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一学就会
10931300000025

第25章 汤液醪醴论

原文803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1攻其中,石2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3者何?岐伯曰:神不使4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5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6.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7,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8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9,亲戚兄弟远近10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11不早乎?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12,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注释

1.必齐毒药:齐,音计,孙诒让《札多》卷十一云:“对‘石针艾’为文,必’字当为‘火’”。《史记》仓公列传云:“引以火齐汤,火齐汤即谓和煮汤”。齐,通“剂”,配伍、调制之意。”

2.馋石:犁头状的古代针刺工具砭石。馋,古代的一种梨头。

3.形弊血尽而功不应:形体败坏,血气竭尽,治疗无效。杨上善注:“外则形弊,内则血气尽,而形不愈。”弊通敝。

4.神不使;神机衰败,不能使针灸、药物发挥治疗作用。

5.针石,道也:毫针、砭石,是治疗疾病的工具和方法,其中蕴涵着道理与规律。姚止庵注:“治病之法,必需针石,是针器也而道存焉。”

6.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针灸甲乙经》无三个“不”字。《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精神进,志意定,故病可愈。”与下文“病不愈”相对言,文义较胜。又杨上善《太素·知古今》作:“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也”,也与本经意略同。

7.精气弛坏,营泣(se涩)卫除:精气毁坏,营气运行凝涩,卫气丧失了正常功能。弛,毁坏。泣,音义同涩。

8.入结:《太素·知汤药》“结”作“舍”,居住。入结,侵袭结聚。

9.守其数;遵守治病的规律法则。数,规律、法则。

10.远近:偏义复词,言其近。

11.何暇:《新校正》云:“按别本‘暇’作‘谓’。”《太素·知汤药》作“可谓”,义明。

12.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患者的神机为本,医工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为标,如果患者体内的神机衰败,则不能使医工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释义

黄帝问道:上古时代高明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是制好后,却放在那里不用,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古代有高明的医生,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时期太平盛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得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养生之道稍差,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黄帝道:现在的人,虽然服了汤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现在的人和中古时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灸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黄帝问道:一个病情发展到了形体败坏、神气衰尽的地步,治疗就没有办法见效,这里有什么道理?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的神气已经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的关系。黄帝道:什么叫做神气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岐伯说:针石治病,这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现在病人的神气已经散越,志意已经散乱,纵然有好的方法,神气不起应有作用,病也不能好。况且病人的情况严重,是已经达到精神败坏,神气离绝,荣卫不能再恢复的地步了。为什么病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呢?由于不懂得养生之道,嗜好欲望无穷无尽,忧愁患难又没有止境,以致于一个人的经气败坏,荣血枯涩,卫气作用消失,所以神气失去应有的作用,对治疗上的方法以失却反应,当然他的病就不会好。

黄帝问道:一般病初起之时,固然是精微难测,但大致情况都是先侵袭于皮肤而成表证。现在经过医生一看,都说是病已经成,而且发展和预后很不好,用针石不能治愈,吃汤药亦不能达到病所了。现在医生都能懂得医疗方法,并知道如何运用,待病人象亲戚兄弟一样亲近,声音的变化每天都能听到,五色的变化每天都能看到,然而病却医不好,这是不是治疗不及时造成的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这里。

按语

本段经文开头论述了汤液醪醴的使用。在上古时期,圣人制作汤液醪醴后多不用,根据古代医书记载,这是因为那个时期的人类生活比较简单,思想也比较单纯,人类患病也比较轻浅、易治,所以“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但是到了中古时期,汤液醪醴开始用于治疗,并且有很好的疗效。经文详细叙述了原因“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说明中古的时候,社会在发展,人们生活日益丰富、追求也更多,精神心理状态开始变得复杂,并且随着自然界的进化,生存环境也有了新的变化,病毒的种类多样化导致疾病种类日益增加,疾病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还不属于特别深重和疑难的病,所以用汤液醪醴就可以治愈。但是发展到了现代,得病后服用汤液醪醴已经远远不够了,经文提醒并告诫人们:“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馋石针艾治其外”,病才能治愈。言外之意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复杂化,人的精神追求越来越多,思想的压力与日俱增。致病因素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导致疾病也越来越复杂、难治,这种情况单纯内服汤液醪醴是远远不够的,另外仅用砭石、针刺、艾灸单独治疗均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要将几种治法配合起来一起使用,方可收效。

总之,对汤液醪醴使用的阶段性效果不同,体现《内经》作者以人为本,以精神道德为核心,强调“志意治”的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影响的体现。这种观念即使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中还阐述了神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汤液、醪醴、毒药、针石、艾灸等只是医疗的手段、工具和方法,是否产生治疗作用,关键是患病机体神的作用状态,即“神机”。所以,《灵枢·本神》中也强调:“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并阐明其道理谓:“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伤,针不可以治之也”,和本文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张介宾也说:“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施治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若以药剂治其内,而藏气不应,针艾治其外,经气不应,此神气已去,而无可使矣,虽竭力治之,终成虚废而已,是即所谓不使也。”经文还明确指出:神不使的原因是“嗜欲无穷,忧患不止”。就是说现在的人和上古时期的人相比欲望日益增多,追求过高的东西,并且患得患失,压力重重,这势必会耗精伤神,神不使的表现是“形弊血尽,多治不效”。由上述各原因导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精坏神去,神去之而病不愈。

