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0929800000051

第51章 方向正确才能熟睡

睡觉方向就是睡眠时人的头脚朝向的方位。古代的医学家、养生学家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提倡“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是说春夏两季睡眠的方位宜头向东脚朝西,秋冬两季则宜头向西脚朝东,而不宜头向北卧。古人的这一主张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季节上来看,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从方位上讲东方属阳,西方属阴。春夏之季阳气升发旺盛,秋冬之季阳气收敛潜藏,而阴气盛,故春夏之季头向东卧是顺应阳气,秋冬之季头向西以顺应阴气,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有利于健康地睡眠。

有调查发现,头朝北脚朝南睡觉的老年人其脑血栓形成发病数要高于其他睡觉方向的老年人,证实了头朝北的睡眠方向是不利于健康的。这就是为什么故宫里的帝后床铺采取东西方向的原因。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分南北两极的大磁场,人体也有一个带磁性和极性的小磁场,地球大磁场无时不对人体小磁场产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随季节性的磁场变化而改变睡向是顺乎自然物理规律的。

因为一年四季气候有不同的变化,室内的风向、日照、温度等都有相应的改变,因此,卧向亦应改变。

即是说,一年四季应有四个卧向,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呼吸自然。如春气旺于东,在春天时,头应向东;夏气旺于南,在夏天时,头应向南;秋气旺于西,在秋天时,头应向西;冬气旺于北,在冬天时,头应向北。这亦是一种观点,即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看寝卧方向。

保证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如《老老恒言》引《保生心鉴》云:“凡卧,春夏首宜东,秋冬首向西”。意思是,在春夏季节时,头向东,脚朝西;秋冬二季头向西,脚朝东。为什么要这样提呢?其理论依据是《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属阳,阳气上升、旺盛,而东方属阳主升,头向东以应升发之气而养阳;秋冬二季属阴,阳气收敛、潜藏,而西方属阴主降,头向西以应潜藏之气而养阴。

此外,还有主张寝卧恒定东向的,可不因四时而变更,其理由是东方主人,主升发之气,四季头朝东卧,是顺应生发之气的意思。

再者,在乘火车睡卧铺时,头朝过道为宜。因为这样,人体耳部受到的噪声刺激由气体传来,比头在车窗听到的车壁传音要小,脑部受到的振动,也比头在车窗处于车轮正上方要小。同时,头朝过道睡,火车在弯道上行驶不可避免的向两侧倾斜对头部高低没有多大影响。万一遇到紧急刹车等剧烈颠簸,头部不会碰撞车壁,相比朝车窗睡,头部要稳定而更显安全。另外,头朝过道,远离窗口,可减少烟尘对呼吸道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