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一学就会
10931300000020

第20章 水胀篇第五十七

篇解

水胀,是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所致,以浮肿、腹胀为主症的病证。

本篇分别论述了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因为这些病证名称虽然不同,但病证表现极为相似,比如都有腹部胀大的证候,所以将它们列为一篇,来相互鉴别。又由于本篇先论的是水胀病,所以用“水胀”命篇。

原文614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1胀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2,何以别之?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3,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4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空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鼓胀5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6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7,因有所系,癖而内著8,恶气乃起,肉9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石瘕10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11,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12也。

注释

1.水:此指水胀。指水液内停,初起出现眼睑浮肿如新卧起,继而腹大,足肿的一种肿胀病。

2.石水:病名。由于阴盛阳虚,水液内聚所致的以少腹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病。

3.颈脉动:结喉旁之足阳明胃经人迎脉搏动明显,系由水湿内停,内泛血脉,脉中水气涌动所致。

4.肤胀:病名。由于寒邪客于皮肤之间、气机郁滞所致的以肌肤肿胀、皮厚腹大色不变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5.鼓胀:病名。以腹胀如鼓,腹皮青黄,青筋显露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6.肠覃:病名。生于肠部,形如地菌。覃,通“蕈”,地菌。

7.气不得荣:荣,营运。《甲乙经》《千金》等“气”前并有“正”字。正气不能运行。

8.癖而内著:癖,积也。著:留也。寒邪聚积,停留在体内。

9.肉:寄生在肠外的恶肉。

10.石瘕:病名。系因寒邪内侵,瘀血内留,生于子宫,坚硬如石,状如怀子的病证。妇女生于子宫的肿瘤。

11.以留止,凝聚的死血。凝聚的死血内留。

12.刺去其血络:《太素》《甲乙经》均作“亦刺其血脉”,与上文“先泻”相对应,有后刺之意。

释义

黄帝问岐伯:水胀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怎样区别呢?岐伯回答:水胀开始发生的时候,眼睛略肿,就像刚起床的时候,颈动脉搏动明显,时而咳嗽,有寒从两腿间生的感觉,腿脚肿胀,腹胀大,水肿已形成了。用手按腹部,抬手时腹部会随手而起,像包裹着水一样,这是水肿的证候。黄帝问:肤胀会有什么样的证候?岐伯说:肤胀,是寒邪侵袭在皮肤之间,会有中空不坚硬的感觉,腹部大,全身都肿,皮厚,按压腹部的时候,陷而不会随手抬起,腹部颜色也没有改变,这是肤胀的证候。鼓胀是什么样的呢?岐伯曰:鼓胀全身都肿大,肿的状态和肤胀差不多,腹部筋脉暴露,这是鼓胀的证候。

肠覃是什么样的呢?岐伯说:寒气侵袭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凝滞气血,日久结块而成;早期大如鸡蛋,逐渐长大,及至后期,腹部胀大,就像怀孕的形状,按上去坚硬,推能移动,月经按时来潮,这是肠覃的证候。石瘕是什么样的呢何如?岐伯曰:石瘕的病变部位在子宫,寒气侵袭子宫,影响月经按时来潮,而且发展较快,病后期,腹部胀大,也像怀孕的形状。导致宫口闭塞,气血不通,经血不能按时排泄,留在宫内,子宫逐渐增大,月事不规律,这种病都发生在女性,可以用攻下疏导的办法治疗。黄帝曰:肤胀、鼓胀这两种病可以针刺治疗吗?岐伯曰:先刺络放血行气,再来调脏腑经气,刺是去除血络中的瘀血的目的。

按语

本段经文先论述了水胀、肤胀、鼓胀三者的证候鉴别要点。水胀与鼓胀皆有腹大身肿,但水胀之皮肤薄而光泽“如裹水之状”,鼓胀之皮肤色苍而黄,并有腹壁脉络突起显露“腹筋起”。鼓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与肤胀虽然均有腹大身肿,但肤胀其病在气,以“腹色不变”为特点,而鼓胀其病在血,以腹色苍黄,腹脉突显为特点。接着又论述了肠覃、石瘕的病位、病因病机、病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鉴别要点。肠覃的病变部位在肠外,是寒邪入侵肠外,与卫气相搏,凝滞气血,日久结块而成;早期大如鸡蛋,逐渐长大,及至后期,腹部胀大,就像怀孕,按之坚硬,推之可移,月经按时来潮。石瘕的病变部位在子宫,影响月经按时来潮,而且发展较快,发病后期,腹部胀大,也如同怀孕一样。肠覃与石瘕都是以腹内结块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但肠覃生于肠外,男女皆可发病;石瘕生于子宫,只发于女子,且影响到月经不能按时来潮。本节最后指出可用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肤胀和鼓胀。

现今意义

通过本段经文对水胀、肤胀、鼓胀、肠覃与石瘕等病证候的描述,我们了解了各个病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从中可以推断出各个病的治法以指导临床的运用。如针对水胀与鼓胀的症状表现,可推断二者病机都有脾肾阳气失调,水液停聚的病变机理,但鼓胀的重点是肝血瘀阻,阻碍水行;因此,水胀的治疗重在调理阳气,利水消肿;而鼓胀的治疗重在活血逐瘀,通脉行水。

再如肤胀与鼓胀虽然均有腹大身肿,但肤胀主要病在气分,以腹色不变为特点,而鼓胀病在血分,以腹色苍黄,腹脉突显为特点。因此,肤胀的治疗重在行气,鼓胀的治疗重在活血。肠覃与石瘕都是以腹内结块为主要特征的类似于体内有肿块的疾病,二者都属气滞血瘀之证,在治疗上皆可用破血逐瘀之法将肿块消导出去。

以上就是《内经》原文对水胀,鼓胀,肤胀,肠覃与石瘕等类似的一组症状的描述,经文详细将这些表现类似的疾病一一加以区别,并给出了每个疾病的治疗原则,使我们对这一类疾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