文中最后还阐述了“标本不得”的危害。“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一句指出了病人和医生、疾病和治疗之间的辨证关系,反映了处理好标本关系的重要性。根据上下文意思,“病”应当指病人神机状态,“工”指医生的医疗方法、手段等。即使病情轻微,但如果病人体内精神状态不佳,则采取任何治疗措施都会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就是“标本不得”。

现今意义

经文给我们阐释的“标本不得”有着很深刻的内涵,在临床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标本的含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患者的精神状态为本,医生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标。如果患者体内的精神状态欠佳,即使医生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再精妙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提示临床治病当时时关注患者的“神机盛衰”。另一种是将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比作标本的关系。疾病和病人是第一性的,诊治和医生是第二性的。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有效诊疗的基本前提,医生不仅要注意到疾病的本身,还要注意到患病的人,这是一个具有心理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人,就是说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是在对一个有着社会关系的群体进行服务。中医历来强调德艺双馨,既重医疗技术,也讲服务艺术。比如中医传统诊法的“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被人们也形象的称为医患之间的人际沟通的一座桥梁。在医学发展高度技术化的今天,病人在同冰冷的医疗器械接触的同时,更需要医生对其亲切的关怀。他们需要倾诉,关心,理解,被重视。

所以要想处理好“标”和“本”之间的关系,既强调医生要有精湛的医术诊疗方法和措施,要与和病人的病情相吻合,同时也要求医生要有良好的医德、态度和亲和力。如《灵枢,师传》:“人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那种“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的草率作风,是会给治疗带来负面作用的,此外临床医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语、服饰、行为对治疗过程的干扰。只有以病人为本,医患相得,让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才能充分调动起这种标本关系的协调维系,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原文804

毒药攻邪,五谷1为食。五果2为助。五畜3为益。五菜4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注释

1.五谷: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2.五果:桃、李、杏、栗、枣。

3.五畜:牛、羊、猪、鸡、犬。

4.五菜:葵、藿、薤、葱、韭。

释义

气味偏盛的药食能攻逐邪气,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等谷物是主要的食物来源;桃、李、杏、栗、枣等水果类可以辅助食物来营养脏腑;牛、羊、猪、鸡、犬等禽、畜类之肉能补益脏腑精气;葵、藿、薤、葱、韭菜等蔬菜可补充五谷杂粮、水果、肉类等的不足,从其他方面营养五脏。这类食物既能分别补益不同的脏气,又能共同作用,增强正气,驱除邪气,促进康复。但是这些物品又都有辛、酸、甘、苦、咸,五种气味,因而有辛散、收敛、缓和、急劲、坚硬、柔软等特性,五味分别归属四时五脏,所以选择应用时,要根据春、夏、(长夏)、秋、冬季节的不同,五脏之气偏盛、偏衰而选择适宜的药物和食物。

按语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药食有五味的不同属性,五味分属四时、五脏,药食气味在治病中各有不同的作用。气味偏盛的药食能攻逐邪气治疗疾病,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五谷杂粮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用以滋养五脏;水果类可以辅助五谷来营养脏腑;牛、羊等禽、畜类的肉可以补益脏腑精气;葵、藿、薤、葱、韭菜可补充五谷杂粮、水果、肉类等的不足,从其他方面营养五脏。可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既能分别补益不同的脏气,又能共同作用,互相补充,都是维持人类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食品。食物中气厚味重之品又是驱逐邪气治疗疾病的药品,患病时服用又可以增强正气,驱除邪气,促进康复。但是,五味分别归属四(五)时五脏,所以选择应用,要根据春、夏、(长夏)、秋、冬各季节的不同,五脏之气偏盛、偏衰等具体情况,以“其所宜”来对证应用。

现今意义

经文给我们讲解的“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论,是对平衡膳食的精辟而生动的理论指导,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也是十分科学、准确的。

谷物粮食,是热能的主要来源。营养学把这类食物作为主要食物,每餐必备。中医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从汉字的组字上,我们可以看到“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是在田地里种庄稼。可以看出汉字是智慧的符号,“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语,可见我们的祖先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是违背我们身体所需的,不仅不符合养生之道,也是十分危险的。另外,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谷物种类的不同,所含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所以最好坚持粗、细粮搭配。如早上吃燕麦粥、馒头,中午可吃豆子、五谷杂粮合在一起煮成的米饭,晚餐吃小米粥等。蔬菜水果,这是人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多种消化酶类,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增加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降低胆固醇。但是水果中糖分较多,所含矿物质也较多,所以多吃容易给人体代谢加重负担。每人每日可摄食100~200克鲜果,另外膳食平衡还强调饮食的多元化,如即使进食五谷也不宜长期单调地食用某种细粮,如白米、精面等,每天最好安排30种食物以备选择,如肉类,海鲜、蛋类、奶制品、坚果等,才能达到膳食平衡,提供必要的身体营养之目的。典籍中本段经文的阐述,正是这种营养学观点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