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45

第45章 当高考来临时

当高考来临时,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替孩子减压了。但是,减压如果弄不好就会转变成加压,所以请家长们一定要谨慎而行之,否则,就不如什么也不用做。当然,我们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孩子面临高考,而让自己坐下来什么也不用做,是非常困难的事,但如果你帮的只是倒忙的话,不仅对你的孩子是一种遗憾,对你自己也是一种悔恨。

而今的高考制度,仍然是给孩子加压的制度,这一点我们不能回避。但如果你的孩子心理素质好的话,他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的,既然他没什么压力,就不用减什么压了,免得徒增烦恼。

但孩子终究还是孩子,毕竟还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对高考产生压力也是常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但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减压的话,首先要让自己放松,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有太多的压力,又怎能谈上给孩子减压?

专家指出,家长们要适当地采用科学的方法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最近几年来,每逢高考,除了很多考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寻求帮助外,不少家长也开始寻求帮助。而大多数家长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焦躁不安,神情恍惚;二是过分不自觉地关心孩子,到孩子房间偷看等;三是严重失眠;四是常请假在家,用各种手段督促孩子复习,弄得全家紧张。

只有看清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所以请家长一定要注意下面的这些问题:

(1)避免给孩子施加“隐性压力”

对要高考的孩子,千万不要好言相劝,或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如何刻苦读书,如何金榜题名等等。因为这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让孩子认为自己还不够刻苦,还不够用功,这就无形中对孩子形成了一种“隐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要比有形的压力大得多,重则让一些孩子引发疾病,如:感冒、发烧、痢疾等;轻则会让孩子在学习上超载,导致孩子体力不支。

(2)对孩子应顺其自然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高考的重要关头,心中焦急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如何焦急都不能表达出来,要控制在子女面前的表现。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家庭气氛要保持常态,不要过分关心孩子,更不要过分体贴孩子。

②不要有暗示性语言激化孩子的不安,既不要讲“你紧张吗?”“睡得好吗?”的话,更不要安慰“你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的话,因为这样实际上是在挑动孩子心中的不安。

③帮助孩子安排好计划,杜绝无限制地加班加点。

④如果发现孩子紧张,有失常的表现,要请心理医生帮助。

(3)总结“过来人”的经验引导孩子

自己的孩子第一次面对高考,当然没什么经验,而且您更不能自己“摸索”经验,所以一定要寻求一些“过来人”的帮助,尽管他们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您的孩子,但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也帮您总结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以供您参考。

①言辞适度“冷淡”。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避免过分地照顾孩子,从言辞上要适度地“冷淡”孩子,从后勤保障上有意识地再帮孩子检查一下即可。

②带孩子逛公园。高考前这几天,最好带着孩子去公园里走一走,爬爬山,玩玩水,赏赏花,看看草。一为放松心态,二为让孩子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正确的态度,无论成功与否,让他明白高考不在一时之举,彻底放松心态。

③复习环境与考场一致。考虑到有些考点没有安装空调,因此孩子在家复习这几天,天气再热也坚持不开空调,保持与考场一致的环境。这样孩子在考场考试的环境与平时复习环境一致,才不会因适应不了考场环境而发挥失常。

④考试过后不谈成绩。每年高考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因此每年学生考试的成绩总会出现浮动。考试期间,不要考完一门就急着跟孩子谈结果,只要一谈,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消极的联想而情绪波动,因为孩子总有没有答对的题目。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结果如何,不要想那么多。

⑤不必送孩子进考场。到了这个时刻,就算再不懂事的孩子也不会把高考当儿戏,因为谁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一位高考状元这样说:“我不希望他们像别的父母那样,在太阳地里天天站着,那样我会不安心答题。”所以您没有必要到现场,该怎么上班就怎么上班,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而且,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⑥高考只是普通测试。成功家长的经验就是告诉孩子,高考对于他就像做了一次普通测验。学习也一样,只要是平时把功夫下到了,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

(4)牢记十句忌语

对高三考生的一项调查显示,面临高考的考生认为家长日常的10句用语最影响他们的备考情绪和心理状态:

忌语一:“你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忌语二:“你一定要在班里考进前几名!”

忌语三:“十几年的学习,关键就在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忌语四:“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忌语五:“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忌语六:“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忌语七:“你看去年谁家的孩子考了个好大学,你一定要像他一样!”

忌语八:“你们班其他同学这次模拟考考了多少分?”

忌语九:“咱们这一家子可都看着你这次高考了!”

忌语十:“我明天去跟你们老师谈谈,看看你到底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