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10924900000004

第4章 尝试换个角度

音乐家鲁宾斯坦与毕加索的私交甚好,闲暇时他常到毕加索的画室去看他作画。令他不解的是,一次毕加索连续几个月都在重复画着相同的东西。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和一把吉他。当毕加索画了将近50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终于忍不住问道:“每天都画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感到无聊吗?”毕加索答道:“怎么会呢?要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鲁宾斯坦从好友的话中得到了启示,此后,他每每重复弹奏同一首曲子时,都能弹出不一样的感觉。

达·芬奇幼时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起初在他看来,这种练习既简单又枯燥,简直毫无新意。况且每个鸡蛋基本都是一个样子,有什么好画的呢。老师看出了达·芬奇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如果你以为画鸡蛋很简单、很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一千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只鸡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如果你把头抬高一点或把眼睛看低一点,这个蛋的形状和轮廊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一只鸡蛋也可以是千万只鸡蛋。”老师的话令达·芬奇茅塞顿开,从此变得更加勤奋。日子久了,他笔下的每只鸡蛋都有了不同的生命。

名言:

Natura labili tiesare like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FrancisBacon

天生的才干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样,需要靠学习来修剪。

——培根

名人剪影: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自小显露绘画天赋,曾就读于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遗世作品多达三万余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曾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1999年在法国的一次民意问卷中,入选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列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14岁开始学习造型艺术,20岁入画家行会。一生兴趣广泛,在天文、物理、雕塑、医学、建筑等方面均有建树。其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

成功指南针:

角度不同,风景自会不同。其实,无论看人还是看事,都与看物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改变思维方向,从相反、相对、相关的新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很快就能进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转换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和思考。只要我们稍微转换一下看待事物的视点,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如果常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就会永远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