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百病外治经典良方
10920600000017

第17章 胃下垂

◆敷贴疗方:鸭脚板根、蓖麻仁各10克,共捣烂敷百合穴,3日换1次,连敷3~5次。

◆敷脐疗方

1.蓖麻仁2份,五倍子1份,捣烂敷脐,以关节镇痛膏6~8片固定,每日早、中、晚各热熨1次,3日后更换。

2.柴胡、陈皮各10克,黄芪、葛根粉各25克,党参15克,白术、白芍、茯苓各12克,淮山药30克,枳实、升麻、炙甘草各6克。共研细末。每取药末10~15克,用白酒和成膏状,外敷肚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蓖麻子仁50克,五倍子50克,共捣烂备用。每次取5克,敷脐,胶布固定,每日早中晚用热水袋热敷1次,4日换药1次。

◆刺血疗方:取穴2组,第1组为中脘,胃上穴(脐上2寸,旁开4寸)。第二组为足三里、气海、胃俞。第1组穴用散刺拔罐法,用梅花针所在选穴位散刺叩打至微出血,然后拔罐15~20分钟。第2组穴用毫针刺入,用针后,加艾炷灸3~5壮,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摩腹疗方

1.每日饭后2小时,自我摩腹200下,然后按揉足三里穴、中脘穴等,每日2次。

2.用手掌在胃脘部摩运,每日2次,每次200~300下。摩时宜轻揉,速度适中,有何一提托感。摩后加推按中脘穴,按揉足三里穴,再托运胃体。

◆胃下垂防治操

1.仰卧,臀下垫1个30厘米厚的软物。腹肌收缩、放松,重复进行,呼吸自然,注意力集中在腹肌上,做100次。

2.仰卧,臀下垫1个30厘米厚的软物,两腿以髋骨为轴屈膝向头部收起,臀部不动,做50次。

3.仰卧举腿,两腿屈膝前后交叉。两腿保持屈膝姿势,以髋关节为轴做踩自行车动作,幅度宜大。

4.屈膝仰卧,两臂自然放于体侧,臀部和背尽量抬高,两脚可移动。每次上升至最高点后,保持10秒钟再还原,做50次。

◆理疗方:用食盐约0.5千克,放铁锅内用急火爆炒,炒热后,趁热用布包裹,在脐上胃部区来回不停地熨。每日2次,1次约30分钟。

◆姿势疗疗方:饭后卧床20~30分钟,取头低脚高的姿势,使胃向上移动。

◆敷贴穴位疗方

1.附子120克,五倍子90克,大麻子150克,细辛10克。上药分别捣烂,混合均匀,贮瓶备用。先用生姜将涌泉穴和百会穴摩擦至发热为度,在取上药适量制成1.5厘米大小的药饼,分别贴于涌泉穴及百会穴上,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两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休息3日后再行下疗程。

2.黄芪、党参各10克。研为细末,生姜3片,捣烂,加米醋调为糊状,外敷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周。

◆热熨疗疗方:蓖麻仁10克,五倍子末2克。将五倍子壳内外杂屑刷净,研成细末,选用饱满洁白的蓖麻子仁,混合捣烂成糊状,制成直径约1.5厘米、厚约1厘米的药饼,然后将百会穴头发剃去药饼大小1块,药饼紧贴百会穴,用纱布绷带固定,每日早、中、晚各1次,以热水袋盛开水置于药饼上热熨15分钟左右,取仰卧位,两天更换1次药饼,孕妇及呕血者禁用。

◆药兜疗法:葛根30克,山药、黄芪、党参、五味子各15克,肉桂、木香、草果各10克,升麻5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中,用线缝好,日夜兜在胃脘部。每剂可用1个月,连续用2~3个月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