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同我们中国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漫长的物质高度匮乏的时代,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并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过早地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同有着同样苦难经历的许多人不同,苦难并没有使他变得目光短浅,自轻自贱,反倒激发了他的自尊自强,勤劳务实,诚实正派,努力上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品质,早从“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就受到了乡亲们的器重,从记工员开始,当过多种没有级别的各类乡村干部。虽然如此,如果没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没有时代的春风化雨,他至今可能还是个农民。
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社会现实,让张文远这样一个聪明睿智、求真务实的青年农民,从接手一个负债累累濒于解体的乡镇企业开始,经过近30年的艰苦跋涉,创建了拥有三个分厂、两个高级酒店、一个子公司,拥有近亿元资产的名牌乳品企业——凯达集团公司。他自己由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为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乡镇企业家”,成为咸阳市劳动模范,咸阳市第二、三届人大代表、第四届政协常委,成为陕西省乳品协会副会长和一名高级工程师。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业绩的背后,张文远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以及他自己的心灵轨迹,从一个农民到著名企业家的心灵蜕变,人格精神的提升。直到现在,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在发展中的失误,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完人。但他的人生轨迹和创下的显赫业绩证明,他是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位勇立潮头的强者,一位敢于进击的勇者,一位善于经营的智者,一个在知识和人格上永不满足、追求不已的成功者。
当年,当改革开放的路线为众多的弄潮儿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发展天地后,立刻便形成了一个群雄并举、百舸争流的热烈局面。这中间比张文远更具优势和更具能力的人物,可以说比比皆是;比张文远起步更早、企业规模更大者,亦为数不少。仅咸阳地区的13个县区之中,胜于张文远者,少说也数百乃至上千。可是,在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沧桑岁月之后,回头而望,却不能不给人寂寥之感。在无情的市场竞争面前,有许多企业家半途而废,失足落马,有的甚至家破人亡,锒铛入狱,留下了社会和人生的无尽遗憾!能像张文远这样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并稳步发展的企业家,可以说是寥若晨星。这种悲壮的商界现实,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对此,张文远曾经十分感慨地说:“看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是看他的一时一事,更不是看他的表面或者看他的企业规模、固定资产的多少,而是看他的本质,看他的动机,看他的思想境界,同时看他的人格和道德,看他对新形势的准确把握,也看他的思维方式和科技含量。在和我同时兴办企业的同行中,比我有才华、有胆识、有气度的人很多。他们原本可以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一个真正的、无愧于时代的企业家。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经得起艰苦的考验,却经不起成功和富有的考验,功亏一篑。实在令人心痛。”
张文远,这位从黄土塬走出来的企业家,走得坎坷,走得曲折,但终于走出了自我,走出了辉煌,并养成了一种特别的人格气质。在任何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和成就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告诫自己,决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不能忘记自己当年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起根发苗的情景。他说,是政策和宽松的环境成全了自己,所以决不能给时代抹黑。他要求凯达公司的员工们要诚诚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挣钱。你爱企业,企业就爱你。只有员工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自己也会得到实惠。这种对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体现,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赢规律。这种企业文化理念和创业实践,锻造了凯达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凯达精神,铸造了一种凯达文化和凯达之魂。
张文远其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使凯达公司蒸蒸日上,凭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和企业文化精神。正因为如此,他就像路边的一棵小草,具有一种耐干旱、耐瘠薄、经风雨和不甘屈服的精神,有一种不争艳、不斗奇、不炫耀、不张扬的品格和平常心态,只是凭着自己的顽强和一点一滴的努力,为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增添一些生命的活力。
从农村走到繁荣的县城,又从县城走到古老文明的西安大都市。在这走的过程中,他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有过失误和失败,尝尽了人生五味。但他失败的磊落、失误的光明,令人痛心遗憾,又令人可尊可敬。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张文远。
张文远之人生道路,就像一首朴实而又带着浓厚乡情的民歌,绵长而遥远。
张文远的心灵,又像山间一眼激情的喷泉,清澈而透明,丰富而甘洌。
30年前,他从黄土高塬走来,挂起高高远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