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你身体健康的那些事儿
10930000000105

第105章 淤伤的急救护理

淤伤是皮下出血的症状,通常是遭受磕碰或撞击所致。血液渗入组织内,引起肿胀、疼痛,皮肤变色。皮肤变色是因为淤伤开始痊愈,血液成分逐渐变质。

淤伤通常呈蓝色、紫色或黑色,逐渐转为黄色,最后自行消退。如果伤处就在骨头上,则较为疼痛,因为充血的组织使该部绷得较紧。淤伤处可能轻微肿胀,当淤血被重新吸入循环系统后,淤伤就会消退。小淤伤在两、三天内就会消退,面积较大的淤伤则需10~20天才能消退。老年紫癜引起的手背淤伤,则可能会持续30天以上不散。

若百姓朋友不慎受了淤伤,可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治疗之前,应检查有无其他损伤,特别是骨折。消除淤伤,可以冷敷。如果受伤不久,在患处冷敷,有助消肿。将浸过冷水的毛巾拧干,敷在患处;也可把碎冰装入塑料袋内,扎住袋口,再用布裹住冰袋敷于患处。

冷敷可以减慢血液流动,冷水毛巾升温时,要及时更换,每次至少要敷三十分钟,一天三四次;也可将淤伤部位置于水龙头下,用冷水冲洗。

要是受伤已有四小时以上,最好选择热敷。用热而不烫的毛巾,拧干后敷在伤处即可。热敷具有化散淤血的作用。用手指轻轻揉动淤伤部位,也有此功效。

如果撞击力很猛,连衣服的纹理也压到淤伤部位上,可能伤及体内器官,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百姓朋友如果淤伤处出现剧痛,或是二十四小时之后,移动淤伤部位仍有困难,也应该去就医。另外,如果我们身上无故出现淤伤,也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