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10924900000006

第6章 生命的喜悦

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史怀哲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自己终身奉献的人道主义事业,从人与人之间,扩散到了整个生命世界。他指出:“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不然你不算真正拥有怜悯之心。”

初到非洲时,面对人类的苦难和内心的煎熬几乎令他退却。那么多的饥饿、疾病、瘟疫;那么多自然与人为的灾难,包括干旱、战争、奴役和死亡。在史怀哲眼中,整个非洲大陆几乎看不见一丝光明,这令他十分颓丧于人类苦难的无穷无尽和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他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时说:“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所能做的是那么少而感到沮丧,然而我试着控制这种感觉,心中只想着当时医治的那个病人。我训练自己想着要医好他,然后我才能继续医治下一个病人,我觉得这样总比牵挂着非洲所有的病人有效。有时候,为了保持理智,你必须实际点。”

有一天下午,史怀哲心情非常低落,于是来到医院外面空旷的原野上散步。他经常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就在夕阳穿过树叶洒下一地金色光影的时候,他看到两个黑人小孩在一块玩,他们在阳光下跳舞、嬉戏,全然不知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悲苦与不幸,全然不知饥饿和痛苦就在他们身旁游荡,随时会吞噬他们。见孩子玩得那么开心,史怀哲的心被深深地震动了。原来人的心灵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自由和幸福的,就像这两个黑人小孩,周遭围绕着那么多不幸,他们却能在夕阳下面尽情开怀!这情景仿佛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昭示,使这位忧心忡忡的医生一下子平静了下来。“从那次以后,我把那个黄昏的记忆藏在心中,所以每当我感到沮丧时,我便会想想那个时刻的喜悦,这使我全身舒畅,能够继续向前走去。”

名言:

Ten men banded togetherin love can do whatten thousand separately would failin.

——ThomasCarlyle

以爱心聚在一起的十个人能够完成一万个分散的人做不到的事情。

——卡莱尔

名人剪影:

艾伯特·史怀哲(1875-1965):著名学者以及人道主义者。25岁取得神学与哲学博士,30岁开始学医,八年后与妻子远赴非洲伦巴兰,建立了史怀哲医院,并在当地行医长达五十余年。78岁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成功指南针:

莎士比亚在谈到人生的处境时曾经有过一个很经典的比喻,他说:我们的身心就是一个园圃,而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园圃的园丁。不论我们是种植奇花异草或单独培植一种树木,还是任其荒芜,那权力都在我们自己。也就是说,你假如愿意自己是快乐幸福的,你自己就可以做到,权力都在你自己的手里。一切都在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之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喜悦,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境由心造,不论我们处于什么境地,我们都可以把它当做自己的福地。成功的时候,尽情地享受成功;逆境的时候,为未来的希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