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10924900000044

第44章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呢?”

以聪明著称的明可夫斯基一时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双目灼灼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

“什么答案?”爱因斯坦连忙追问道。

明可夫斯基一声不响,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们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非常不解地问明可夫斯基:“老师,您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

“你说的没错,歧途!”明可夫斯基顾不得旁人的指责,正色说道,“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然后,他又解释说,“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涉足的地方,别想再踩出脚印来……”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沉思良久,感激地对明可夫斯基说:“恩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26岁那年,他提出并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名言:

There issom ething thatism uch scarcer,som ething rarerthan ability。Itistheabilitytorecognize.

——RobertH alf

有的东西比才能稀罕得多,珍贵得多,这就是识别的能力。

——哈夫

名人剪影:

爱因斯坦(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德裔美国科学家。21岁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26岁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等几所大学任教。1933年移居美国,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成功指南针: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条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仍然没有改变路线。一个星期后,饥饿与劳累要了所有毛毛虫的命。于是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在众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微与众不同,便会立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路途中,只有那些勇于开辟新径的人,才会赶超前人,为自己赢得一个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