指出阴阳学说在诊法中的运用,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即善于诊治疾病的医生,在诊治疾病时,一定要四诊合参,先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因为阴阳是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的总纲。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是相对平衡的。疾病发生的时候,就是人体阴阳失去了平衡的时候,即阴阳偏胜或偏衰的结果。所以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先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
现今意义
经文阐述到:“善诊者,要‘察……审……视……听……按……观……’。”上述的一系列动词,讲述了医生在诊病时要做好前期工作。搜集病人病情资料的过程,也是中医辨病讲求四诊合参的体现,是中医辨病的精华所在,临证诊断疾病应该参照上述步骤,要看病人面色,问病史,听病人的语音,参照脉象,做必要的按、听等检查,方能做到诊断周密,在治疗时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