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魔鬼成语
10914800000058

第5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引用的一句成语。这个故事出现在《书盘庚》中讲的一个故事。

3000多年前的商朝,国都原来在古黄河下游的北岸,常常遭受水灾。帝位传到商汤的第九代孙盘庚的时候,他决心把国都迁到黄河以南的殷地去。可是,迁都的意见遭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引起了社会动荡。

为了控制形势,盘庚先后几次分别向奴隶主贵族和奴隶训话。有一次他把一些贵戚近臣召集到王宫,训斥他们说:“你们有话,为什么不先来给我说,居然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流言来动摇人心,你们要知道,民众的不满情绪是容易滋长的。像烈火在原野燃烧起来那样(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弥),连接近都不行,怎能扑灭呢?这都是你们的过错。”

这几句话反映了盘庚对民众力量的恐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成语就是从“若火之燎于原”发展而来的。意思是说一点小小的火星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原来是比喻一点小的过错,可以酿成大灾,现在用来比喻新生的革命力量,最初虽然弱小,但却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这句成语突出地说明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重要的哲学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矛盾运动。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曲折斗争过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必须是在产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带有进步性,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凡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都是比较弱小的,虽然旧事物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仍然是比新生事物强大得多。

所以新生事物就要逐渐的积蓄力量,在长期曲折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旧事物则逐渐消弱最终被消灭。新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不是凭一时一事的地位、作用、处境,而是由事物的根本性质和长远的前途,从其自身的旺盛生命力来决定的。因此火种虽小仍然可以燃成燎原之势。

留意我们的身边,新生事物总是层出不穷,只要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无论它现在是多么弱小,终究是会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看一个事物,要看到它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被一些外强中干,没有发展前途的事情所迷惑。