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10924900000033

第33章 诚信的可贵

小时侯,宋濂很喜欢读书,可是家中生活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闲钱买书,因此他只好借书来看。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十分愿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喜欢,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母亲劝他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等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是否着急,到期限就必须得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又怎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呢。”母亲连连点头,称赞儿子明理懂事。

还有一次,宋濂计划到百里之外拜望一位著名的学者,到了两人约定好的日子,不巧却下起了大雪,当宋濂正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件旧棉衣,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如果今天不走,那就意味爽约了。老师是我很尊敬的人,这么做多不礼貌啊。就算风雪再大,我都要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作为!”

名言:

D ishonesty equates unsuccessful.

——EmileZola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名人剪影: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代表作品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东阳马生序》等。

成功指南针:

从字面上看,“诚”与“信”是相通的。《说文解字》上说:“诚,信也”,古人把这两个字联合起来使用,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记》中也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诚信,是一柄双刃剑,重视它,你就会得到双倍回报,反之,等待你的则是双倍的惩罚。在生活中,失去别人的信任,远比失去金钱要可怕得多。香港明星钟镇涛在破产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我深信,金钱破产,并非末路,人格破产,才是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