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42

第42章 学会赏识你的孩子

着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由此可见,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少些责骂、多些激励,少些埋怨、多些赏识,那么,教育孩子就是一件非常简单和快乐的事。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由于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失聪了,这个病被一些专家和名医诊断为不治之症。尽管这样,周弘还是决心把女儿培养成才,因为他相信女儿一定能行。

于是,他开始耐心训练女儿,并让全家人进行配合。为了让4岁才学会说话的女儿赶上同龄的孩子,他采用“母语识字法”,用语言和文字同步教学的方法指导女儿学习,看见星星写星星,看见月亮写月亮,要哭的时候就学写哭,想笑的时候就学写笑;吃饭时学,玩耍时学……婷婷6岁时,她不仅学会了说话,还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

女儿的进步,使周弘领悟了教育好孩子的奥秘,那就是赏识孩子,真诚地赞美孩子。当小婷婷念出第一首连父母都难听懂的儿歌时,全家人连连夸赞:“太好了!太棒了!”婷婷刚学会做应用题,虽然6道仅做对了1道,大家却惊呼:“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你都会做!”

女儿强烈的自信心在父亲和周围人的“赏识”中被培养起来,奇迹也不断发生了:婷婷8岁时就把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3年时间学完小学全部课程,绘画、书法、写作门门获奖;小学毕业时,她以全校排名第二的高分考入中学;16岁时,她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21岁时,她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特殊教育管理专业录取,之后又被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读完这个案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又还有什么理由责怪自己的孩子太“笨”,或者“不争气”呢?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赏识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那么,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父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有让父母感到骄傲的闪光点,而孩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是需要父母拥有一颗赏识孩子的心才能发现的。比如,当孩子满地乱爬时,你就应该发现他的健康和活力;当孩子喜欢问这问那时,你就应该发现他拥有一颗好奇的心;当孩子喜欢“乱摸乱动”时,你就应该发现孩子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当孩子喜欢“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时,你就应该发现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总之,只要你赏识自己的孩子,就会不断从他的身上发现一些闪光的地方。

②及时赞美。当你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或者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他自认为了不起的事情时,如果能够及时地对他进行赞美和鼓励,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事后也应该及时补上。比如,孩子生病了,在父母的说服下终于肯吃药了,就应该立即对孩子说:“宝贝,你真勇敢!”如果当时忘了说,没来得及赞美孩子,可以等到孩子的病好一些之后再对他说:“宝贝,你把药吃下去之后,身体好多了,你真勇敢!”

③当众赞美。孩子也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父母如果对孩子的优点当众赞美,对孩子来说,就是双重的奖励。比如,孩子学习很勤奋,父母可以当众赞美孩子:“我这孩子学习很用功!”又比如,当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可以这样说:“好孩子,你真懂礼貌。”以后,为了维持这种赞美,孩子自然会养成主动学习、讲礼貌的好习惯。

④赞美孩子时态度要真诚。赞美孩子时,父母应该做到真诚,而不是故意吹嘘,盲目夸大孩子的优点或凭空捏造事实。这样做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会使孩子觉得父母是在作假,进而使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另一方面则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比如,当孩子画出一幅画时,父母如果这样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是太棒了,画得比大画家还好,你怎么这么聪明啊!”这样的赞美往往会使孩子感到茫然。如果父母这样说:“宝贝,你这幅画的颜色用得真好!”孩子自然就会明白父母是在赞美、肯定自己的绘画能力,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要知道,言过其实的赞美往往会给孩子播下虚荣和盲目自大的种子。

⑤赞美也要适可而止。赏识、激励孩子时要适可而止,不能够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让孩子觉得不自在。激励的话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如果赏识过多,激励过多,往往会使孩子对此失去感觉,也就不会让他产生动力。因此,当孩子对某种行为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后,父母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比如,当孩子每天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主动坐在书桌前翻开书本,父母就没有必要再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是好孩子”之类的赞美之辞,而是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或一些适当的奖励,这些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